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集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
100
并网过渡过程结束后, 再将其短接。 对于较大型的风力发电机组, 目前比较先进
的并网方法是采用双向晶闸管控制的软投入法, 如图 4 所示。当风力发电机组将发电机带到同步 转速附近时, 发电机输出端的短路器闭合, 使发电 机组经双向晶闸管与电网连接, 双向晶闸管触发 角由 180~0°逐渐打开, 双向晶闸管的导通角由 0~ 180°通过电流反馈对双向晶闸管导通角控制, 将 并 网 时 的 冲 击 电 流 限 制 在 额 定 电 流 的 1.5 倍 以 内, 从而得到一个比较平滑的并网过程。瞬态过程 结束后, 微处理机发出信号, 利用一组开关将双向 晶闸管短接, 从而结束了风力发电机的并网过程, 进入正常发电运行。
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排列形式多种多样, 但 都是以任何一台风力机风轮转动接受风能, 而对 其前后左右的其他风力发电机风轮接受最大风能 不产生影响或影响较少, 并且占地越少越好为原 则。下面列举风力机排列的 3 种情况。
① 盛行风不是一个方向的风电场, 风力发电 机的排列如图 1 所示。
技术讲座
图 2 盛行风向基本不变的风电场风机排列
技术讲座
RENEWABLE ENERGY No.6 2006 (130 Issue in All)
风 力 发 电 技王士荣, 董丽萍 ( 沈阳工业大学 风能技术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023)
中图分类号: TM61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1- 5292( 2006) 06- 0098- 04
这种同步机并网方式, 可使并网时的瞬态电 流减至最小, 因而风力发电机组和电网受到的冲 击也最小。但是要求风力发电机组调速器调节转 速, 使发电机频率与电网频率的偏差达到容许值 时方可并网, 因此对调速器的要求较高。如果并网 时刻控制不当, 则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 甚 至并网失败。另外, 实现上述同步并网所需要的控 制系统, 一般不是很便宜的, 将占小型风力发电机 组整个成本相当大的部分。由于这个原因, 同步发 电机一般用于较大型的风力发电机组。
图 5 感应发电机的转矩- 转速特性曲线 当风力发电机组传给发电机的机械功率及转 矩随风速而增加时,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及其转矩
也相应增大, 原先的转矩平衡点 A1 沿其运行特性
可再生能源 2006.6( 总第 130 期)
技术讲座
曲线移至转速较前稍高的一个新的平衡点 A2, 断 续平稳运行。但当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超过其最大 转矩所对应的功率时, 其反转矩减小, 从而导致转 速迅速升高, 在电网上引起飞车, 这是十分危险 的。为此必须具有合理可靠的失速叶片或限速机 构, 保证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或阵风时, 从风力发电 机组输入的机械功率被限制在一个最大值范围 内, 保证发电机的输出电功率不超过其最大转矩 所对应的功率值。
( 2) 感应发电机的并网运行控制 ① 电机并网 感应发电机可以直接并入电网, 也可以通过 晶 闸 管 调 压 装 置 与 电 网 连 接 。感 应 发 电 机 的 并 网 条件如下。第一, 转子转向应与定子旋转磁场转 向一致, 即感应发电机的相序和电网相序相同; 第二, 应尽可能在发电机转速接近同步转速时并 网。并网的第一个条件是必须的, 否则电机并网 后将处于电磁制动状态, 因此在接线时应调整好 相序; 第二个条件不是非常严格, 不过, 愈是接近 同步转速并网, 冲击电流衰减的时间愈短。 当风速达到起动条件时风力发电机组起动, 感应发电机被带到同步转速附近时 ( 一般为同步 转速的 98%~100%) 合闸并网。因为发电机并网时 本身无电压, 所以并网时必将伴随一个过渡过程, 流过额定电流 5~6 倍的冲击电流, 一般零点几秒 后即可转入稳态。虽然感应发电机并网时的转速 对过渡过程的时间有一定影响, 但一般来说问题 不大, 所以对风力发电机并网合闸时的转速要求 不是非常严格, 并网比较简单。风力发电机组与大 电网并联时, 合闸瞬间的冲击电流对发电机及大 电网的安全运行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对于小容量 的电网系统, 并联瞬间会引起电网电压大幅度下 跌, 从而影响电网上其他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甚 至会影响到小电网系统的稳定与安全。为了抑制 并网时的冲击电流, 可以在感应发电机与三相电 网之间串接电抗器, 使系统电压不致下跌过大, 待
( a) 对行排列
( b) 交错排列 图 1 盛行风不是一个方向的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排列
② 盛行风向基本不变的风电场, 风力发电机 的排列如图 2 所示。
③ 迎风山坡上风力发电机的高度差的要求 见 图 3, 其 风 力 机 左 右 、前 后 距 离 要 求 , 参 考 图 1 和图 2。
图 3 风力发电机在迎风坡的排列
⑧ 风电场应距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 以降低 噪声及电磁波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⑨ 风电场占地面积要少, 要尽量减少对可耕 地的占用。
( 3) 风电场内风力发电机的排列 在风电场中, 风力发电机的排列布局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问题。几十台乃至几百台风力发电机
收稿日期: 2006- 10- 11。 作者简介: 姚兴佳( 1949- ) , 男,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风能利用技术的研究 工 作 , 国 家“863”项 目 主 持 人 , 是 享 受 国 务 院 特 殊
图 4 感应发电机的软并网
② 并网运行时的功率输出 感应发电机并网运行时, 它向电网送出的电 流大小及功率因数, 取决于转差率 s 及电机的参 数, 前者与感应发电机负载的大小有关, 对于设计 好的电机来说, 后者是给定的数值, 因此这些量都 不能加以控制或调节。并网后电机运行在其转 矩—转速曲线的稳定区( 见图 5) 。
2 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 一般来说, 恒速恒频发电机并网控制系统比较
简单。根据发电机种类不同, 采用不同的并网方法。 同步发电机和笼型感应发电机并网运行控制的方 法各不相同, 前者运行于由电机极数和频率所决定 的同步转速, 后者则以稍高于同步转速运行。
( 1) 同步发电机的并网运行控制 由于同步发电机有固定的旋转方向, 只要使发 电机的输出端与电网各项互相对应即可满足并网 条件的要求。 起动和并网过程如下: 风向传感器测出风向, 并使偏航控制器动作, 使风力发电机组对准风向; 当风速超过切入风速时, 桨距控制器调节叶片桨 距角, 使风力发电机组起动。当发电机被风力发电 机组带到接近同步转速时, 励磁调节器动作, 向发 电机供给励磁, 并调节励磁电流使发电机的端电 压接近于电网电压。在发电机被加速, 几乎达到同 步速度时, 发电机的电动势或端电压的幅值将大 致与电网电压相同。它们频率之间的很小差别将 使发电机的端电压和电网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在 0°和 360°的范围内缓慢地变化。检测出断路器两
W/m2 以上; ② 风电场地区的盛行风向 ( 经常出现的风
向) 稳定; ③ 要测量和收集预选风电场址 ( 至少 2 年)
的风况特性( 包括风速、风向、风频及风速沿高度 的变化等) , 以便对场内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的发电 量作出精确的估算;
④ 有预选风电场址所在地区的气象环境情 况( 如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空气密度) 及特 殊 气 象 情 况 ( 如 台 风 、大 风 、冰 冻 、盐 雾 、沙 尘 、雷 电、紊流等) 的详细观测数据及资料;
津贴的专家。E- mail: xingjia@vip.163.com
98
可再生能源 2006.6( 总第 130 期)
安装位置的排列, 将直接影响到风电场实际发电 量的多少。
风力发电机在风电场中的布局排列取决于风 电场地域内的风速、风向、地形, 风力机结构( 如风 轮直径 d) 、风轮的尾流效应、风轮对侧面( 旋转平 面方向) 气流的影响等因素, 其中尾流效应是一个 必须慎重考虑的因素。所谓尾流效应是指气流经 过风轮旋转面后所形成的尾流, 对位于其后的风 轮机的功率特性和动力特性所产生的影响。
③ 无功功率及其补偿 感应发电机需要落后的无功功率主要是为了 励磁的需要, 另外也为了供应定子和转子漏磁所 消耗的无功功率。单就前一项来说, 一般中、大型 感应电机的励磁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 20%~25%, 因而励磁所需的无功功率就达到发电机容量的 20%~25%, 再 加 上 第 二 项 , 感 应 发 电 机 总 共 所 需 的无功功率应大于发电机容量的 20%~25%。 接在电网上的负载, 一般来说, 其功率因数都 是落后的, 亦即需要落后的无功功率, 而接在电网 上的感应发电机也需从电网吸取落后的无功功 率, 这无疑加重了电网上其他同步发电机提供无 功功率的负担, 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对配置感应 电机的风力发电机, 通常要采用电容器进行适当 的无功补偿。 ( 3)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一个重要优点, 是 风力发电机组在很大风速范围内按最佳效率运 行。从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原理分析, 要求风力 发电机组的转速与风速成正比, 并保持一个恒定 的最佳叶尖速比, 从而使风力发电机组风轮的风 能利用系数 CP 保持最大值不变, 风力发电机组 就输出最大的功率。因此, 要求变速恒频风力发 电机组除了能够稳定可靠地并网运行之外, 最重
1 风电场 风电场( 即风力发电场) 是大规模利用风能
的 有 效 方 式 。风 电 场 是 在 风 能 资 源 良 好 的 较 大 范 围内, 将几台、或几十台、或几百台单机容量数十 千瓦、数百千瓦, 乃至兆瓦的风力发电机, 按一定 的阵列布局方式, 成群安装组成的向电网供电的 群体。
( 1) 风电场的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 末 , 风 电 场 的 概 念 首 先 在 美 国提出。到 1987 年, 世界上 90%以上的风电场建 在美国, 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及夏威夷群 岛 , 装 有 7 000 多 台 不 同 型 号 风 力 发 电 机 , 总 装 机容量在 600 MW 以上。另外, 丹麦、荷兰、德国、 英国等也都建有总装机容量达兆瓦以上的风力 发电场。 进 入 20 世 纪 90 年 代 , 特 别 是 90 年 代 后 半期, 不仅在发达国家, 而且在发展中国家, 风力发电场的建设都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到 2003 年 底 , 全 世 界 风 电 场 总 装 机 容 量 达 39 151 MW, 其 中 德 国 最 多 , 为 14 609 MW, 其 次 美 国 为 6 370 MW, 西 班 牙 为 6 202 MW, 丹 麦 为 3 110 MW; 发 展 中 国 家 印 度 的 风 电 场 总 装 机 容 量 已 超 过 2 110 MW, 居 第 5 位 。 中 国 为 567 MW, 位 于 第 9 。 ( 2) 选择风电场的场址需考虑的因素和条件 ① 风电场要建立在风能资源丰富地区, 年平 均风速应在 6~7 m/s 以上; 风能密度应达到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