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读后感

毛概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颇有感触。

1930年1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四围白色政权中的小块红色区域”,毛泽东同志撰文指出了"中国革命不仅必然会迎来高潮,而且很快会走向高潮",纠正了部分同志对中国革命形势的错误估量,指引了全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群众争取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本文为全国人民指引了黎明的曙光。

其中明确指出方针路线:“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

”并指明一味单纯的四处游击是错误的,没有出路的,是消极的,是对中国当时形式没有正确的认识的——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

强调“主力红军多不是本地人,和地方赤卫队来历不同。

分小则领导不健全,恶劣环境应付不来,容易失败。

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愈是恶劣环境,队伍愈须集中,领导者愈须坚决奋斗,方能团结内部,应付敌人。

只有在好的环境里才好分兵游击,领导者也不如在恶劣环境时的刻不能离。

”指出中共红军主力迫切需要一个根据地的情况。

而后对中国当时形势进行了详细的剖解,通过四点概括了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与反动统治阶级的“弱”,部分党内成员对党的前景的消极悲观思想,对反动统治阶级力量的夸大认识和对其内部矛盾的忽视,中国当时军阀混战和工人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

由简入深的分析了当时的各个阶级的情况以及中国当前形势。

后又由两封写给中共中央的信中,详细的分析了当时中共自身的情况以及中共周围的形势,并积极鼓励大家不要消极看待党的前景,要理性的认识到当时困境中出路和机遇,并借由敌我双方的详细的兵力部署对比以及对消极的中共通告进行详细分析解说,意在帮助党清晰的认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并借由正确的道路路线发展党的力量——'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

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

''很短的时间,很好的方法,发动很大的群众。

'这种战术正如打网,要随时打开,又要随时收拢。

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付敌人。

这不仅是一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讨论,更是提出党中央未来路线方针。

表现出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思想的强烈肯定,坚定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为党指引了胜利的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