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6)学生齐读句子,体会天大的特点。
3、引导学生读一读青蛙说的话,体会青蛙的想法。
(1)出示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5、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这篇课文主要讲出现了哪两个人物?(一个是小鸟,一个是青蛙。)
(2)他们分别在哪里?(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坐在井里。)
(3)青蛙和小鸟讨论的是什么话题?(他们讨论的问题是天大还是小。)
(4)青蛙认为天大还是小?小鸟认为呢?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2)教师指导:
青蛙认为天大吗?不大。
他认为天有多大?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青蛙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2、出示井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一下“井”这个事物,并相机了解“井沿、井口”这两个部位。
3、学生齐读“坐井观天”这个成语。
4、同学们,你们知道“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吗?
教师相机介绍:“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是根据《庄子·秋水》中的相关内容改写。
5、了解什么是寓言?
教师板书“寓言”,引导学生读一读个词语。
“哪”是多音字,在课文里面“大的很哪”中读“na”,轻声;在词语“哪里”中读“na”,第三声。
学生练习朗读生字。
3、检查词语的自习情况。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指生朗读,相机正音。
学生练习朗读词语。
4、同学们,生字我们会读了,词语我们也会读了,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相信这一次读课文,我们会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b、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c、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生字的自习情况。
出示本课的10个生字,学生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生朗读,相机正音。
“喝”和“渴”是一对形近字,“渴”读“ke”,第三声,组词“口渴”;“喝”读“he”,第一声,组词“喝水”。
6、引导学生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
(1)出示成语“坐井观天”,引导学生读一读,理解关键字词。
(2)“坐”是一个动作,“井”指的是水井,“观”是看的意思。
(3)谁坐在井里?青蛙。
(4)引导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坐井观天”这个词语的意思。
7、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
3、教师重点指导书写“喝”和“渴”这两个字,边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描红并仿写,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相机评价。
四、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初步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抄写生字,把本课学习的生字加上拼音每个抄写四遍。
教
后
记
课题
12、坐井观天
2、练习朗读课文,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区别生字“喝”和“渴”,正确书写这两个生字,并且能够正确区分和运用。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预习要求
借助拼音练习朗读生字和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成语“坐井观天”,引导学生读一读,认识“井”和“观”两个生字。“井”是后鼻音。
2、指生说一说“坐井观天”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
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体会这篇课文的内容。
4、板书课题:12、坐井观天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感受寓意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问题?青蛙和小鸟各是怎么认为的?
它们在讨论天大不大。小鸟说天非常大,而青蛙说天非常小。
1、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并想一想这8个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交流:
“沿”右上部不能写成“几”,第五笔是横折弯,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答”上面是竹字头,不能写成草字头。
“喝”和“渴”是一对形近子,“喝”是口字旁,“渴”是三点水旁,这两个字的右半部是一样的。特别注意:右下方部分的书写,右下方里面是个“人”,最后一笔是竖折。
2、出示小鸟说的话:
(1)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2)读一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天非常非常大。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个句子,突出词语“无边无际、大得很”,读出天大的特点。
(4)我们还从小鸟说的哪句话看出天非常大。
(5)学生读一读,找出相关的句子,出示:
教学难点
明白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是什么,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从而明白做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那样目光短浅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预习要求
练习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的生字及词语,下面这些词语大家会读吗?出示词语,指生朗读。
课时
2-2
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明白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是什么,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懂得做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那样目光短浅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课题
12、坐井观天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景、观”等8个生字,并会给它们组词。
2、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3、练习朗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学会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师介绍什么是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一般的来说,每则寓言都会先给我们讲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
6、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了解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7、板书课题:12、坐井观天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