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的教育故事
作为人来讲,谁也没有“高人一等” 的权利,更没有“低人一等”的必要。 人人生而平等是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时 代的基本特征,如果从语文的角度“咬 文嚼字”,“高人一等”和“低人一等” 者都不能算是“人”了。正是从这个意 义上说,我们教师是从事“育人”工作 的,谁也没有权利将学生排除在处于平 等的“人”的范畴之外。
《谢冕,笑开春天的长者》 谢冕先生来信
我觉得对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 一定要坚持,不要在乎别人怎么反 对。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勇 于坚守自己才智的阵地。有时真理 也会掌握在我们这些‘小人物’的 手里。正所谓“是故无贵无贱,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故事五: 与学生的简单对话 让我明白了学生的所求
我们还利用2012年整个暑假,组织 10余名骨干教师精心编写了30余种校本 教材,这期间,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承 担者,我集策划、编写、排版、终校、 封面设计于一身,30来个日日夜夜,每 天工作时间达17个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基本上都不足5个小时,既保证了所有校 本教材开学之初印刷完毕供学生选修, 又为学校节省了近3万元的排版和设计费 用。
虽然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加以改 变,要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具体要求,但学 习活动设计应该是知识巩固和思维活动相辅相 成的,决不能摒弃对文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因 为如果学生没有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那么语 文课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丧失了它的学科性质和 基本功能,这也与新课标“知识能力”的目标 要求相违背的。所以我认为学习活动设计第一 个活动应该立足于对文本基础知识的学习,第 二个活动应该是结合文本对相关问题的交流与 探究,第三个活动应该是有一定开放性的,便 于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个性张扬。
故事六: 成了“特级教师” 依然坚守在钟爱的语文讲台上
在科技创新方面,利用正常的教学工作闲 暇,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对师生进行科技创新 讲座,从2011年9月至今,先后为本校3100多 名师生做过六场专题报告,并为部分兄弟学校 的近500名学生做了3场,并且我们学校的学生 创意作品完全有我们学校的老师进行筛选、查 新、修改、提升,最后送交有关部分帮助申请 专利,迄今为止我校的师生优秀创意作品已有 203件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仅此一项,就为学校和师生节约报告费和专利 审阅费5万元以上。
谢谢大家!
本来,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合作 关系。虽然几千年来的所谓“师道尊严”早已被 新型的师生关系理念所替代,可现实是我们有不 少教师仍然固守着这一条禁锢了中国教育几千年 的精神枷锁舍不得丢弃。总觉得我们在学生面前 理所应当地要摆出一出高高在上甚至不可一世的 态势,要不然,就会在学生面前失去本应有地位 和尊严,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和管理都会百害而无 一益。我们在平日的交流中也总是说师生平等, 但事实上我们无论是从意念上还是从行动上都没 有真正做到师生平等。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说过:爱自 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是神。我知道, 我们都不可能成为教育界的“神”,那么 我们就只好做一个平凡的“人”,但我们 这些“人”就因为自己所肩负的工作和对 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那就必须在爱自己孩 子的同时也关心别人的孩子,疼爱别人的 孩子。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成为一名真 正的教师,一位大写的“人”。
指导的文学社团活动成绩斐然,仅仅两 年的时间,我们与孙秀才、孙保忠、司兴江 等老师一道编辑出版文学社团报12期,刊发 师生作品100余篇,其中60余篇被省级以上报 刊发表;另有300余篇在县级以上作文大赛中 获得高层次奖励,其中在团中央学校部等部 门组织的“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中就有197篇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成为令 组委会刮目相看的优秀作文教学示范单位。
阳信一中 董宝礼
故事一:做好人生规划使我坚定了 对教育目标的追求
故事二:背着贫穷读书才能更好的 充实自我
故事三:为能立足我艰辛地走在教 育教学的荆棘路上
故事四:执着坚持让我对自己的能 力充满信心
故事五: 与学生的简单对话让我明 白了学生的所求
故事六:成了“特级教师”依然坚 守在钟爱的语文讲台上
2
故事四: 执着坚持 让我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我还在外出学习的基础上,创 办了校刊《阳信一中教科研》,每 季一期,从稿件搜集整理,教师来 稿修改,排版、终校到封面设计, 绝大多数工作都有我亲自完成。
教育虽不是雄Leabharlann 漫道,但 其中的艰辛也是尽人皆知的, 但我有理由相信,只要钟爱这 一神圣的事业,只要坚守自己 的神圣讲台,就一定会不断发 展自己,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