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怎样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怎样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作者:代文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把握好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按大纲规定进行作文教学。

《大纲》要求低年级: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不拘形式,自己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大纲》要求中、高年级: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以及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其次,作文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留心生活,感悟生活,认识事物,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要转变观念打破以往陈旧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对作文不感到厌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自主自愿的写作。

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教学生把作文写具体:一、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要求学生把课外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

观察人物时要提醒学生,不光注重他的五官衣着,更要留心他的神态、动作、语言,他说了哪些话,做了哪些事,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说和做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你对他的所做有什么看法?观察事物要抓住它的特征。

如:“花”,抓住它开放时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的颜色和气味等。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定时抽查学生的观察日记本,对其中写得生动、具体的片段,适当进行点评。

二、指导学生描写细节“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写作时抓住“细节”才能使人物生动形象的再现。

描述“细节”时教师要作具体安排、细微引导。

例如;一天早晨我从讲台上走下去,把教室的日光灯关掉了,我就让学生观察这个细节然后口述。

当提问时第一个学生回答,“老师把灯了。

”对他的回答我表示肯定。

然后指出这句话不够具体,没有把老师的动作、神态以及灯灭后的情景表达清楚。

接着我又做了一次示范.这次同学观察到的内容就丰富了。

描述起来也就具体得多了。

有的学生把老师开灯时的神态、动作描述出来不算还把日光灯是怎样灭的以及灯灭后教室里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如:“老师笑眯眯地走下讲台,慢步来到开关前,伸出手轻轻地按了一下开关,只听‘嗒’的一声,日光灯灭了,顿时教室里比以前昏暗了许多。

”这样学生就把要描述的内容生动具体地写下来了。

三、经常进行扩句练习扩写能把所要表达的事物形象的展示给读者。

例如:“同学走进学校。

”按扩句的要求,应在同学们前边加上一个词。

但我要求学生再进行一些联想,力求把同学们走进学校的情景描述得更加具体。

向学生提示:哪个班的同学,怎样走进学校。

如:三年级的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学校。

这样学生就纷纷把自己脑海里闪现的一幕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

总之要让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教师要做学生的有心人。

对学生的要求和指导要做到经常性,也要灵活多样。

这样才能使学生把作文写的形象、生动、具体、有序。

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在口语交际时要指导他们说得生动有趣。

有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

有的学生是因为胆小,开始是不敢说,时间久了就变成不会说了,针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要经常和他们交流,克服他们的惧怕心理;老师还要鼓励他们多和其他同学在一起玩耍,加强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到有话可说。

有些学生是语言表达能力确实差,他们不知道说些什么,只会非常简单、直白地表达,针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要指导他们学会说话,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指导他们多读课外书,要让这些学生有话说,会说话。

老师要告诉学生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效果会有很大的区别,要指导学生尽量把句子说得生动有趣,说的时候能够吸引人,写下来才可能吸引人。

第二,平时在课堂上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谴词造句,用句子描述一个事物时要做到准确、完整、丰富。

例如,老师经常要对学生进行扩写句子的训练,句子变换的训练,不同语气句子的训练,让学生用最准确,最生动的句子来描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第三,老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得越细,描述得就会越清楚。

有一个学生特别喜欢小昆虫,平时阅读了大量关于昆虫的书,而且平时也特别爱观察这些小昆虫。

有一次,他在家里的看见了一个像小树枝一样的东西,正准备把它拿走丢掉,它却突然跳开了,他非常欣喜,就趴在那儿观察,观察小虫子的形态,颜色,跳跃,捕食,直到小虫子最后从窗口跳出去。

他又迅速翻出他的百科全书,查找相关的内容,接着他连忙将观察到的内容详尽地记录下来,进行修改。

后来,我将这篇作文发到楚天都市报,还登了出来。

有一次中午放学后,班上有三个学生走到半路上看见一群蚂蚁往洞里搬食物,他们就趴在地上观察,一直到下午快要上课了,被他们的家长找到才发觉他们已经在地上趴了将近两个小时了。

后来,这三个学生写的蚂蚁搬食物的作文都很好,有一个学生的作文还登上了报纸哩。

第四,鼓励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如果作文中用上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句子就会显得生动。

孩子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作为老师,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学生的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最强的。

我在教学课文、古诗时,经常会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想象课文和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那种意境。

作文教学时,就更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了,不要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直白地表达,如学生写动物,可以把动物当作人来写,赋予这些小动物人的品性,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会让人感受到学生和小动物之间感情深,感受孩子对小动物的关爱。

学生写垂柳,就不要直白地写“小河边有一排弯弯的柳树”,可以想象这棵柳树是一个小姑娘,长长的柳枝是她的长发,柳枝在风中摇摆,可以想象成是小姑娘在梳理自己的一头秀发,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生动多了。

第五,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针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例如,学生写人物外貌时是这样描述的:“他有一头黑色的头发,一对眉毛下面有一双眼睛,不高不矮的鼻子下面有一张嘴巴。

”老师提示:抓住人物外貌中最有特点的地方细写。

学生修改:“他的头发黑黑的,粗粗的,还隐约透出一些光泽,浓浓的眉毛下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一样,小小的嘴巴旁边挂着一颗黑痣,显得非常俏皮的样子。

”有个学生写校园时,这样写操场边的一棵树:“操场边有一棵很大的树。

”老师提示:你再到操场边看看这棵树吧!学生看后修改:“学校操场边有一棵梧桐树,这棵树真粗啊!我张开双臂还不能完全把它抱住。

这棵树真高啊!它的树梢比我们的教学楼还高哩。

这棵树的枝叶真茂密啊!它形成的树阴可以让我们整个班的同学在树底下上体育课,还晒不到太阳咧。

”作者:唐国政邓淑君赵淑珍作文要“有具体内容”,这是《大纲》对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小学作文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通病。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一、勤于观察,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材料就越充足,文章的内容才会越具体。

学生写作的直接材料是亲自观察、体验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生活表象。

常言道:近水知鱼情,靠山知鸟音。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智慧的眼睛,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因此,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界这部无字书。

具体说,在观察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观察范围。

观察的对象十分广泛,小学生主要应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观察图,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二是观察事物,有静止事物、活动事物或植物、动物;三是观察生活,有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2.观察要全面细致。

对静止的事物,构成它的各个部分要看全,每一部分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要看细;对变化的事物,整个过程要看全,每个发展阶段要看细。

只有全面细致地观化;“跳伞”着重写了跳前和跳时的心理活动的变化。

这样写不仅条理清楚,而且具体生动,真实可信。

写景的文章,主要是要让学生掌季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具体来写的,即从大小、形状、色彩、静态与动态等方面,怎样进行细致描写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可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是按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写出它的美丽的。

状物的文章,包括描写动物、植物等类型。

教学这类文章,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把事物的特征反映出来的。

如:《松鼠》一课中,作者对松鼠外形的描写:“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由于作者抓住松鼠面孔的大小,眼睛的神情,毛的颜色,尾巴的样子描写,因而具体写出了松鼠的美丽可爱。

以上主要是从描写对象的角度,谈了帮助学生如何掌握写具体的一般方法。

此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写具体的方法。

例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反面衬托这些表现手法,也应结合具体课文让学生掌握。

四、设计练习,突破难点。

教师应当把观察、阅读和习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教会学生掌握与运用写具体的一些基本方法。

阅读中主要是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习作训练就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把观察的材料写具体。

做到观察得素材,读中学知识,写中化能力。

为了让学生学会把内容写具体,可以设计一些内容比较空洞的句子、段落和短文,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扩写训练。

例如“清晨,我看见老人们在跳舞”一句的扩写,可启发学生思考:清晨的天气怎样?是什么样的老人们?在什么地方跳舞?跳舞时的姿势怎样?等等。

想清这些问题,就可以把上面这句话表达具体了。

当学生扩写句子的基本功过关后,可指导学生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写具体。

进入高年级后,可让学生扩写短文。

五、联系实际,改革命题。

作文命题脱离学生实际,是目前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作文命题一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二是要有新意,不落俗套,能吸引人,容易引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

其形式有:选择题(即提供训练要求和范围相类似的一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半命题(如:我喜欢......,......真有趣);范围命题(即教师提出一个习作的范围,如:记暑假中的一件事);自由命题(如:学游泳、夏令营等),情境题(即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根据这个情境写作文)。

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就会写出内容具体,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要先教孩子学会对身边的人、事、物的观察,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进行,同时要教孩子学会思考和提炼,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用符合孩子特点的语言组织成文。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的,不要急功近利,而要讲究方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持之以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