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 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13 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顶缓翼陡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火山 主要类型
火山渣锥: 中心式喷发 形成的由火
山碎屑组成
的锥形火山
坡度较陡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火山 主要类型
复合火山: 由安山质火 山碎屑和熔
岩互层组成
的锥形火山
顶陡翼缓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火山 主要类型
熔岩穹窿:由高黏度的安山质-流 纹质熔岩缓慢挤出形成的穹状或 塔状火山锥
等粒变晶结构 不等粒变晶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 变质岩的结构
花岗变晶结构
岩石大致由等轴粒状变晶颗粒组成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 变质岩的结构
纤维变晶结构 主要由柱状、针状和纤维状
变晶矿物组成
鳞片变晶结构 主要由滑石、绿泥石、云 母等片状矿物所组成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 变质岩的结构 变余结构
硬玉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 变质岩的结构 变晶结构
岩石在固态 条件下由重 结晶作用和
变质结晶作
用所形成的 结构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 变质岩的结构
根据晶粒大小 粗粒变晶结构 平均粒径>3mm 中粒变晶结构 平均粒径1—3mm 细粒变晶结构 平均粒径<1mm 显微变晶结构 根据颗粒相对大小
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
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2 变质作用
★ 基本概念
三大
岩类
相互 转化
2 变质作用
★ 基本概念 ☆ 变质作用机制 (1)变质结晶作用
SiO2,CaCO3在温度较低情况下,随温度升高, 粒度增大,成为石英大理石,到一定程度后,会产 生新的矿物,形成硅灰石大理岩 SiO2+CaCO3=CaSiO3+CO2↑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如果变质重结晶作用进
行的不完全,原岩的矿 物成分和结构特征等将 被部分保留下来,从而 形成变余结构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 变质岩的构造
定向压力参与下形成的定向构造形成面状构造,
biao现为一系列近平行排列的面,称为面理
板状构造:变质结晶程度
低,密集的劈理面显示
千枚状构造:面理由细小的
化作用 ☆ 岩浆总是沿破碎带向上运移,在同化过程中, 残 留在同化体中未被同化的围岩,称捕虏体 ☆ 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了自已原有成分的作用,
称混染作用
☆ 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互相伴生
1 岩浆作用
★ 侵入作用
岩浆侵入围岩过程中伴生的作用有:
(2)结晶分异作用
在岩浆冷凝过程中,按矿物熔点的高低依次结晶 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的作用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爆炸性喷发
岩浆性质:安山质、流纹质 地质环境:岛弧-活动大陆边缘或内部
安山质和流纹质黏度大不 易流出地表,在喷出前积 聚了巨大的能量,一旦到 达地表,压力骤减,溶解 其中的气体迅速膨胀、逃 逸,积聚的巨大能量得以 释放,而引起爆炸性喷发, 喷出大量炽热气体和火山 碎屑,同时伴随地震、滑 坡、海啸等
片状硅酸盐定向排列而成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 变质岩的构造
片状构造:变质结晶程度
高,面理由肉眼可识别的 片、板、针、柱状矿物连 续定向排列而成 片麻状构造:岩石变质结晶
程度高,矿物肉眼可识别,
粒状矿物含量高,板片状、 针柱状矿物在其中断续定向 排列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大理岩
云英岩
蛇纹岩
红柱角岩
物只能由变质作用生成,不可能在沉积作用及岩浆作用中生 成。变质矿物是变质岩的主要标志 属于变质矿物的有:红柱石、兰晶石、十字石、矽线石、 硅(矽)灰石、石榴子石、绿帘石、透闪石、阳起石、兰闪 石、透辉石、滑石、蛇纹石、石墨等。
十字石
石榴子石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绿帘石
蛇纹石
红柱石
石墨
软玉(透闪石-阳起石)
变质因素为温度、负荷压力、定 ★ 基本类型 ☆ 区域变质作用 向压力和流体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变形机制为变质结晶和变形
2 变质作用
★ 基本类型 高级区域变质伴随的部分熔融 ☆ 区域变质作用 产生的低熔物质与变质岩混合
形成混合岩的大规模变质作用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变质矿物:在变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特征性的矿物,这些矿
2 变质作用
★ 基本概念 ☆ 变质作用因素
(2)压力
负荷压力: 上覆岩柱
定向压力: 构造运动
2 变质作用
★ 基本类型 ☆ 动力变质作用 主要控 制因素 为定向 压力
主要变 质机制 为变形
2 变质作用
★ 基本类型 ☆ 接触变质作用 主要控 制因素 为温度 主要变 质机制 为变质 结晶
2 变质作用
★ 火山作用
火山口 类型
裂隙喷发 岩浆从伸长的裂隙喷出口喷发 中心喷发 岩浆从一个管道状中心喷出口喷发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岩浆性质:玄武质 ☆ 非爆炸性喷发 地质环境:洋中脊和洋岛
熔岩喷泉:岩浆中气体溶解度降低,形成气泡上 冒,迅速上升冒出地表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非爆炸性喷发
熔岩席:玄武质岩浆流黏度非常小、流速非常快,流出的熔 岩迅速大面积泛滥,形成覆盖面积大而厚度薄的熔岩席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非爆炸性喷发
枕状熔岩:中央裂谷流出的玄武质熔岩受到海水的迅速冷却, 黏度大为降低,不能迅速大面积泛滥,形成枕状熔岩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非爆炸性喷发
枕 状 熔 岩 视 频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非爆炸性喷发
绳状熔岩:喷出口附近熔岩温度高、溶解的气体含量高,因而 黏度低,流动迅速,形成薄的、具光滑的绳状表面的绳状熔岩
火 山 灰
火 山 砾
<2mm
1 岩浆作用
★ 火成岩(岩浆岩) ☆ 火山碎屑岩
集块岩
火山砾岩
凝灰岩
最常见的火成 岩 (C.C.Plumme r et al., 2001) A.花岗岩; B.闪长岩; C.辉长岩; D.流纹岩; E.安山岩; F.玄武岩 43
2 变质作用
★ 基本概念
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
(2)变形
向排列和褶皱
硅灰石
高温高压条件下,应变速率低→塑性变形→矿物定
2 变质作用
★ 基本概念 ☆ 变质作用因素
(1)温度 温度升高意味着获得了新的能量,矿物中质点 活性增强,增加变质反应速率,可使原来的非晶质 变为晶质,原来小晶粒长大 温度升高还会通过脱水反应、脱碳酸反应形成 变质热液作为催化剂、搬运剂和热媒介对变质作用 施加影响 温度升高还会导致部分熔融而发生混合岩化
2 变质作用
★ 变质岩
板岩
千枚岩
片岩
片麻岩
2 变质作用
64
岩浆作用复习思考题
1.何谓岩浆?何谓岩浆作用? 2.岩浆与熔浆有何区别? 3.何谓喷出作用、侵入作用? 4.火山机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5.火山气体、固体、液体喷出物的主要成分各 是什么? 6.侵入体与围岩有几种接触关系?如何判定? 7.鲍温反应系列揭示了哪些规律? 8.简述喷出岩、浅层侵入岩、深层侵入岩的主 要区别?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火山 主要类型
熔岩高原:由陆地 裂隙喷发从大断裂 中涌出的黏度非常 小、流速非常快、
很稀薄的玄武质熔
岩泛流堆积而成, 覆盖面积广大的台 地状火山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火山 主要类型
洋中脊:沿着洋中脊峰顶中 央裂谷正在进行海底裂隙喷
发,流出枕状玄武岩
1 岩浆作用
地质学基础
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1 岩浆作用
★ 基本概念 ★ 侵入作用 ★ 火山作用 ★ 火成岩
2 变质作用
★ 基本概念 ★ 变质岩 ★ 基本类型
1 岩浆作用
★ 基本概念
岩浆: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
热、黏稠、含有挥发分的熔融体
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固结形成的岩石
1 岩浆作用
★ 基本概念
构称斑状结构
1 岩浆作用
★ 火成岩(岩浆岩) ☆ 构造
块状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流纹构造
枕状构造
柱状构造
1 岩浆作用
★ 火成岩(岩浆岩) ☆ 代表性火成岩
辉长岩
闪长岩
花岗岩
玄武岩
安山岩
流纹岩
1 岩浆作用
★ 火成岩(岩浆岩) ☆ 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是由火山碎屑落到地表后胶结形成
火 山 弹
>64mm
的非爆炸性形式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火山
火山喷发形成的由熔岩和火山碎 屑组成的地貌景观
火山要素
火山锥
火山口 喷出口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火山
火 山 形 成 视 频
1 岩浆作用
★ 火山作用 ☆ 火山 主要类型
盾火山:低黏度的 玄武质岩浆非爆炸 中心喷发形成的, 由熔岩流连续堆积 形成的,具有宽阔 顶面和平缓侧翼的 盾牌形大型火山
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浅色矿物:钾长石、斜长石、石英
1 岩浆作用
★ 火成岩(岩浆岩)
☆ 结构
▲ 有充分时间结晶的形成粗粒结构(>1mm) ▲ 迅速喷出的具有细粒结构甚至玻璃质结构(<1mm)
▲ 颗粒巨大,粒度>20mm时为微晶结构
▲ 粒度越细,颜色越深,喷出岩结晶时间短,粒度细,较同 成分侵入岩颜色深 ▲ 玻璃质结构的特点:玻璃光泽、贝壳状端口 ▲ 许多喷出岩矿物颗粒粒度可分为明显不同的两群,这种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