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优秀家纺设计师的八大要素本网专稿(记者顾玲娣)9月21日,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海宁许村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推广?中国家纺自主设计––媒体与家纺企业家、家纺设计师对话”在海宁许村举行。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海宁市常务副市长沈向宏、海宁市许村镇党委书记姜仲民、华尔泰董事长徐博华、柯力达公司董事长尤恩校、金太阳设计院副院长刘晓萍、金佰利董事长鲁金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贾京生、孚日集团设计总监刘树虎、玉龙布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新玉、《家纺时代》主编葛江霞等领导嘉宾,与数十位全国家纺优秀设计师聚集一堂,就中国家纺设计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举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
本次对话由《家饰》杂志主编刘晓丹主持。
从协会、政府、企业、设计师、媒体等多方对话中,我们发现,“自信、勇气;自立、执着;自主、沟通;自觉、保护”是出现频率较高的热词,从设计师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些也是成就优秀家纺设计师的八大要素。
一、自信,中国制造已经走向世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遍布全世界。
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超级大国为例,媒体曾经报道:2004年圣诞节,一个叫萨拉?邦焦尔尼的美国记者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竟有25件是中国制造,而她家里原本拥有的D V D、鞋袜、玩具、台灯……也几乎统统来自中国。
于是,在随后的一年,她尝试整年都不买中国制造,没想到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再后来,萨拉将这段经历写成风靡一时的畅销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声称不管情愿与否,美国人的生活已经和中国制造密切相关。
今年初,海关总署发布了2009年全年外贸数据,中国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
虽然如此,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布2010年世界贸易投资报告显示,按出口额计算的2009年的世界贸易额同比下降23%,是60年来最大的下降幅度。
其中2009年中国出口占10%,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家纺出口量不在小。
据《家纺决策参考》第一期介绍,近3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平均在600亿美元左右,家纺出口在210亿美元左右,占中国纺织品出口的1/3以上。
出口产品主要包括:餐厨卫用品、窗帘类制品、床上用纺织品和被类制品四大类。
出口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三大市场,其中,亚洲是我国家纺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美国是我国家纺最大的出口市场。
产地以山东、江苏、浙江等家纺集群地为主,其中,孚日、红柳、真爱、东隆等企业是家纺出口的主力军。
杨兆华会长形象地说,5年前与企业谈产品开发问题,能听见去的非常少,因为企业主对他说:“我手上的外贸单子多得来不及做。
”在南通家纺集群,不仅有家宝集团、美丽华家纺、巨丰家纺、嘉宇斯布业等一批家纺外贸企业,近几年来,金太阳、紫罗兰、蓝丝羽、心愿等一批内销企业也在开拓海外家纺市场,而且发展势头良好。
本次对话中,主持人带来这样一个信息,在国际上设计已经融入制造的一部分,并不一定将设计和制造加以区分。
但是,他们对中国就不一样,有句话说:“上帝创造了天和地,剩下的全部都是Made in China。
”细细体会,这句话的语态里面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不再是只做便宜的产品。
我们从积极的角度去看,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不仅占比绝对第一,而且制造质量也很过硬,否者讲究生活品质的老外也不会轻易掏钱。
所以,无论是家纺企业、还是家纺设计师,都要自信,“中国制造”已经走向世界,中国制造的产业大军能够服务全世界人民,这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二、勇气,把产品卖得更贵一些既然中国制造已经走向世界,国际上设计已经融入制造的一部分,为什么老外硬是要把我们的设计从制造中分开?因为我们的产品设计价值不高,产品价格低。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一直没有重视产品定价中设计的价值。
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的初期,企业一方面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又缺乏设计创新人才,导致设计水平不高,特别是自主设计很少。
快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首先是“拿来主义”,在一段时间里,中国制造有仿造的成分、有抄袭之嫌。
所以,老外直接提供设计,使我们沦落到产业链的最低端,只能赚取点加工费。
“中国制造”一度成为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其实,创新大多都要从学习、模仿开始,这是一个打基础的积累阶段,中国人并非天生就是“老冒”,历朝历代都有英雄辈出。
本次对话嘉宾中,华尔泰家纺的徐博华坚定地提出:“把产品卖得更贵,让企业走得更远!”他说,前不久在布鲁赛尔参展,完全自主设计创新的华尔泰家纺产品的价格比上海家纺展高出了30%。
结果,在展会上报价有些不好意思,不是因为贵,而是因为太便宜了,客户都怀疑你的东西是不是你们自己设计的,怎么这么低啊?徐博华研究欧洲同行发现:国外同行的定价理由是,原料占20–30%,非常高,制造成本在15–20%,其余还有很大一部分设计成本,而我们中国企业很少考虑设计成本。
这种忽视设计价值导致的结果是,外商如果知道是中国企业设计生产的,他会觉得是贵的,事实上,在国际大型展会里与外国同类产品相比,就觉得你的价格太低了,太便宜。
报价有了成功的经验,可以成为一个公式,企业应该把设计价值考虑进去。
弄明白了这个问题,许董毫不犹豫地跟设计师们说:“我们要卖得更贵,走得更远!要为贵寻找理由,贵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材料好、设计好、制作好、包装好。
”我们要做到又贵又好,贵得有道理!三、自主,创造你的个性品牌产品要走出去,卖出它应有的价格,拥有个性的品牌产品是关键。
徐博华董事长提示大家,要为展会准备好产品,因为展会就是要看产品,特别强调产品是否原创,品质好才是你的卖点之所在。
原创的核心是自主,就是要融入设计师自己的理想、信念、风格,形成某一设计师或者品牌独特的个性。
这些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通过设计师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才能实现。
把产品卖贵,并不只是为了挣钱,而是要包含和体现设计价值,保持品牌、设计师一定的高度,因为设计师应该拥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宗教,表现为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品牌也是一样。
目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由大到强的关键就看自主开发做得如何。
对此,杨兆华会长有体会,他说,家纺行业进步非常大,不单在量上我们制造能力非常强,尤其在近5年内,产品设计、开发的能力提升得很快。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励,近两年来已经不需要协会拼命盯企业要搞自主创新,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设计,大大小小的企业内都有了设计室。
有些家纺行业的零售商都有点抱怨,觉得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太快了,年初新品刚上架,还没有听到真实反映,秋冬的新品又来了,困惑于拿新货呢,还是等着呢?而在国际市场上,没有新产品客户不会跟你谈。
所以我们确实是进步了。
但是,杨会长提出,我们还有两个地方没法比:一是与中国服装行业比有差距;二是通过参观海外设计公司在家纺行业内的工作和研发情况后发现,我们在实战性方面存在差距。
所以,我们还是要特别强调自主创新。
如何缩小这些差距?许多企业都在追赶。
主持人说:追赶并不是羞耻的事情。
外国人模仿我们的明清家具是借鉴,我们模仿他们的就叫抄袭?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态度应该有区别,我们应该有勇气去借鉴、追赶,关键是要有一个完整的理念,带有理想的光芒。
杨兆华会长在全国家纺第四届设计师大会上提出家纺设计发展方向的3点思路值得设计认真把握:一是解放思想,设计师和团队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展生活方式的研究;二是注重流行趋势的学习和应用,研究产品的时代特征,达到产品的时尚感要求;三是加大研究各国文化的力度,要加强学习、理解、提炼创作元素,并运用到产品开发中去,要进行实地考察加深感受。
四、沟通,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为了实现自主创新,许多企业求贤若渴,对设计师放下架子。
柯力达公司董事长尤恩校说:企业可以与设计师合作,进行利润分成,最重要的是设计师真正能拿出东西。
设计师如何能够拿出“东西”?这里面既要有设计师的灵性、悟性、勤奋,更要有方法,善于沟通是设计师、企业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清华大学贾教授说,我们的许多问题都出现在缺少沟通上,设计师不知道企业在想什么,企业不知道设计师在想什么。
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把企业、设计师在想什么告诉学生,如杨会长的报告那样,把中国家纺的现状、问题在大会上讲清楚一样。
目前,企业和设计师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相互的信任度不够。
企业想让设计师出名,但是又怕设计师出名后跑了。
而设计师设计出的作品,很多的得不到企业老总的认可,结果自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收入,也没有成功的感觉和满足。
如何解决企业与设计师之间的不一致呢?沟通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企业与设计师的沟通。
孚日毛巾有1/3是出口日本,2004年开始做“大家纺”,对设计师的需求量较大。
企业在招聘设计师时,决定设计师的去留就在于面试时的沟通。
设计总监会问一些设计方面的话题,看应聘者对设计师内涵的理解,对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以此作为人才判断标准。
所以,企业通过沟通选对人是一个方法;同时,设计师有了思想、理念还要善于表达,懂得沟通。
这里面既有设计师的天份、灵气,也有设计师对市场、对行业、对专业的了解和理解。
设计师与市场的沟通。
设计师如何掌握市场一手资料、产生自己的理念?金佰利董事长鲁金州认为,方法就是一个––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观察市场变化、研究市场趋势,最终才能做到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
沟通是前期工作的基础。
柯力达尤恩校董事长反过来举例说,很多中国人喜欢梅花,但是有的地方一提到“梅花”就联想到“霉”,哪怕你画稿设计得再漂亮,人家也不买。
他接着提出了具体的沟通方法:设计总监应该兼市场部经理,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对作品再进行二次设计、三次设计,通过配套、包装、陈列后推向市场。
其实,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达到了这个层次,才能进一步考虑如何引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
五、自立,明白自己到底是谁从今年的家纺设计师大会上看,设计师年龄大都在25–40岁之间,正当而立、不惑之年。
设计师真正的自立,是在家纺行业快速发展中,在各种诱惑纷至沓来的纷扰中,明白自己的到底追求什么,即我要什么?我是谁?设计师都是有梦想的,实现它需要有所坚持与舍弃。
事实上,人生既需要理想的照耀,也离不开名利的关怀,我们不能否定名利对人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对于设计师来说(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孰轻孰重是个关键。
金佰利董事长鲁金州说,如果你更看重于金钱,那就去做家纺营销,来钱快。
但是,设计师大都毕业于艺术院校,曾经或者仍然醉心于艺术的殿堂。
如何既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又获得名利的关照?柯利达尤总建议设计师做到四要”:一要真正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定位;二要胆大心细,真正拿出东西来,企业会把设计师当宝贝;三要先苦后甜,沉下心来搞设计,不辞辛苦跑市场,他发现中国有许多店面做得很好,设计师要学会从市场中找灵感;四要有品牌意识,他呼唤诞生中国的设计师品牌,而品牌设计师完全可以与企业合作分得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