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与预防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与预防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与预防

10造价刘尊岩20100702129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因其实体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决定了建设工程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不

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矛盾和纠纷。分析各种纠纷产生原因,对妥善解决施工合同的纠纷,找出

预防合同纠纷的对策,注重合同纠纷的事前化解,使参建各方合理规避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字: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原因对策事前化解

1 合同纠纷的原因

1.1 纠纷的成因

目前常见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合同主体的不符合要求。建设工程合同主体一般只能是法人。《招标投标法》规定,承包人必须具备法人资格,而且应当具备吸纳供应的从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资质。无营业执照或无承包资质的单位不能作为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只有具有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有相应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相应的经济义务。但是,依法成立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范围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超越法律规定或认可的范围的经济法律关系不再具有经济法律关心主体资格,不受国家强制力保护。资质等级低的单位不能越级承包建设工程。但由于建筑市场管理尚不规范,以联营、承包、挂靠等形式使一些不具备相应建筑资质的企业、无建筑资质的企业甚至一些自然人也成为施工方。建筑功能工程质量关乎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乃至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确保城市规划的实施,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作出了一系列强制性和禁止性规定。司法实践中,违反规定的合同都将被确认为无效。施工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原则上不应依据合同约定确认工程价款。

1.2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经济合同的多样性导致相关的合同诈骗犯罪的犯罪手段、方式等也各不相同。在对合同纠纷与诈骗犯罪界限区分时,应当结合不同种类经济合同的特点予以细化考察。在司法实践中,两者容易被混淆。对于区分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对于认定的关键通常有三种观点:(1)客观论:认为只要行为人在客观上采取了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与对方签订了经济合同,同时非法地占有了对方的财物,就构成合同诈骗。(2)履约能力论:认为签订合同时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是区分两者的关键。(3)主观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这三种观点都过于片面和绝对,更多情况下是结合三个方面来综合考量。

2 合同纠纷的类型与解决方式

2.1 合同纠纷的类型

2.1.1 建筑工程质量纠纷

建筑工程建成后工程质量达不到合同要求,或达不到设计功能使用要求,是一种常见的纠纷。而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很多,其中由发包人的原因,也有承包人的原因。因此,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必须分清责任,特别是在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之后,更要明确责任。2.1.2 工期纠纷

承包人因受建设环境的影响,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完成工程的建设任务,给甲、乙双方造成经济损失,也是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的一种常见纠纷。

2.1.3 工程价款及结算纠纷

由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变更,导致了工程实际造价高于合同造价。这种纠纷往往是由于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而引起变更,承包人无法在原合同约定的价款内完成工程建设,而向发包人要求补偿,或发包人以正当或不正当的理由拒绝补偿而引起的纠纷;也有发包人由于资金筹措不到位,拖欠或拒付工程款而引起纠纷。工程结算纠纷包括计价方法、工程量和材料价款大幅上涨引起纠纷等。

2.1.4 工程分包引起的纠纷

这种纠纷往往是由于承包商在没有征得发包方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了工程分包,导致甲、乙双方产生纠纷。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纠纷也是近年来施工企业遇到较多的法律纠纷,承包人将部分工程分包给第三人承担,由于分包人管理不力或技术、施工能力不足等,质量、工期等达不到分包合同的约定要求,就可能导致纠纷。特别是工程价款纠纷,是承包人与分包人之间最容易发生的纠纷。

2.1.5 工程量确认引起的纠纷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一种情形,工程师口头同意进行某项工程的修建,但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未能及时提供签证。对于这部分工程量的确认就很容易引起纠纷。

2.1.6 因利息而产生的纠纷

尽管《合同法》中有明文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但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特别是延期利息数额较大时,双方纠纷就更容易产生。比如合同约定工程决算完毕付清剩余工程款,但因施工方迟迟不报送决算文件,或报送决算文件不齐全,或所报决算文件双方争议过大,导致决算工作无法进行,进而剩余工程款无法支付。特别是争议过大时,究竟是谁过错导致工程款支付拖延,也是是否支付延期付款利息的争议所在。

2.1.7 违约发生的纠纷

承包方的违约主要表现有工期违约、质量违约等。发包方主要表现在不能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未能提供施工进场的条件、中期擅改设计等导致的工程造价增加或者其他损失的,承包人最终都以工程索赔的形式加入工程结算书中,而发包人往往对有关款项不予认定,从而产生纠纷,这种纠纷在建设工程结算纠纷中比较常见。

2.2 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2.2.1 合同纠纷的处理原则

针对上述这些合同纠纷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妥善处理纠纷必须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维护合同条款原则,双方均应遵守合同条款,这既能体现合同的严肃性,也支持了合同订立当初双方的共同意愿。二是重事实、重证据原则,对有些内容,合同中没有约定或约定不详细,这就要求重事实、重证据,按实际发生处理。三是坚持公开公正原则,要做到调查取证公开,双方到场,政策规定公开,处理程序、内容、结果公开, 让各方心服口服。四是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处置合同纠纷,有利于建筑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建筑业发展。

2.2.2 合同纠纷的解决

针对建设工程合同常见纠纷,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化解纠纷。

(1)对没有书面施工合同的纠纷和合同内容过于简单的纠纷,在能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双方可以补签书面合同。对于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按照建设工程行业惯例或法律规定来确定工程竣工价款,这常用于工程已经通过竣工验收的情况。对未通过竣工验收的纠纷,承包人应尽最大努力使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然后再按补签合同或通过行业惯例来处理。对于合同内容前后矛盾的纠纷,需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已经通过竣工验收的双方应平等协商,就缺失条款、前后矛盾甚至冲突的条款达成一致协议,也可以请求相关部门进行造价鉴定。

(2)由于计价原则不明确,合同文字表述碧清,字、词、句之差造成合同双方理解不同而引起纠纷,通常是通过双方协商,明确几家原则,求同存异以达成共识去解决纠纷。

(3)对因建材价格上涨,使合同在履行中发生困难时,可通过变更或解除合同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形势变更原则是成心公平原则的具体运用,使对环境形势变化的救济,是防止形势变化仍机械式地履行合同而给当事人造成显失公平的后果。对因设计变更引起的纠纷,可参照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几家方法或几家标准结算工程价款。对工程量有争议的,按照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潜证等书面文件确认。承包人能够证明发包人同意其施工,但未能提供签证文件证明工程量发生变化的,可以按照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确认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也可以请求法定部门进行单独工程量鉴定确认以解决纠纷。

(4)在“黑白合同”中,经过招标的合同或已经过备案和审批的合同成为“白合同”。对于当事人先后订立的几份内容不一的合同,不属于建设工程必须招标的或者建设工程合同按照地方政府规定应当经过备案或审批的,承包人应根据实际履行的“白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

(5)对于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事后审计引发的纠纷,如果在建设合同中没有审计条款的约定,则可遵守当事人的意愿自行处理,审计结论并不能成为民事诉讼的依据。如果建设合同中有审计条款的,应按照财政部门或审计部门的审计作为工程竣工价款的依据,这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