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6607-2019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则Specfication on compiling labour safety preassessment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project自 2019-11-1 起执行目次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要点4.1 概述4.2 陆上油气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4.3 海上油气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4.4 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4.5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封面格式及著录项格式附录B(资料性附录)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中常用主要标准、规范类文件附录C(资料性附录)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安全评价的工艺分析要求前言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石油大学安全与环境技术中心、中国海洋总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评价中心、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中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凤翔、赵东风、陈树春、刘志、王如君、熊运实、周锡河、门晓棠、陈忱、曹坚、严明、王小林。
引言为进一步规范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结构、层次、内容和深度,使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建设项目、海上油气田建设项目、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和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为推荐性标准。
根据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和具体情况和特点,在预评价报告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各要点的相关部分进行说明、分析和评价,也可针对性地选取有关内容的相关部分重新整合后进行说明、分析和评价。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建设项目、海上油气田建设项目、油气管道建设项目以及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19)37号安全预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19)77号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19)115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预评价safety preassessment根据建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2危险因素hazardous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3.3有害因素harmful factors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3.4 有害物质harmful substances能危害人的健康的所有化学、物理、生物等物质的总称。
3.5危险程度hazardous degree对人造成伤亡和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尺度。
3.6危险、有害因素识别hazardous & harmful factors identification找出危险、有害因素,并分析其性质和状态的过程。
3.7评价单元assessment unit为了安全评价需要,按照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或场所的特点,将生产工艺或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
4 要点4.1 概述4.1.1 预评价目的:a)识别分析项目投产运行后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b)对项目运行过程中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预评价,预测其安全等级并估算危险源事故时可能造成的伤害。
c)提出提高该项目安全等级的对策及措施,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框架。
d)为建设单位安全卫生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
e)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为审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提供依据。
4.1.2 预评价依据:a)安全预评价工作合同或委托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b)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报告及其相关文件和资料。
c)国家法律、法规、中国政府加入国际组织相关规定及作业者选定的技术标准。
4.1.3 预评价程序:预评价工作程序的主要内容是准备、实施评价和报告书编制三个阶段。
4.2 陆上油气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4.2.1 预评价范围:以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的范围(主体工程、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作为评价范围。
4.2.2 建设项目概况:a)建设单位简介:简述项目所在的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b)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地理位置图、带风玫瑰图和比例尺等)、规模、建设性质(新建或改、扩建)及投资等。
c)建设项目总体布局(总平面布置图、带风玫瑰图和比例尺)。
d)自然条件:气象条件(气温、气压、温度、降水、风速及主导风向、地温、积雪、冻土、沙暴、雷暴)、水文、地质条件、地震烈度等。
e)环境状况:社会环境、周边环境及其他可引起危险、有害的状况等。
f)运储方式:油气集输和储存方式。
4.2.3 地面工程及工作量:a)钻井工程:钻前工程(钻机基础工程、新区临时工程建设,含临时房屋修建、临时公路和井场道路的修建)、供排水、供电、钻井设备安装和拆卸及相关配套工程。
b)油气集输工程:井口、井内(或井下)装置、油气集输管网、计配站、接转站、联合站或油气稳定站、净化站、污水处理站等工程(重要站场平面布置图)。
c)注水(汽)工程:水源、注水(气)井装置、配水间、注水(汽)站、注水(汽)管线及相应配套工程(稠油油田则需向油层注入高压蒸汽,其地面设施工程包括:蒸汽发生器站、注汽管网、配注站、注汽井口及相应的配套工程)。
d)管道工程:输油管线、输气管线、输水管线及相关工程。
e)油气井服务和维修:测井、录井、试油(气)和其他维护工程。
f)低压、低渗透、低产能油气田的酸化、压裂工程。
4.2.4 工程主要设计参数a)单井设计参数、集油管网设计参数、各站场主要工艺设备的设计参数。
b)采出液物理性质(原油物性、天然气物性、采出水物性等)。
4.2.5有关资料:a)工程使用的危险和有害物质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及最终去向。
b)自动控制系统、油气集输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计量、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等。
c)管道、容器等的防腐工程。
d)附属建筑物、消防、供配电、通信、给排水、污水处理、供热和暖通等公用工程。
e)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岗位分配等。
f)水、电、汽及化学剂等工程主要消耗指标。
4.2.6 油气田产能建设方案中提出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
4.2.7 改扩建油气田的安全、职业卫生、消防现状:油气田已有安全、职业卫生、消防保障体系及其外部依托情况。
4.2.8 改扩建油气田安全管理现状。
4.2.9 钻井工艺介绍(工艺流程图):a)钻进工艺(钻进过程、钻井参数、钻井液系统、动力系统等)。
b)固井工艺(钻孔参数、下套管、注水泥等)。
c)井控工艺(井下油气参数、溢流的发现和关井、井喷控制方法、压井等)。
d)完井工艺(射孔完井法、裸眼完井法以及其他完井方法)。
4.2.10 油气集输工艺介绍(工艺流程图):a)井口集输工艺(有杆采油或电潜泵采油、计量、集输等)。
b)油、气、水分离工艺(沉降分离、加热分离等其他分离工艺)。
c)其他集输过程工艺。
4.2.11 注水、注气(汽)工艺。
4.2.12 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2.12.1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a)主要物料危险因素分析:1)主要物料包括:原油、天然气、钻井液、各类化学剂等。
2)主要危险物料火灾、爆炸特性列表。
3)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天然气的易扩散性、易燃易爆性;原油的易流动、易挥发、易燃、受热后可沸溢、易带静电等性质;硫化氢的腐蚀性;所用化学剂的危险性等。
b)主要物料有害因素分析:1)主要物料包括:原油、天然气、硫化氢、钻井液、各类化学剂等。
2)主要有害物料危害特性列表。
3)主要有害因素分析:油气组分的毒性、硫化氢的毒性、钻井液的毒性、所用化学剂的毒性、辐射危害等。
4.2.12.2 工艺过程及工程站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a)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钻进过程。
2)油气集输过程。
3)其他工艺过程。
b)工程站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钻井井场。
2)计配站、接转站、联合站、注水站、压气站。
3)油气集输管网。
4)注水、注气(汽)管网。
5)井下作业。
6)其他工程站场。
c)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d)工程危险场所危险程度分级及主要危险场所。
e)油气井废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2.12.3 其他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电气伤害、高温烫伤、化学灼伤、交通事故等。
4.2.12.4 职业卫生有害因素分析主要包括:物质(化学品、硫化氢等)毒性、噪声、辐射、职业疾病等有害因素。
4.2.12.5 自然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包括:洪水、地震、飓风、地质灾害、雷击、人为破坏等。
4.2.13 预评价单元划分及预评价方法选择。
4.2.13.1 预评价单元划分:a)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1)根据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特点划分预评价单元。
2)一个系统设施、装置的一个相对独立部分并有一定功能特点的可划分为一个单元。
3)重要设备、单体等亦可单独划分为一个单元。
4)预评价单元划分应合理并无遗漏。
b)预评价单元的划分:按工艺过程可划分为以下几单元(也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特点做更细的划分):1)钻井过程(钻进、固井、井控、完井等)。
2)工程站场(井场、计配站、接转站、联合站、注水站、压气站等)。
3)油气集输管网。
4)注水(入)、注气(汽)网。
5)公用设施。
c)预评价单元工艺参数:油、气、采出水、钻井液等的组成以及温度、压力、流量或总量等。
4.2.13.2 预评价方法选择:a)预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1)安全检查表法。
2)风险矩阵法。
3)关联图法。
4)预先危险性分析。
5)事故树分析。
6)危险度评价法。
7)易燃、易爆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8)其他安全预评价方法。
b)预评价方法简介:简单介绍选用的预评价方法。
4.2.14 定性、定量评价:按照选定的预评价方法和划分的预评价单元,对工程具有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重点放在:——井喷及火灾、爆炸;——油气逸出及烃类火灾、爆炸;——火灾爆炸所导致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逸出所导致的人员伤害;——其他引起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
定性评价:按照选定的预评价方法和划分的预评价单元,对工程具有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性评价,确定危险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危害(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提出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