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单选题120题附全部答案1.宪法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此,我们要推动()协调发展。
A.物质文明、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C.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D.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答案:D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B.人民民主专政C.改革开放D.和平发展答案:A3.我国宪法规定,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是()。
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人民团体工作人员D.人民政协工作人员答案:A4.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修改的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新增的专门委会会是()。
A.民族委员会B.宪法和法律委员会C.财政经济委员会D.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答案:B5.()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A.市B.设区的市C.不设区的市D.县级以上答案:B6.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宪法和法律B.党章C.章程D.法规答案:A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
A.镰刀和斧头B.锤子和斧头C.镰刀和齿轮D.谷穗和齿轮答案:D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A.首长责任制B.民主集中制C.分工协作制D.议行合一制答案:B9.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不成文宪法国家中,宪法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在我国,任何法律规范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相对人主要是公民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答案:B10.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工人阶级B.人民C.全体公民D.执政党答案:B11.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选举和罢免。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案:C12.下列职务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是()。
A.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C.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答案:A13.某工商所接到群众举报,称其辖区内陈某经营的餐饮店在提供微信订餐服务的同时,还超出经营范围买卖日化产品。
于是,该工商所工作人员冯某、李某到陈某餐饮店进行调查,要求调阅其手机中微信交易信息。
因遭拒绝,二人于是扣押了陈某手机,暴力破解之后,调阅微信全部信息。
冯、李二人的行为可能侵害了陈某的()。
A.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B.财产权C.言论自由D.营业自由答案:A14.袁某,某市工商局工作人员,2017年当选所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市工商局以袁某在该市人大会议批评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损害了政府机关的形象为由,给予警告处分,这不侵犯袁某作为人大代表的言论免责权。
B.袁某以“知情人”为网名在网上发帖,声称该市工商局局长工作能力一般。
袁某系公务员,故不享有言论自由,应予以处分。
C.在市人大闭会期间,该市监察委员会对袁某进行留置无须获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
D.袁某作为工商局工作人员,其对工商局的情况有更多了解,保障其一定言论自由,有助于促进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行使。
答案:D15.我国的国家元首是()。
A.国家主席B.中共中央总书记C.国务院总理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答案:A1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
A.集体领导制B.主席、副主席负责制C.合议制D.主席负责制答案:D17.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年通过的。
A.1954B.1975C.1978D.1982答案:D18.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宪法和法律B.党章C.章程D.法规答案:A19.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B.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C.审计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计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进行国事活动答案:B20.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区域自治B、民族自治C、基层群众自治D、特殊的经济制度答案:A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新时期B.新阶段C.新征程D.新时代答案:D22.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继续前进B.牢记使命C.方得始终D.砥砺前行答案:B2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A.谋幸福,谋未来B.谋生活,谋复兴C.谋幸福,谋复兴D.谋生活,谋未来答案:C24.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协调推进“()”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B.四位一体,五个全面C.五个全面,四位一体D.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答案:A25.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A.六千多万B.七千多万C.八千多万D.九千多万答案:A26.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的目标初步实现,()的笼子越扎越牢,()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A.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B.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C.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D.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答案:A27.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A.未来方向B.未来方位C.历史方向D.历史方位答案:D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B.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C.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D.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答案:D29.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B.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C.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D.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答案:A30.()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依法治国B.全面从严治党C.全面发展经济D.全面可持续发展答案:A31.()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答案:D32.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决战期B.决胜期C.关键期D.攻坚期答案:B33.从()到(),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A.二〇二〇年,二〇三五年B.十九大,二十大C.二十大,二十一大D.二〇三五年,本世纪中叶答案:B34.我国经济已由()阶段转向()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高速增长,高水平发展B.高速发展,高水平发展C.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D.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答案:C35.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为主线。
A.转变发展方式B.优化经济结构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转换增长动力答案:C3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实体经济B.共享经济C.虚拟经济D.国民经济答案:A37.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A.劳动精神B.工匠精神C.创新精神D.敬业精神答案:B38.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D.政治体制改革答案:B39.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40.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成立中央全面()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A.深化改革B.依法治国C.从严治党D.司法改革答案:B41.工会是职工()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A.自愿结合B.自愿组建C.依法成立D.依法组建答案:A42.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工会的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
A.依法组织B.依法参加C.依法组建D.依法参加和组织答案:D43.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
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A.基本职责 B.基本职能 C.基本权利 D.基本义务答案:A44.《工会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两个基本机制是()。
A.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B.劳动合同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C.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集体合同制度.职工培训制度答案:C?45.工会会员()制定或者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章程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A.代表大会 B.全国代表大会 C.全体代表 D.全国大会答案:B46.国家保护工会的()不受侵犯。
?? A.权益 B.职责权益 C.合法权益 D.合法利益答案:C47.违反《工会法》规定,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恢复原工作;造成损失的,给予赔偿。
??A.无正当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B.无正当理由调动工作岗位??C.因工作需要调动工作岗位 D.据本人要求调动工作岗位答案:B48.企业、事业单位召开讨论有关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有工会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