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

景观模拟模型 经历了从非空 间到空间的发 展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 和遥感技术得 到广泛应用;
野外观测和模 拟不断深入
二、案例与分析
二、案例与分析
森林风景资源美学价值评价 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景观工程 城市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
案例1 森林风景资源美学价值评价
森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技术 景观要素分解与美景度相关性建模 森林风景资源美学评价 森林风景资源评价技术规程
由农田、树篱;林地、公路、场院等有生命与无生 命成分构成的生态系统重复出现
各生态系统间存在能流与物流的流动,即生态系统 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整个农业景观大致处于相同的地貌单元以及受同一 气候的影响
各生态系统受到相似的自然与人为干扰
Forman将景观定义为“由一组相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 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案例1 森林风景资源美学价值评价
1.1 森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技术
景观照片获取-详细调查
• 调查因子包括密度(株/m2)、胸径(m)、地被覆盖度(%)、地被 高度(m)和小乔木高度(m)等
序号 1 2 3 4 5
样地类型 干旱河谷灌丛
阔叶林 针叶林 混交林
样方数量(个)
小地名
15
薛城镇小岐村、甘堡乡联合村、通化乡 甘溪村、通化乡院子村、桃坪乡桃坪村
1984年Z. Naveh(纳沃)认为:景观是自然,生态和地理的综合体,包括所有的 自然与人为格局和过程。
各个学者的表述虽然不同,但基本含义相近,都认为:地理学中的景观,应是客观 存在于地表,并具有一定结构的自然综合体。
(三)景观的生态学概念
Forman 在 研 究农业景观时 发现,景观中 的某些特征以 相似的形式出 现
景观生态学的科学地位
1、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学中的研究尺度位置
全球 区域 景观 群落(生态系统) 种群 个体
生物组织层次
全球生态学 区域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
生态学分支学科
森林 草地 湿地 滨海和荒漠景观 城市景观 乡村景观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理论 基础
综合生态学和地理学 形成“复合种群”、“等级理
论”、“空间格局”、“尺度 效应”等理论 融合结构、功能、格局与过程
研究
对象
土地评价与利用规划 土地管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保护区设计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 城市规划与设计 森林植被与水分运移
研究 应用
研究 方法
景观指数方法 不断发展;
Haber:为生物或人类所综合感知,而不考虑其单个成分的土地
肖笃宁:景观是由一个不同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特征的地理 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经 济、生态和美学多重价值。
Moss(1999)总结了景观特征:
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 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 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 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 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 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 对于无缺失但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同样采取删除处理 • 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采取不同的数据预处理
17
通化乡三岔沟、薛城镇小沟、杂谷脑镇 挡扎棚沟、古尔沟、米亚罗村、凉台沟
16
通化乡三岔沟、薛城镇小沟、杂谷脑镇 挡扎棚沟、米亚罗村、凉台沟
2
杂谷脑镇克曾村
砍伐迹地更新林
3凉台沟案例1 源自林风景资源美学价值评价1.1 森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技术
美景度数据获取
• 选取了林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进行 调查问卷及专家咨询方案设计,选取风景林区照片20张,调查400余人。采用心 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价10分制,数值越大,风景越美。
3、景观的原始含义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主要突出一种综合直 观的视觉感受。
拉萨郊区的河流、大桥、山地和雪山
拉萨附近的山地风积沙地及河中沙地
(二)景观的地理学概念
德国的现代地植物学家和自然地理学家Alexander von Hunboldt(洪堡德)认为 景观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将“景观”引入地理学中。
• 拍照时的注意事项
✓ 每张照片代表一个样地的林内特征 ✓ 本评价选择喜好度作为评价指标,按10分制记分 ✓ 每张照片进行编号 ✓ 每张照片的观看与评判时间控制在10秒钟 ✓ 首先将照片以1张5秒的投影速度让受测者浏览
案例1 森林风景资源美学价值评价 1.1 森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技术
数据预处理
• 通过对数据的初步观察,发现有些数据存在着缺失,对缺失的数据和与此 相关数据做删除处理
1939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特罗尔Troll提出景观生 态学landscape ecology这个名词。
研究大尺度空间格局与生态功能过程的关系及其发 展动态的科学,着重于大尺度时空异质性,并关注 人类活动的影响。
结合了地理学研究自然现象空间关系的“横向”方 法和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纵向”方法。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
提纲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案例与分析
一、景观及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的美学概念
1、Landscape最早见于“圣经”旧约全书
风景画面:是指人们放眼所映获的景色 自然风光:是指反映内陆地形地貌图象,如草原、森林、湖泊等; 地面形态:是指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地形组合等)
2、汉语中的“景观”含义丰富,表达为风景、景色、景致等, 表达观察者的感受
1971年,德国的C.Troll(特罗尔)将景观定义为“综合了地理圈、生物圈和智慧圈 的人为事物的人类生活空间的总空间和可见实体”。
1979年,佐诺费尔德指出,景观是指“…地球表面空间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水、 空气、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系统的复合体,并通过其外貌构成一个可 识别的实体。”
案例1 森林风景资源美学价值评价 1.1 森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技术
景观照片获取-实地拍照
• 尽量选择明朗、能见度高的天气拍摄 • 尽量在顺光条件下拍摄 • 以平视景为主 • 拍摄对象以一个坡面为主,避免过于复杂的地形变化 • 与拍摄对象的距离控制在50-500m之间 • 尽量选择最能反映景观特色的时间进行拍摄 • 拍摄过程中使用相同的相机和拍摄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