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学第一二章习题

管理会计学第一二章习题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概念而存在的是()。

A.现代会计B.企业会计C.管理会计D.成本会计学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对外报告会计D.财务会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理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是报账型会计B. 财务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管理会计是报账型会计C.管理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D.财务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4. 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19世纪9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5. 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

A.服务部门B.生产部门C.领导部门D.非会计部门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C. 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D. 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7.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又可称为()。

A.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B.外部会计C.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D.责任会计8.从服务对象上看,现代管理会计侧重服务于()。

A.企业的投资人B.企业的债权人C.企业内部各级经营管理者 C .A+B+C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有()。

A.预测经济前景B.参与经济决策C.规划经营目标D.控制经济过程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2. 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管理会计内容的有()。

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成本会计D.预算会计E.非营利组织会计3. 下列表述中,能够揭示管理会计特征的有()。

A.以责任单位为主体B.必须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原则C.工作程序性较差D.可以提供未来信息E.重视管理过程和职工的作用4. 通过分析管理会计职能的时间特征,可以发现管理会计信息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的时间特征,其中能够体现未来时态特征的职能有()。

A.预测B.决策C.控制D.考核E.评价5.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如()。

A.会计主体不同B.基本职能不同C.依据的原则不同D.信息特征不同E.观念取向不同6. 管理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包括()。

A.时间特征不同B.信息载体不同C.信息属性不同D.规范程度不同E.观念取向不同三、判断题1. 因为管理会计只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因此与对外服务的财务会计有本质的区别。

()2.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3.在广义管理会计的范围中,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4.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奋斗目标完全是一致的。

()5. 既然企业会计中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那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同样适用于管理会计。

()6. 战略管理会计是当今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新热点之一。

()7. 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客观的,但它所起到的作用大小却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

()四、分析思考1.什么是管理会计?2.管理会计有哪些职能?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存在哪些主要联系?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有哪些主要区别?第二章变动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A.成本核算目标B.成本的可辨认性C.成本的经济用途D.成本的性态2.在财务会计中,销售费用的正确归属是()。

A.制造费用B.主要成本C.加工成本D.非制造成本3.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4.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5.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型固定成本的是()。

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研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金6.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7.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A.相同B.大C.小D.无法确定8.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9.在Y=a+( )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

A.单位变动成本B.单位边际贡献C.变动成本率D.边际贡献率10.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固定性制造费用D.变动制造费用;11.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为()。

A.单位收入B.单位利润C.单位边际贡献D.单位边际贡献率12.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法是()。

A.直接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1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1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的差额()。

A.一定等于零B.可能等于零C.一定大于零D.一定小于零二、多项选择题1. 按经济用途对成本进行分类,其结果应包括的成本类型有()。

A.未来成本B.生产成本C. 非生产成本D.责任成本E.可控成本2.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按其可辨认性为标志进行分类结果的有()。

A. 间接成本B. 主要成本C.直接成本D. 加工成本E. 可控成本3. 下列姓名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有()。

A.研究开发费B.广告费C.职工培训费D.保险费E.财产税4.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A.折旧费B.保险费C.广告费D.职工培训费E.财产税5.在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的是()A.固定成本 B.单位产品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D. 单位变动成本E、历史成本6.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前提条件有()。

A.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B.要求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费用分解C.把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生产量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D.把混合成本性质的销售费用按销售量分解为变动性销售费用和固定性销售费用E.把混合成本性质的管理费用按销售量分解为变动性管理费用和固定性管理费用7.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

A.变动管理费用B.变动销售费用C.变动制造费用D.直接材料E.直接人工8.在变动成本下,期间成本通常包括()。

A.间接人工费B.间接材料费C.固定性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E.销售费用9.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

A.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E.管理费用10.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在于()。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B.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C.对固定成本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不同D.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E.损益计算程序不同11.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的是()。

A.直接材料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销售费用E.固定性制造费用12.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有()。

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最小二乘法D.线性规划法E.矩阵法13.在相关范围内,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是()。

A.固定成本B.单位产品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D.单位变动成本E.历史成本14.下列各项中,属变动成本特征的有()。

A.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B.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比例变动C.在相关范围内,其单位产品成本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D.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产量的变动不保持严格的比例E.其单位产品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15.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对强化企业管理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

A加强成本管理 B.促进以销定产C.调动企业增产的积极性D.简化成本计算E.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三、判断题1.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不强调成本发生的时态。

()2.将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有利于分清各部门责任,考核其工作业绩。

()3. 按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4.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5.固定成本在任何条件下,其总额均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发生变化。

()6.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

()7.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

()四、分析思考题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有哪些区别?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在损益确定方面与哪些不同?五、计算题1.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7-12月份的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回归直线法将总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写出成本公式。

3)第二年1月,该企业计划生产甲产品55件,则预计总成本应为多少?2.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两种方法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税前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