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3)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系统 是公路主枢纽优质服务的后勤保障,需要具 备较完善的维修设备和生活服务设施。
33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4)组织管理系统 是主枢纽的组织管理中心,具有运输市场管 理、组织多种方式联运、开展运输代理、主枢纽 内场站调度指挥以及其他主枢纽的卸掉配合职责。 公路主枢纽港站的设施包括:对外公路线路、 立体交叉桥、客运站、货场、停车场、保养基地 等。
26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2、港站基础设施及功能
1)水运基础设施及功能
港口水域设施:包括港池、锚池和航道。 港口陆上设施:铁路、道路、货物仓库与堆场,港口 机械、给排水和供电系统等。 航标:分为沿海航标和内河航标。沿海航标固定设施 有灯塔、灯桩和立标移动设施;内河航标主要有航行标 志、信号标志、专用标志三类。
交通枢纽 规划与设计
1
推荐参考书目:
1. 2. 3. 4. 5. 6. 7. 8. 9. 《铁路车站与枢纽》刘其斌,马桂贞主编 《港口规划与布置》洪承礼主编 《交通港站及枢纽》张超 李海鹰编 《公路运输场站设计》张三省编著 《港口规划与建设》于汝民主编 《交通港站及枢纽》胡列格编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陆化普等编 《道路运输组织学》邵振一等编著 《铁路货运组织》陈宜吉编著
21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1)水运特点 水路运输按航行的区域,大体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沿海、 远洋、内河运输三种。 主要特点:运输能力大、投资省、运输成本低、 运距长等。
22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2)铁路运输特点 运输能力大、受自然限制小,连续性强、运 输成本低、能耗低、直达性差、运距长等。
38
1.4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学科研究内容
学习研究本学科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联系地看问题、分析问题 如各项设备之间能力的综合平衡,各项设施的 能力、效率、投资的合理掌握等 ②要发展地看问题、分析问题 如布置图形的变化随运量的发展而变化
39
2)运输港站:一方面,运输港站是运输枢纽 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运输枢纽实现其 功能的载体;另一方面,运输枢纽是运输 港站的高级形式。
9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3、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功能 其基本功能是将一个或几个方向的各种运 输方式的客货流分散到其他运输方式或方向。
保证四种主流作业:直通作业、中转作业、 枢纽地方作业、城市对外联系作业。
29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3)编组站 是在铁路网上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和编组 作业,并设有比较完善吊车设备的车站,主要任 务是解编各类货物列车;组织和取送本地区车 流—小运转列车,供应列车动力,整备检修机车; 货车的日常技术保养等。
30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3)公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及功能 由客运公路主枢纽和货运公路主枢纽组成。 其运作包括: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2)各运输枢纽作业量迅速扩大 3)各港站吞吐量不断攀升
14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5、国外运输港站与枢纽发展趋势 ①大量高新技术及科研成果应用于运输港站与 枢纽建设、运营和管理。
②不断完善运输枢纽的规划、设计理念。
③注重运输枢纽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15
1.2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1、按地理位置划分
陆路运输港站与枢纽:内陆城市依托公路、铁路运 输,具有交通运输中转、换乘、换装等多种功能,北 京等。
滨海运输港站与枢纽:集中在沿海地带,以进行海 运为主的港站与枢纽,上海、大连等城市。
通航江河岸边运输港站与枢纽:依托国内大江、大 河等内河境岸,以内河水运配合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 工作,发挥港站与枢纽的作用,武汉、宜昌、南京等 16 城市。
1.2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2、按运输方式的组合形式划分
铁路—公路港站与枢纽:是我国运输枢纽的主要形式。
水路—公路港站与枢纽:一般水运为主,公路以集散 客货为主。 水路—铁路—公路运输港站与枢纽 综合运输港站与枢纽:是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 方向。
17
1.2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3、按承担客货运输业务的状况划分 中转港站与枢纽:以办理中转或直通客货运输 业务为主,地方运量较少。
半定型港站与枢纽:某大型枢纽的选址在一定程度上 依靠对象网络的结构特征和之外的社会经济因素。 全定型港站与枢纽:枢纽的位置全部或主要由对象网 络本身的特征、及其上的交通流量分布情况决定。
19
1.2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5、按交通运输干线与场站空间分布形态划分
终端式港站与枢纽:分布于陆上干线的尽端或陆地的 边缘处。
⑥港站各车场、库房等合理平纵断面,车站咽喉结构,各项 设备需要数量、能力计算等研究。
37
1.4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学科研究内容
2)进行港站与枢纽设计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① 保证必要运输能力。
②保证作业安全和人身安全。 ③要有全局观点。 ④注重投资效益,节省基建费用。 ⑤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 ⑥考虑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⑦应满足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各项要求。
伸长式港站与枢纽:干线从两端引入呈延长式布局。 辐射式港站与枢纽:各种干线可以从各个方向引入。 辐射环形港站与枢纽:由多条反射干线和将其连接起 来的环线构成。 辐射半环形港站与枢纽:分布于海河、湖岸边。
20
1.2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6、按运输枢纽的运输方式划分 单式运输枢纽:指同一种运输方式的主干线的 交叉点、分叉点或衔接点形成的运输枢纽,是为 某种运输方式自身设置的。 综合运输枢纽:是由两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组成 的主干线的交叉点、分叉点或衔接点形成的运输 枢纽,是为各种运输服务所设置的。
7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运输枢纽:是连接两段运输过程的平台和纽带, 是进行一体化运输组织的关键,是建设在某一 地区为客货运输在不同环节中的衔接和中转乘 (装)服务的基础设施。 交通枢纽是交通网络布局建设后形成的区 位条件,而运输枢纽是为满足客货运输作业需 要建设的基础设施。
8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4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其它定义:运输枢纽是两种以上干线运输 方式衔接地区或者几条运输线路的交汇处, 同时承担一种或几种运输方式的枢纽功能, 是由一个或几个运输站场及若干交通设施 组成的综合整体,是交通运输的生产组织 基地。
5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归纳为: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运 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或者由两 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在此处相衔接,具 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 务以及其他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36
1.4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学科研究内容
1)研究重点
① 综合运输枢纽与运输网络布局协调理论和方法研究。
②综合运输枢纽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理论和方法研究。 ③综合运输枢纽中各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理论和方法研究。 ④综合运输枢纽站点合理布局及分工理论和方法研究。 ⑤港站各项设施合理规模、合理作业流程、合理布局研究。
10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4、我国运输港站与枢纽发展现状 1)运输网络的完善促进了运输枢纽的形成与 港站的发展。
11
12
五纵:同江--三亚、北京-福州、北京--珠海、二连浩特-河口、重庆-湛江 七横:连运港--霍尔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丽、绥芬河-满洲里 13 丹东-拉萨、青岛-银川、衡阳-昆明
地方性港站与枢纽:以办理地方作业为主,中 转运输量较少。 混合性港站与枢纽:有大量地方业务,同时还 办理相当数量的直通客货运输业务。
18
1.2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4、按运输港站与枢纽的位置特性划分
已定型港站与枢纽:指该类港站与枢纽依附已建成的 较大建筑实体或地理实体存在,其位置由该点所具有的 经济、社会特性所确定,或由本运输港站与枢纽相衔接 的规模更大的枢纽港站确定。
23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3)公路运输特点 机动灵活、投资少、运输能力小、成本高等。
24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4)航空运输特点 速度快、机动性好、能耗大、运输能力小、 成本高、技术复杂等。
25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5)管道运输特点 运输量大、占地少、运费低、能耗小、安全 可靠、无污染、成本低、专用性强等。
2
绪论
一、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二、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三、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四、运输港站与枢纽学科研究内容
3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1、运输枢纽的概念 《城市交通枢纽的发展》中的定义:运输 枢纽是国家统一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决定 着路网相邻路径的运输特点,是由若干种 运输所连接的固定设备(构造物)和活动 设备(载运工具、装卸机械)等组成的一 个整体,共同完成货物及旅客运输的中转 与地方作业。
6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2、运输枢纽、交通枢纽与运输港站的区别 1)交通枢纽:是指某一地区有多条交通线路 通过或连接而形成交通网络的节点,强调的是 交通网络的连接和线路的交汇,满足交通流的 方向性要求。 交通枢纽是交通网络布局建设后形成的区 位条件,而运输枢纽是为满足客货运输作业需 要建设的基础设施。
27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2)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及功能 (1)中间站 为提高铁路区段通过能力,保证行车安全和 为沿线城乡及工农业生产服务而设的车站。主要 任务是办理列车会让、越行和客货运业务。
28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2)区段站 多设在中等城市和铁路网上牵引区段分界处。 主要任务是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进行机车 的更换或机车乘务组的换班以及解体,编组区段 列车和摘挂列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