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
1
2
3
Page 7
那么这种差序格局的伸缩性,或者说是差序格局 的形成因素有哪些呢?
1、血缘 2、地缘
3、经济水平
4、政治地位 5、知识文化水平
——引用自搜狗百科@滚动的石头上不长青苔
Page 8
差序格局揭示出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
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在任何一圈中,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 看就可以说是私,是己。两者无清楚的界限。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对象与自己的 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 发生作用。
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
社工141 肖月佳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 出生于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 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 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 席。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 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 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 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 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 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 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他被誉为中国社 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所用于维持秩序时所使用的力量, 不是法律,而是人际关系的历史传统。 包含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民主的同意 权力及教化权力等复杂内容的权力结构
——引用自搜狗百科@滚动的石头上不长青苔
Page 9
那么,西方只有团体格局 没有差序格局吗?
是不是中国乡土社会 就没有团体格局呢?
Page 10
在第六章《家族》的开头,费孝通先生进一步解释了 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范围,他的一个朋友举出了家庭、 氏族、邻里、街坊、村落,认为这就是团体,乡土中国 是有团体的。为什么说中国社会没有团体呢? 费孝通先生是这样解释的,“我为了要把结构不同的 两类“社群”分别出来,所以把团体一词加以较狭的意 义。”他认为上述的列举其实是属于“社会圈子的范 围”,也再次强调了自己并不否认中国社会是有团体的, 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和社会圈子的组织是相比 较的重要。同样的,在西洋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同样存 在的,但比较上不重要罢了。
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 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 团体状态
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 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
Page 4
费先生在书中对团体格局的定义和举例说明
西方社会
团体格局
对团体格局的描述 家庭界限 家庭在西洋是 一种界线分明的 团体。如果有一 位朋友写信给你 说他将要“带了 他的家庭”一起 来看你,他很知 道要和他一同来 的是那几个人。 权利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 家里都得给父母膳 宿费的西洋社会里, 大家承认团体的界 限。在团体里的有 一定的资格。资格 取消了就得走出这 个团体。在他们不 是人情冷热的问题, 而是权利问题。
Page 11
Hale Waihona Puke 社工141 肖月佳Page 2
目录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Page 3
虽然之前的学长学姐和同学们都讲过好几遍差序格局了,相信大 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还是想再具体讲一讲。
费老先生将中西方做了对比
团体是有一定界限 的,谁是团体里的 人,谁是团体外的 人,不能模糊,一 定分得清楚。在团 体里的人是一伙, 对于团体的关系是 相同的,如果同一 团体中有组别或等 级的分别,那也是 事先规定的。
Page 5
我们每个人都有 这么一个以亲属 关系布出去的网 ,但是没有一个 网所罩住的人是 相同的。我们在 亲属体系里都有 父母,可是我的 父母却不是你的 父母。再进一步 说,天下没有两 个人所认取的亲 属可以完全相同 的。
亲 属
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 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 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 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地 缘
在传统结构中, 每一家以自己的 地位做中心,周 围划出一个圈子 ,这个圈子是“ 街坊”。可是这 不是一个固定的 团体,而是一个 范围。有势力的 人家的街坊可以 遍及全村,穷苦 人家的街坊只是 比邻的两三家。
Page 6
由上一页的两个 例子,我们可以 得知,从亲属关 系和地缘关系形 成的社会关系的 网络来说,是个 别的,每一个网 络有个“己”作 为中心,各个网 络的中心都不同 。
中国传统结构 中的差序格局 具有一种伸缩 能力
中国人也特别对世 态炎凉有感触,正 因为这富于伸缩的 社会圈子会因中心 势力的变化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