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现象一
某台区线损率连续数月异常增大,同时相邻的台区的线损率明显较低甚至出线负值,台区之间线损率呈现“此消彼长”互补的现象。
异常原因:台区内公用变压器与所供用户不对应(变户关系不准确)
此现象常发生在台区技改施工后,原因主要是:配变台区现场“变与户”对应关系不清晰。
由于现城市台区低压线路多数采用地埋电缆,线路走向比较隐蔽,而老台区原电缆因故未挂标识牌或没有更新标识牌,一旦新增公用变压器各分表需要变更台区,容易因原始资料不全或电缆标识不清晰,没有正确区分配电变压器与户表的隶属关系。
营销系统未及时根据实际“变与户”变动而更新相应信息,使营销系统保存的“变与户”对应资料与实际不符,造成线损统计出线偏差。
解决方法:对线损异常台区开展“变与户”对应关系的检查与核对。
调用营销系统台区用户信息资料与原始资料核对,现场实际采样核对,在营销系统内根据现场采样结果进行更改用户信息。
也可根据线路走向或地下电缆标识牌的指示逐一排查,必要时也可通过“停电法”加以识别。
现场核对确认后,及时做好记录,正确无误录入营销系统,切实做好台区基础资料的管理工作。
异常现象二
台区某时段内线损变化幅度大,线损率总体不稳定,异常波动频繁发生
异常原因:人为因素造成,通常是少数抄表员不按规定在抄表时间内到现场抄表,而是估抄或者托人代抄,或者虽到现场但出现漏抄、错抄,甚至抄“人情表”。
此外,每次抄表顺序未保持一致,公用变压器低压侧总表与其对应的各分表抄表时间不同步,数据录入过程中出线差错等。
总之,线损率波动大的原因基本可定为抄表不到位。
解决办法:严格考核台区各分表的抄表率是否达到100%,逐个核对各分表的数据,检查是否有用电剧变用户,确认在抄表中没有出现漏抄、错抄、估抄现象;复核营销系统数据,杜绝漏录、错录。
加强抄表员的工作责任心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开展技能培训、技能比武活动,提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细化、量化考核抄表质量。
异常现象三
台区内原线损率长期正常稳定,短时间内线损率出线较大幅度的变化,随后较长时期内在某一数值附近徘徊。
异常原因:公用台变总表、分表、电流互感器错误接线或故障。
除“变与户”不对应和抄表质量底下原因外,引发短时间内线损率较大幅度升高或下降的原因还有很多。
常见的有:季节性用电及临时用电、追补电量、用户窃电、公用台变总表与分表及电流互感器错误接线或故障、表计及电流互感器更换后用电量没有进去台区线损报表统计等。
实际工作中以公用变压器低压总表、因电流互感器错误接线或故障造成计量不正确最常见。
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是因负荷上涨电流互感器配置欠合理所引发的计量不准。
解决方法:应检查一下几个方面:是否有临时、紧急用电电量未计入的台区,是否存在窃电现象,抄表是否到位,台区内用户供电线路三相是否平衡。
若线损率大幅度下降,应检查是否有临时追补性电量及囤积电量计入。
上述原因排除后,可根据“较长时期徘徊在某一值附近”的现象,重点检查公用变压器和用户的表
计与电流互感器运行情况,表计、电流互感器接线有无错误和故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表计、电流互感器轮换后的两三个月会引起台区线损较大的幅度波动,通常表计全部轮换约一个月后,台区线损才能恢复稳定。
这类正常原因的线损波动有别于其他原因的线损波动,查找时应仔细鉴别。
台区表计有效管理:建立完备的用户表计档案,保留完整的换表记录及故障表登记;定期检查总表和用户工作状态,排除可能发生的TA、表计接线错误;推广使用性能先进的电能表,加快高耗能表计的更换,严防内外勾结窃电;坚持台区巡视,尽早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