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材、教学手段,搞好课堂活动等可以很轻松自然地搞活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节,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运用恰当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添学生兴趣,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乐于接受和掌握课堂内容。
在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精心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已成为新课程教学推进中有思想的教师的一种共识。
笔者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3的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一课时,让学生搜索了martin luther king 的相关背景知识,并且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其补充了martin luther king 的精彩演讲。
并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播放了一系列关于梦想的歌曲。
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又搜索了很多相关知识。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
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
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
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
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
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学得好;教学不得当,学生则学得吃力,学得枯燥,甚至厌学,最终导致弃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或多边活动。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
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
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
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
要保证作业的有效性,作业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最好手段,作业质量的好差直接反映了课堂质量的高低,所以,教师一定要摈弃应试教育思想及题海战,重视学生作业所反映出来的情况。
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
要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珍惜学生心灵深处
的渴望,看准时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积极创造机会启发教学,不断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
根据初中学生好玩的特点,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游戏,指导学生边玩边学。
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开展游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身体部位eye,nose,ear,mouth,hand,face等单词时,和学生一起做“touch your head”游戏。
开始教师先作示范,然后说touch your nose. 学生边听边点自己的鼻子。
依次练习nose,ear,eye,mouth,hand,face;重复几遍之后再进行小组比赛;并加大难度,只有当学生听到polly says“touch your ears.”时,学生才可用手摸自己的耳朵,否则算违规,要被“罚”下场,游戏结束,小组违规最少者得胜。
整个活动由学生自愿轮流当发令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游戏使枯燥的单词变生动了,难记的知识变容为了有利于练习学生“用英语思维”,引起学生持久的学习爱好,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生活中类似或模拟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引导,也可以进
行角色转换,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用具并借助多媒体组织教学,从而将抽象的语言与实际之间建立起联系。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体现人文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将课堂活动设计得有层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充分活动的机会。
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必须突出目标性,围绕教学目标, 考虑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还要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趣味活动和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化。
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直接,不能让学生不加思考便可答出,而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
凡教师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都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
如果问题一提出马上就让学生回答,可能只有个别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做出反应,而多数学生可能还来不及思考。
总之,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呢?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交流。
如我在教学“traffic accident”这课时,三次采用合作学习,每次都给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时间,最后组内代表汇报,效果非常好。
如在教学a traffic accident时,我让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发现交通事故该
怎么办,如何避免交通事故等。
教师设计这些探究性的问题,学生便积极地阅读思考探究,最后有十几个建议。
如果教师不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答案只能是教师灌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
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苏霍姆林思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苏霍姆林思基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其实就是这种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如在传授现在完成时语法复习课时,我自始至终在为学生创设活动空间。
如让学生开展调查统计、汇报,语法归纳让学生讲、难点让学生议、知识规律、学习策略让学生找等方法。
例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领先年级上册unit 9 , section a 时,我事先就布置他们一个任务,通过图书或上网查,尽可能地收集一些名人,了解他们的爱好,出生时间,地点以及因何而出名,上课时用英语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所收集到的材料,因为很多名人他们都很熟悉,有的还是他们的偶像,所以课堂十分活跃,都能用英语简单地介绍某人的出生时间,地点以及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