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工艺设计实施(线路)

标准工艺设计实施(线路)

薛家湾南山110kV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实施方案(线路)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变电第五工程处薛家湾南山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部2017年7月第一章概述一、编制目的为在薛家湾南山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规范要求、科学指导,做到各项施工活动都有可遵循的操作性文件,以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为加强“标准工艺”应用,确保本工程达标投产;同时应建设单位“标准工艺”应用活动方案要求,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主要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Q/CSG10017.3-2007《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2013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10.1—2012《电力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DL 5279—2012(2013新添)三、工程概况1、工程简述工程名称:薛家湾南山110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单位:薛家湾供电局;监理单位:内蒙古康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质监单位:内蒙古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07月2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12月30日2、建设规模:南山110kV变电站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

110kV出线远期规划4回,本期1回,为南山110kV变电站至北山110kV变电站,线路长度约18公里,共56基铁塔,新建线路导线型号采用JL/C1A-300/25钢芯铝绞线,电压等级110kV。

2.1 导线及地线导线:JL/C1A-300/25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采用GJ-80钢绞线,另一根采用OPGW光缆2.2 绝缘配置直线悬垂串采用瓷绝缘子,普通段采用单串,重要交叉跨越段采用独立挂点双串。

耐张串采用双串瓷绝缘子,跳线串采用防污型瓷绝缘子。

3、主要工程量:(1)土石方工程(2)基础工程(3)杆塔组立(4)架线工程(5)接地工程线路防护设施第二章实施目的和目标实施目的:通过强化标准工艺应用,实现工程一次成优,持续提高全面质量管理和工程达标创优水。

实施目标:工程确保达到《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选变法》、《全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评选办法》标准要求,创建《内蒙古电力公司质量样板工地》,最终建成达标投产工程和确保创省(网)优质工程、争创内蒙古电力集团优质工程。

标准工艺应用率不低于85%。

第三章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1.材料员选购材料必须选择符合相应标准对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进行验收,必要时委托试验、技术或有关专业人员联合检查,适用时填写试验委托单,收集并核对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质量证明文件,并传递至资料员。

2.对于进场材料数量、规格、材质必须经专业人员检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认真熟悉图纸,核对平面尺寸,会同甲方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做好记录,并针对有关问题做出解决意见。

2.技术交底:每个分项工程必须分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要要以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为依据,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参加交底并签名,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4.其他准备:各项施工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文件中应注明相应材料质量证明系数。

5.做好混凝土及砂浆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第四章标准化工艺措施项目部根据相关文件指示和施工图纸对薛家湾南山110kV线路部分“标准工艺”进行策划,共引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标准工艺使用统计表一、阶梯基础施工(020*******)1、工艺标准(1)水泥。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当混凝土强度≤C25时,含泥量≤5%(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含泥量≤3.0%),泥块含量≤2.0%(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泥块含量≤1.0%);当混凝土强度≥C30且≤C55时,含泥量≤3%,泥块含量≤1.0%;当混凝土强度≥C60时,含泥量≤2%,泥块含量≤0.5%;(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25时,含泥量≤2%(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含泥量≤1.0%)、泥块含量≤0.7%(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泥块含量≤0.5%);当混凝土强度≥C30且≤C55时,含泥量≤1%,泥块含量≤0.5%;当混凝土强度≥C60时,含泥量≤0.5%,泥块含量≤0.2%。

(4)宜采用饮用水或经检测合格的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拌和及养护,不得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合料。

其品种和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实验确定。

(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浇筑C15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为300kg/m3,且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80kg/m3,水胶比不应大于0.55。

(7)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工质量符合规范且制作工艺良好。

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8)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9)当转角、终端塔设计要求采取预偏时,同一基基础的四个立柱顶面应按预偏值抹成斜平面,并应共在一个整斜平面或平行平面内。

(10)允许偏差。

1)基础埋深:100mm,0mm。

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0.8%。

3)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4)基础跟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5)基础顶面高差:5mm。

6)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便宜:8mm。

7)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8)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4′。

9)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2、施工要点(1)基础开挖前应做好对塔位中心桩的保护措施,对于施工中不便于保留的中心桩,应在基础外围设置辅助桩,保留原始记录,基础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恢复中心桩。

(2)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优选挖掘机进行机械开挖。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3)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筑。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4)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5)钢筋加工符合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钢筋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做弯钩,弯钩的弯折角度、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标准规定。

钢筋连接符合JGJ 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错开布置,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钢筋绑扎牢固、均匀。

(6)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7)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

复核地脚螺栓间距、基础跟开及立柱标高等满足设计要求。

(8)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使用预拌混凝土。

(9)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3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10)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

雨季施工基坑或模板内采取防止积水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防雨措施。

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11)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二次抹面、喷涂等修饰。

(12)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13)基础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

二、基础防护(020*******)1、工艺标准(1)水泥。

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块石:砌筑用块石尺寸一般不小于250mm,石料应坚硬,不宜风化。

(4)宜采用饮用水或经检测合格的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拌和及养护,不得使用海水。

(5)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

(6)排水孔、伸缩缝数量、位置及疏水层的设置应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2、施工要点(1)挡土墙或护坡应砌筑在稳固的地基上,基础埋深应满足设计要求。

(2)挡土墙或护坡砌筑前,底部浮土必须清除,石料上的泥垢必须清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

(3)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度宜为30-50mm,用砂浆填满砌缝,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

(4)砌体外露面上的砌缝应预留约40mm深的空隙,以备勾缝处理。

(5)勾缝前必须清缝,用水冲净并保持槽内湿润,砂浆应分次向缝内填塞密实。

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应按实有砌缝勾平缝。

砌筑完毕后应保持砌体表面湿润做好养护。

三、基坑回填(020*******)1、工艺标准(1)基础坑回填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但不应含有有机杂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基础坑口的地面上应筑有防沉层,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面,低于基础表面,其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平整规范。

移交时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

(3)接地沟回填应筑有防沉层,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

2、施工要点(1)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时应清除坑内的杂物,并不得在边坡范围内取土,回填土要对称均匀回填。

(2)基坑回填应优先采用机械回填施工。

(3)基础坑的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4)泥水坑应先排除坑内积水然后回填夯实。

对岩石基坑应以碎石掺土回填夯实,碎石与土的比例为3:1,回填过程中石块不得相互叠加,并应将石块间缝隙用碎石或砂土充实。

(5)雨季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6)冻土回填时应先将坑内冰雪清除干净,把冻土块中的冰雪清除并捣碎后进行回填夯实。

冻土坑回填在经历一个雨季后应进行第二次回填。

(7)回填土铺设对称均匀,确保回填过程中基础立柱稳固不位移。

(8)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它杂物的土料并夯实。

(9)回填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

四、保护帽浇筑1、工艺标准(1)水泥。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砂石: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5%;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含泥量≤2%。

(3)宜采用饮用水或经检测合格的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拌和及养护,不得使用海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