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中考数学复习策略

我的中考数学复习策略

《我的中考数学复习策略:》
摘要:1、整理概念,不留隐患:关注易混概念,通过读一读、抄一抄、练一练等方法加深印象,基于以上分析和展望,我
认为应当重视下面一些工作:备课精选每类题各5―8个,把自己当学生认真解答,在解答中用学生角色去思维,
发现多种方法或者可变因素,备好几手预案(分层)供学生训练,这类大题的阅读审题要讲究节奏,字斟句酌重点摘抄,各类题目的切入点要交给学生方法,关键得分点要示范型地板书,讲解要透彻,让优生信服让中等生崇拜产生思维的明星效应,以唤起学生的思维求解欲望
数学难教!教学生涯有苦也有乐!教过五年数学的舍不得放弃!我教了15年,我
还舍不得放弃。

临近中考,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师生压力大。

如何用有限的时间
和精力确保复习的实效性,这是数学老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这里,根据自己多年中考复习研究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对近几年我市中考题的命题趋势和走向的思考,就备考的策略谈谈一己拙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指导学生八大技巧,使之轻松复习掌握1、整理概念,不留隐患:关注易混概念,通过读一读、抄一抄、练一练等方法加深印象。

2.提高速度,培养技巧:将习题类型归纳整理,夯实专题复习;对典型试题拆分组合,多角度、多侧面抽出基本图形和基本规律;根据特点针对性训练,提高应变能力。

3.摆脱题海,找出规律:注重题与题之间的联系,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上下功夫。

4.跟住老师,自主复习:让学生充分信任老师,课堂上一定要跟住,课外根据自己特点自主复习。

5.规范训练,纠正陋习:关注非智力因素,循环复习,反复强化,多次重复,熟能生巧。

6.编制错题,反复推敲:知识体检,单兵演练,自我惩罚,亡羊补牢。

7.精题引路,以点带面:多角度分析,挖掘题目的内涵和外延,变换已知试找新结论,把图形进行变换看结论是否变化,把一个题变成几个题去研究,开阔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8.大题化小,消除恐惧:对压轴大题采用阅读理解方法,执果索因,字斟句酌,摘要分析,化整为零,提出所用知识点,抽出具体模型,于成功之处享受快乐,消除畏惧心理,最大限度提高得分点。

二.鉴赏分析压轴大题,理性预测授予思想仔细阅读和分析近几年我市数学中考压轴题,对照全国
先进省市中考题,我认为压轴题当具备以下突出特点:应用综合题: 1.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关注本国本地区重大时事人文政策事件,置背景于常态下也衷于热点或冷点,重点考察的是学生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列式计算应用模型解决问题能力; 2.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是常考点,但同时也有不等式和函数思想渗透; 3.平均增长率是常考态,图表数据也不可忽视; 4.自设未知数是常考态,不设未知数或者设辅助未知数或者用提示参数亦尚可解。

几何综合题: 1.直线型综合考察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有关圆的切线等应用的综合也应当摆在重要的位置; 2.纯数学问题还是命题方向,动点和图形的变换是考察
的重中之重; 3.动中思变和以不变为参照索变,界点范围的考量方法是训练的关键;4.折叠对称移动旋转画草图计算,探究过程和方法置于考题之中; 5.勾股定理和相似,结合图形再认识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序有理有据图文有效互补,是得分训练时新的难点。

函数综合题: 1、二次函数套直线型是常考态,反比例函数应用时知识点应当很单一;2、求参数求坐标求解析式探讨图形具有某种特征的存在性是常考态,计算变形求答技巧高于课标; 3.动点是基础,自变量的变化规律所受制约及其带来的特殊界点是突破口; 4.平行旋转对称拉动宜常备不懈,距离公式斜率中点根与系数关系适当渗透可助优生打开思路简化书写。

基于以上分析和展望,我认为应当重视下面一些工作:备课精选每类题各5―8个,把自己当学生认真解答,在解答中用学生角色去思维,发现多种方法或者可变因素,备好几手预案(分层)供学生训练。

上课这类大题的阅读审题要讲究节奏,字斟句酌重点摘抄,各类题目的切入点要交给学生方法,关键得分点要示范型地板书,讲解要透彻,让优生信服让中等生崇拜产生思维的明星效应,以唤起学生的思维求解欲望。

每一个题讲完后要搞一定时间的反思归纳,让学生有法可循有点可破,这样可以缩短学生破题时间;一个课时一讲一练视学情和备考期限而合理分配讲练时间;紧逼学生限定15分钟解答一个题期待急中生智;及时反馈点评,多用肯定激励保护思维的小小涟漪,因时间出现的遗漏或残解要留待学生自行解决。

技巧1、示范楷模,培养信心;2、重点标记,准确理解;3、特值破题,讲求速度;4、先易后难,学会放弃;5、猜想答案,假设过程;6、心到笔到,留下痕迹;7、回忆老师,顿悟良机;8、凤头凤尾,十全九美。

(作者联通:443711湖北省兴山县古夫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