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远见:上海巨人的脚步》观后感
我们观看了《城市的远见:上海巨人的脚步》,这部片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彩多姿,年轻前卫却又堕落妩媚,浪漫时髦却又现实庸俗的中国城市。
上海的一切,带给我无限的感叹与向往。
上海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整个中国来讲,上海在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通过长江把整个中国的内地连起来,也可以把中国的沿海连起来,经过黄浦江、苏州河它也可以跟中国的东南沿海最富饶的地区连起来。
所以,在十九世纪,英法等国纷纷在上海这个位置优越的地方设置租界。
上海成了欧洲资本家在亚洲的桥头堡。
短短几十年间,黄浦江边的外滩成为远东的华尔街,欧洲、美国都到这里设立企业总部,上海与纽约、伦敦及东京并列为国际大都会,万商云集。
二十世纪,一次大战结束后,中国的民族资本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亚东各大公司银行总部或者分部都搬到了上海,商业大楼更是层出不穷,于是南京路附近形成了一个非常繁华的局面,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十里洋场。
这里也是上海经济、旅游的中心,上海城市的中心。
上海的历史令它未来的发展有个很好的基础。
上海受西方现代城市的市场经济与城市管理体制的影响,持续现代化的运行、生活方式与工作节奏,上海人已经很容易接受,这也使城市发展得到了微妙的帮助。
而上海很多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充满了竞争,人们都很努力勤奋。
这两点是上海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别之处。
上海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城市,它保留的许多当年英法建筑的痕迹。
这是来自世界的城市建筑风格。
法租界继承了巴黎的传统,道路两侧遍植梧桐树,这是法国特有的林荫大道,宁静悠闲,富有情趣。
宁静的住宅区,一律绿树白墙,更显清幽。
如果说英租界透露了精明的生意眼光,那么法租界透露的则是精致的生活品味。
可叹的是,上海融合了别国的建筑风格,却不会显得突兀,反而会让人觉得很柔和,这也是上海的另一种多采吧。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虹桥开发区,这也是上海改革开放后最早实施的土地开发案所在地。
这个试点彻底颠覆了原来共产主义式的房地产无价值的观念,上海的城市面貌从此改变。
虹桥地区在短短十年间,变成一个外资企业集中的地区,国际观光饭店‘企业总部与购物中心,集结成一个高水准的商业中心,是上海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成型的大规模开发区。
虹桥的开发成功,在上海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后,更多的外资涌入上海,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崭新动力。
我以前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外资总是要投给上海,现在似乎是理解了。
上海展现出了它的生命力与发展力。
这是很重要的。
一个城市要发展建设,需要建更多可以为人们,为城市生活和经济服务的设施。
而大型城市所具备的各种生活设施都成为了外资的商
机。
上海就具备了这种商机,引得外资涌入实现城市进一步发展,而城市发展又会带动更多资金的涌入,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这是属于一个城市的智慧。
上海的发展中新建了数量庞大的国际饭店,提供了三万间客房,完成了好几个像虹桥这样的大型开发区,占地几百公顷,同时还盖了可供三百多万人居住的住宅。
据近期的一组数据表明,上海八层楼以上的高层建筑大概二千四百多栋,平均每栋按一万平方米算的话,高层建筑就有二千四百万平方米。
大规模的建筑,导致了人潮和车流的增加,交通成了问题。
上海不可思议的在城市上方架设了申字形的高架路网,使得交通顺畅。
更可贵的是上海的高架道路并没有破坏城市的景观,而是成为了上海进步的象征。
城市增加了速度感,与上海的城市特点融洽的结合,也符合上海人全速向前冲刺的共同心境。
这又是一个上海巨人的奇迹。
上海,带给我们太多的奇迹,无论是交通建设,文化融合还是城市的快速发展。
我通过上海的城市发展,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城市经济的卓越,更感受到了人的努力与决心。
城市的建设与人的决心密不可分,只有人也努力的配合城市的发展,城市才会犹如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