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题综合题1.(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0分)2.(2013高考题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9分)(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3.(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
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2013高考题浙江自选模块卷)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⑴-⑶题。
⑴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⑵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当你在山谷中遭遇泥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4分)。
⑶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4分)5.(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6.(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
(4分)7.(2012福建卷文综)【自然灾害与防治】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
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9分)(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6分)8.(2012上海卷地理)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1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⑴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4分)⑵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⑶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9.(2012山东卷文综)(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4分)(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6分)10.(2012海南卷地理)(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
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11.(2012新课标全国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6分)(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分)12.(2012安徽卷文综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干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1)描述图中两个I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10分)(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12分)13. (2011全国新课标卷)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14. (2011山东卷1) 31.【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2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15.(2011福建卷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
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图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9分)(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6分)16.( 2011 安徽卷 )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10分)(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10分)(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17.( 2011海南卷25)(10分)图11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18. (十七)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闸、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
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9.(10年福建卷文综第40题)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井分析原因。
(7分)(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8分)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42题)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21.(10年山东卷文综第31题)(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6分)22.(10年上海卷文综)(本题共14分)今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板块和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
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
(5).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6).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
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
列举两点。
23.(09年福建文综第40题)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堰塞湖是批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成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
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7分)(3)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8分)24.(09年山东文综第31题)(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