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聚焦文化改革六大目标(上)一、名词点击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二、主要内容(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三、内容详解(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链接:2007年以来,中宣部等六部门评选表彰了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在三届评选活动中,全国累计有2.87亿人次参与评选投票,广大群众共推荐候选人11.28万名,其中90%以上是普通工人、农民、社区居民、学生和军人。
基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例1:2011年山东高考试题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例2:2010年山东高考试题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例3: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请你用《文化生活》中“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例4:为迎接建党90周年,各地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群众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依据和意义。
(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链接:2010年,小说类新书数量就有4300多部,首次发表和出版的长篇小说2000余部,长篇小说总量达到前所未有的3000余部,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电影526部,票房101.72亿元;电视连续剧405部,约15000集;动画片年产量22万分钟,动漫产业总产值470.84亿元;舞台剧4000台,仅舞剧每年就达30多部,小型舞蹈作品更如井喷,演出市场总收入达108亿元。
知识整合:如何发展先进文化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理论体系)基础——实践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四有新人)选择——反映人们利益与呼声的大众文化,拒绝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荣辱观)创新——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例1:2011年浙江高考试题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
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例2: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可见,优秀的文化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例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例4:过去春晚曾因众多节目中植入大量广告而备受争议,并被称为“广告春晚”。
“春晚毕竟是民俗的东西,不是商业的东西,春晚里面不能有商业”。
2011年10月24日,龙年春晚总导演哈文首度与媒体“面对面”,哈文表示龙年春晚中将不插入任何广告。
联系材料并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广告春晚”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文化单位如何更好的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例1: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例2:一座展品丰富、内涵深厚的博物馆,往往浓缩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精髓。
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免费开放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的人数大幅增加。
免费开放博物馆是为了A.展示人类文化遗产,吸收外来优秀文化B.扶持公益文化事业,转变文化消费方式C.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例3:材料一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从经济各个领域扩展,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及现代时尚元素包装的“快餐文化”占据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主流,年轻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远逊于对外来时尚流行的喜爱。
例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联合国倡导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例5:宣南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个缩影。
宣南文化包括大栅栏商业文化、琉璃厂的历史文化,天桥的民俗文化,还有会馆文化、戏曲文化,也就是我们说的梨园文化。
北京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在北京800多年建都史中沉淀下来的宣南文化如何发展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宣南文化的发展为什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参考答案:(一)例1 对汉阳铁厂的原址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环境。
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例2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例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还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
例4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中共党史教育活动,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开展中共党史教育活动,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注:从文化塑造人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等合理角度回答亦可)(二)例1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例2 C例3 D例4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
此外文化交流中的负面影响和业内监督和自律缺失。
措施:①各级文化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引导作用,扶持、推广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抵制各种落后、腐朽的文化。
②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③发展文化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例1 D例2 C例3①通过发挥宣传、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国民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认同、促进本民族文化。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使其具有生机与活力,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例4①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政府间组织,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联合国倡导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
例5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宣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它的保护和发展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宣南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就会妨碍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