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肠梗阻X线诊断课件

小儿肠梗阻X线诊断课件

空肠:环形皱襞排列鱼肋样 回肠:无环形皱襞 结肠:结肠袋间隔
肠扭转:180º的奇倍数扭转肠异位
空肠右下腹 回肠左上腹
急腹症
基本病变X线表现
腹部异常气体
腹腔内气体
游离气体胃肠穿孔。透视于肝、胃泡与膈间隔间“新月形”气影 局限性气腹
器官内气体
门V、肠壁内、胆管内积气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胆肠漏等
根据部位分类
高位小肠梗阻 低位小肠梗阻 大肠梗阻
根据梗阻程度分类
完全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
常见急腹症
X线检查方法
透视 摄片 造影
肠梗阻2
常见急腹症
肠梗阻3
肠梗阻基本X线表现
肠腔扩张,积气积液
梗阻后3-4小时出现,6小时明显,若发病12小时还 没出现可排除
小肠肠腔>3cm,大肠肠腔>5cm,右半结肠>7cm, 称为肠腔扩张
暗适应要充分 了解病人是否排尿 了解病人发病时间 是否作过胃肠减压、清洁灌肠 是否应用解痉药等 透视或摄片前病人先坐15分钟或左侧卧位15分

急腹症
注意事项2
检查中
常规胸透 观察仔细、动作迅速、少动病人 摄片质量好、片子大、包括全 应有家属陪同,必要时临床医师陪同 休克病人先抢救,后检查
常见急腹症
单纯性小肠梗阻
定义
只有肠管通过障碍,无血液循环障碍
临床表现 X线表现
透视表现
沸腾征——液平面位置上下移动,表示梗阻以上肠曲蠕动亢进
肠腔扩张:连贯性横跨腹部一般以上 积气积液 阶梯状改变
常见急腹症
绞窄性小肠梗阻
定义
肠管通过及血液循环均障碍
临床表现
X线表现
常见急腹症
肠梗阻4
肠腔扩张立位表现
肠腔扩张的卧位表现
阶梯状液平,扩张肠袢呈 扩张肠袢呈连续性,具有
圆拱状,花环状
定位作用
气 柱 低 而 扁 , 液 面 超 过 6cm,表示肠道张力低, 液体多
气柱高而液面窄,表示肠 道张力高,液体少
空肠位于左上腹,环行皱 襞多
回肠位于中下腹偏右,环 行皱襞少
腹腔积液炎症、外伤、门V高压等
全腹密度、肠曲间隔 ,透视漂浮征
腹内肿块肿块在相邻充气肠曲对比下可显示
假肿瘤征:两端闭锁的绞窄肠段,闭袢内充满大量液体 畸胎瘤
腹内高密度影泌尿系结石、阑尾粪石、胆石、扭转卵巢畸胎瘤
腹壁异常: 腹脂线、腹壁软组织肿块
常见急腹症
胃肠穿孔1
病因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憩室穿 孔,溃疡型胃Ca,子宫破裂等。
急腹症
注意事项3
检查后 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立即告知临床 必要时共同讨论 有些病例必要时随访检查
急腹症
腹平片正常X线表现
腹部器官
腹壁与盆壁
肝脏:上缘右膈顶;外下缘 为肝角
脾:左膈顶融合,下极圆钝, 纵径12-14cm
肾:沿两侧腰大肌上部排列
腰大肌影 腹脂线 肾周脂肪线 骨性结构
梗阻端呈鸟嘴状
常见急腹症
麻痹性肠梗阻
定义
因腹膜炎、脓毒血症、严重脊柱外伤等肠麻痹
临床表现
X线表现
①胃肠道普遍均等性扩张 ②积气>积液,液面小而在同一平面
③无扩张的连续性大跨度肠腔 ④肠壁间隔增宽
⑤腹脂线消失
⑥透视下气液面固定
⑦膈升高,活动受限
临床
35~50岁占70%;男:女=15:1 症状:突发,剧烈腹痛呈刀割样 体征:板状腹
常见急腹症
胃肠穿孔2
直接征象
膈下游离气体,占75~90%
表现为新月状、线条状,半月状
常见急腹症
肠梗阻1
概述
凡是胃肠道因内在或外在的任何原因和肠道本身功能异常造成 肠道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者统称为肠梗阻
急腹症的X线诊断
急腹症
X线检查方法
包括穿孔、梗阻、出血、结石、外伤及腹膜炎等 X线检查方法:
透视:胸,腹部透视 摄片:仰卧、卧位水平投照、立位、左侧卧位水平 投照 造影:钡餐,碘液造影、钡或空气灌肠
此PPT下载可编辑
X线检查方法
急腹症
诊断原则
迅速 准确 简便 安全
急腹症
注意事项1
检查前
胃十二指肠、结肠:常有气 体,可显示内腔
小肠:成人不显,婴幼儿可 有积气而显示
胰、膀胱、子宫一般不显示
急腹症
基本病变X线表现
实质器官增大
肝、脾、肾等增大,境界清邻近器官受压移位
空腔器官积气、积液并扩大
急性胃扩张胃极度扩张 十二指肠降部梗阻“双泡征” 上腹部两个较大的
③小跨度卷曲肠袢,香蕉状、花瓣状、C字行、8字形
④小肠肠腔显著扩张征
⑤咖啡豆征
⑥长液平征 ⑦多液量征 ⑧腹水征
常见急腹症
乙状结肠扭转
腹部平片
卧位
巨大马蹄形肠袢征 肠腔扩张在10cm以上 三线征象
立位
见二宽大的液平面,且不在同一平面上
钡剂灌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