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文库汇编之标准预防措施与职业暴露处理程序

实用文库汇编之标准预防措施与职业暴露处理程序

暴露后预防用药追踪检查
1.定期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已知医务人员乙肝抗体<10mIU/mL时,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月6月间隔)。已知近期自身HBV抗体>10mIU/mL者可不用药。暴露后24小时内、3月、6月查乙肝两对半。
3.在进行侵入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手术等工作过程传递锐器时需使用治疗弯盘盛装以间接传递。
4.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套针帽,必须套针头帽时需使用钳或单手套技术,不能双手直接套针头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实用汇编之标准预防措施与职业暴露处理程序
标准预防措施
1.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手部皮肤有破损时必要戴双层手套。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具有防渗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防水围裙。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
6.正确处理用后的医疗用品和医疗废物。
职业暴露在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受伤部位,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
皮肤黏膜接触污染: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2.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处理流程及报告程序
职业暴露→立即进行局部处理→追查病人状况→报告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医院感染科(给予评估及指导进一步处理)→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建立档案→血清学追踪随访,定期复查有关项目,复印查验结果报院感科存档。
3.被HIV阳性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或污染了破损的皮肤、粘膜时,经过专家评估后方可立即用药(双肽芝),应尽早开始,最好是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或治疗,并进行医学观察一年。在暴露后24小时内、4周、8周、12周、6个月查HIV抗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