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培计划《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09-2013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粤教办〔2009〕110号

国培计划《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09-2013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粤教办〔2009〕110号

粤教办〔2009〕110号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09-2013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纲要(2004-2020年)》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我厅制定了《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09-2013)实施方案》(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09-2013年)实施方案
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
二○○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
(2009-2013年)实施方案
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纲要(2004-2020年)》的精神,结合新周期(2009-2013年)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现就新周期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促进中小学骨干教师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更好地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使之成为我省名教师名专家的后备梯队,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本周期内,在全省遴选3000名左右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分期分批进行省级培训,采取省市县共建的方式在全省成立100个左右的“名师工作室”,通过省级培训的实施,建立起我省高校、市县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三位一体的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培养体系,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二、培训对象的选拔
(一)选拔条件
1.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
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具有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成绩突出,有较好的学科素养和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3、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学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相关,年龄在45周岁以下,教龄8年以上;具有中学一级或小学一级教师以上职务,在教学第一线任教;心理健康,身体状况良好;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参加过初级以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具备上述条件,并曾获市(地)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或正在承担省级科研课题的教师可优先选拔。

(二)名额分配
根据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综合考虑,具体名额分配由省教育厅按每期培训指标下达给各市。

(三)选拔方法
1. 培训对象的选拔按照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进行,同时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倾斜。

2.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培训对象的推荐工作。

3.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专家评审小组对推荐对象进行初审,并对入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送省教育厅。

4.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市推荐的人选进行评审,根
据专家的评审意见,经研究并公示后确定入选名单。

三、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与成果展示三大部分。

现代教育理论着眼于提升培训对象的学科和人文素养;教育教学实践主要是进入“名教师工作室”进行跟班学习,共同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育好人,并在专家引领和名师指导下,在工作岗位中总结自身教学经验,打造教学风格;课题研究着眼于提高培训对象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成果展示包括论文答辩和示范课例。

培训工作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高校进行理论学习、第二阶段主要进入“名师工作室”跟班学习和实践、第三阶段在所在单位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第四阶段在集中高校进行论文答辩和结题、成果展示。

培训工作主要采取专家引领、“师带徒”经验分享、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培训院校负责骨干教师培训全过程专业引领,促进名教师与培训对象的共同成长。

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和“名师工作室”侧重在经验分享和教育教学实践,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培训基地
建立“三位一体”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培养基地,选择若干所有条件的省级培训院校、“名师工作室”所在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名师工作室作为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

省级培训院校负责具体的培训工作,包括制定学科培训方案,负责名教师和培训对象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指导“名
师工作室”的培训工作,跟踪学员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指导,负责培训考核和验收等工作;市县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名师工作室的业务管理,对进入“名师工作室”的学员进行地方性课程的培训,参与省级培训院校培训方案的制定、学员的考核和验收等工作;“名师工作室”负责学员的教育教学实践培训和指导,参与省级培训院校培训方案的制定,参与学员培训的考核和验收等工作。

学员所在学校要积极配合省级培训院校、“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工作,并组织和安排学员在本校和当地开展公开课、试验课、示范课等教学实践活动。

五、实施步骤
新周期的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实施。

每期培训时间为一年,其中在培训院校集中学习时间3周(第一阶段2周,第四阶段1周),在“名师工作室”跟班学习1个月,分散研修10个月。

每期培训活动可具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研修,同时进行科研选题、立项和开题;第二阶段,进入名师工作室跟师学习;第三阶段,分散研修,总结教学实践,提炼个人教学风格,并结合个人教学风格开展课题研究;第四阶段,开展培训成果验收,参加课题论文答辩,上一节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示范课。

六、考核与认定
每期培训结束后,由省级培训机构、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名师工作室”、培训对象所在学校共同对学员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者,由省教育厅颁发《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
培训合格证书》。

七、保障措施
(一)新周期的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和管理。

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组织和实施工作;各市、县(区)教育局负责培训对象的推荐、管理和使用;任职学校要为培训对象的自学、研修、实践创造有利的条件,发挥培训对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二)“名师工作室”实行省市县三级共建,并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

省教育厅制定《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和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作用。

(三)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经费由省教育厅负责,主要用于学员培训费、“名师工作室”的资助、学员参加培训的食宿补助;学员往返培训单位的差旅费、食宿不足部分回任职单位报销;学员在任职单位进行的课题研究纳入该单位的教育科研计划,有关费用在任职单位公用事业经费中支出。

“名师工作室”所在地教育局、学校要适当安排配套经费,用于“名师工作室”建设和用于补助承担当地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工作开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