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生物安全讲稿

实验室生物安全讲稿


实验室感染性微生物分类
我们实验室常用微生物的分类
• 危险度一级:大部分本实验室常用及保
存菌株
• 危险度二级:少数,如Klebsiella
pneumoniae,Mycobacterium goodii等 (ATCC)
• 危险度三级Leabharlann 无 • 危险度四级:无实验室安全水平分类
我们实验室属于:基础实验室—一级和二级水平
• 容器:
‥ 尽可能使用塑料制品盛放有毒物或感染物,并有
密封性良好的盖子或塞子,外部不能有残留物
‥ 必须正确粘贴标签,尽量备有使用说明 ‥ 运送或传递时应由二级包装,并及时清洁消毒 ‥ 打开有潜在威胁的容器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 离心机
‥ 机械牢固性 ‥ 操作手册 ‥ 放置高度:离心机内部可见 ‥ 离心杯:最好为塑料,厚壁,盖紧,平衡,液面(固定角度转子) ‥ 每日清理、检查,转子倒置
‥保护:减少暴露时间,增大距离,隔离辐射源,尽量
采取取代方法,采取屏蔽措施,做好标识
应急措施
• 自然灾害防备 • 明确事故原因,地点,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明
确危险个体和人群,列出治疗单位,供应应急物 品
• 及时清理意外暴露 • 紧急撤离人员 • 暴露和受伤人员的医疗监护和临床处理 • 事故后的继续操作
取应急措施,并向管理人员报告
• 应对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状况有明确的认识和防护
实验区管理和日常维护
• 实验区应保持清洁,实验用品整齐有序,及时处理废弃物 • 每日实验结束时应认真清理实验台 • 实验室管理员应制定实验室安全标准或计划 •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检查 • 及时预防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 • 实验室布局应考虑到空间,耐腐蚀性和坚固性,照明,实
• 噪声
‥长期受到过度噪声影响对人体是一种隐患 ‥噪声产生设备要进行适当隔离 ‥自我保护
•水
‥节约用水,每天实验完毕后检查 ‥定期检查供水和排水管道 ‥污水及时处理,切勿堆放,尤其是处理后的菌液!
• 电离辐射(放射性元素、紫外线)
‥不良影响:致癌,皮肤损伤,脱发,贫血,胃肠系统
损伤,白内障等;造成染色体损害和基因突变,对生 殖能力造成损害,致畸作用
隔离观察受污染人员,消除明火,做好标 识
公共设施安全
• 火、电
‥ 灾害原因:超负荷用电,电器损坏,电器安置不
合理,使用不当,明火,易燃易爆品保存处理不 当,通风不好,没有定期检查和清理
‥ 预防措施:灭火器的配置和培训;进行应急培训;
设置火警标志,安全通道标志;电器使用培训, 用电标识和定期检查,漏电保护设备和断路器, 接地!
用品
‥ 不能按字母顺序存放 ‥ 易燃易爆或不相容化学品应小心存放 ‥ 药品的避光,防潮 ‥ 压缩、液化气体:固定,运输,标识,避光避

有毒物溢出处理
• 冷静并及时处理! • 处理时必须身着防护服(避免吸入) • 处理工具:铲子和簸箕,抹布和纸,“消
毒”用化学药品
• 处理措施:通知责任人,疏散闲杂人员,
物后必须丢弃,以免造成混乱和污染;
• 防护设备
‥ 实验服 ‥ 围裙 ‥ 口罩 ‥ 防毒面具、护目镜、面罩 ‥ 手套:一次性手套使用时避免接触身体,用完后必须
及时丢弃,需要重复使用的手套必须正确冲洗、摘除、 清洁并消毒
‥ 换下防护设备离开实验区之前要彻底洗手 ‥ 做好防护设备的清洁工作!
技术操作:避免人为失误、操作不当
• 超声波
‥ 听力保护 ‥ 尽量使用塑料器皿
• 冰箱
‥ 定期除霜和清洁整理! ‥ 物品清单,注明标签, ‥ 切勿存放易燃物品!
• 消毒与清洁
‥ 洗手:搓洗至少十秒钟;酒精擦手 ‥ 高压灭菌: 1、134℃、3min
2、126℃、10min
3、121℃、15min
4、115℃、25min
‥ 高压灭菌注意:良好培训,日常维护,灭菌物
照射等,须戴面具,口罩等
• 任何易挥发性有毒物或易形成气溶胶的
操作均应在通风处内操作
基础实验室水平操作规范(关于我 们)
• 实验室必须穿着实验服 • 严禁在实验区域进行生活活动(口含东西)及放置生
活用品或将实验室用品带至生活区
• 实验区应尽可能减少裸露皮肤 • 严禁实验用品入口、入鼻,尽量避免外伤 • 污染物排放或丢弃前必须经过处理 • 出现意外事故,如溢出,感染性物质暴露等应立即采
验微生物,试剂,防火,供水,治安安全等各方面因素, 并应提供生活活动区及急救设备
• 各种实验用品、废弃物必须按照毒性不同进行分类标记
设备和技术操作
• 移液辅助器
‥ 减少口吸使用移液管:棉花塞过紧或过

‥ 使用移液器动作要和缓 ‥ 尽量不要使用有故障或潜在故障的移液
器,并及时修理
‥ 一次性枪尖在吸取有毒物,感染性微生
各种事故处理
• 外伤:脱下防护服,清理受伤部位,适
当消毒和医疗处理
• 食入:立即进行医疗处理,必要时火速
赶往医院
• 气体释放:撤离人员,通知责任人,通
风,医疗处理暴露人员,一定时间内严 禁进入!张贴禁入标志,处理污染时一 定要穿防护服和呼吸保护措施
• 液体溢出:用吸水纸覆盖或加入消毒剂

危害性化学品
• 暴露途径:吸入,接触,食入,针刺,外伤 • 毒性作用:损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
统,神经系统;致癌性及致畸性
• 爆炸性化学品:碰撞不稳定(NaN3),干燥不
稳定(乙醚),加热不稳定(苦味酸)
• 压缩及液化气体
危害性化学品操作
• 存放:
‥ 大量药品存放于指定存放室,实验室仅有日常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目的
• 生物安全对于我们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
系到我们大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有必要对生物安全,主要是微生物,有一个详细
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 务必要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
未然。
• 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和高效
的工作环境。
主要内容
• 实验室安全标准及分类 • 实验室设备和技术安全 •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 • 实验室公共安全 • 应急措施和急救
典型的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
典型的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
基础实验室水平操作规范(关于
我们)
• 处理危险级别高的微生物时: ‥ 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

‥ 未批准人员不得进入
• 进行毒性或有感染性的试剂或样品时,
应佩戴手套,并对手套进行及时处理和 洗手
• 若有易形成气溶胶,易泼溅,或紫外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