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建筑垃圾现状

中国建筑垃圾现状

一、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
1、当前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不高,处理方式落后
我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

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

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

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

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等组成。

有资料表明,各国建筑废料的回收率如下表所示,其中英国废料的高级利用占6%,日本为50%,均属于利用较好的国家。

而中国内陆显然在此方面远不如其他地区。

国家德国英国日本荷兰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内陆
高级利用率48%65%70%63%48%
整体来看,当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绝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全国大多数城市对每年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至今没有专业的回收机构;全国每年产生的4000多万吨建筑垃圾,需几万人去分拣,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工人待遇低,专业分拣的人员又很少,所以大多数可以回收的资源被白白浪费掉了;
(3)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而且设备落后。

垃圾处理多采用简单填埋和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们健康,然而有些城市仍然不做任何处理,导致环境问题更为严峻;
(4)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法规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不高;
(5)生产技术落后,大量的手工操作,是产生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

2、建筑垃圾处理费难以堵住浪费的源头
我国于1995年通过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要求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

但这种收费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堵住建筑垃圾的源头,而且没有涉及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利用问题。

专家认为,在我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且具有一定物质基础的条件下,应当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规范的进程。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的重要性虽已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

凡利用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 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二、我国典型城市的建筑垃圾处理调查
1.1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负责全市渣土日常管理工作,受理跨区、县工程以及国家和市级重点工程渣土的消纳(回填)申请等;区、县渣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管辖区内渣土消纳申报
管理、渣土消纳场管理等。

2006年12月起,北京市规定渣土砂石运输车辆必须持有绿色环保标志,并安装符合《流散物体运输车辆全密闭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机械式全密闭装置,施工单位要优先选用有绿色环保标志的车辆承担渣土砂石等的运输工作。

北京市每年设置20~30个建筑垃圾消纳场。

这些消纳场大部分设在五环以外,主要是将现有大坑、窑地等经过整理,设置照明等设施,消纳场由企业经营,并按照市场化的物价标准向运输单位收取费用。

1.2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199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第10号令发布了《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并于1997年以市人民政府第53号令进行了修正。

2005年起,建筑垃圾的日常管理和监管由区(县)负责,市渣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全市建筑垃圾的规划、协调、政策研究、检查考核等宏观管理。

上海市建筑垃圾运输以车辆运输为主、车辆运输加船舶转运为辅,车、船均采用了GPS 定位、IC智能卡监控技术,有效实施建筑垃圾运输车船作业状态监控管理。

建筑垃圾末端处理通常采取回填标高、围海造田、堆山造景等方式。

2003~2005年,以标高回填、工程回填、绿化用土等方式处理的建筑垃圾约占年产生量的60%;以围海造田方式处理的建筑垃圾占年产生量的30%;其余10%以临时堆放、弃置等方式处理,还有1座利用废弃混凝土块制作砌块和骨料的资源化处理厂,年处理能力20万t。

1.3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建筑垃圾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各区建筑垃圾的管理等工作;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清理辖区内市政道路及小区范围内的无主建筑垃圾。

深圳市在强化渣土运输规范管理方面,率先对近5000辆泥头车实施了密闭加盖;在防止道路污染方面,深圳对全市施工工地实行地毯式、24h监督管理,规定运输车辆运行线路和运输时间,实行全过程管理。

深圳市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大体分2类:一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填埋,约占98%;二是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约占2%。

现有3个建筑垃圾填埋场均即将填满封场,其余建筑垃圾由各街道自行消纳。

深圳市拟在塘朗山填埋场内建设1座处理能力为1600t/d的建筑垃圾制砖厂,预计每年可处理建筑垃圾40万t。

1.4邯郸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近几年,邯郸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建筑垃圾的综合管理政策和措施,创出一套“五化”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源头化、措施制度化、市场准入化、车辆密闭化和处置资源化。

邯郸市政府一方面严把建筑垃圾管理源头,规范运输市场,健全管理制度,构建长效综合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利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扶持筹建了全有建筑垃圾制砖有限公司,年处理建筑垃圾40余万t,设计年产量1.5亿块标准砖,主要原料为拆迁建筑物形成的废旧混凝土、砖瓦、灰渣、陶瓷等,并配比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和水泥。

该市在建筑垃圾资源利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广泛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市健康发展。

1、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

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
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2、影响空气质量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腥臭味,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3、对水域的污染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含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水质成分很复杂。

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4、破坏城市软环境,影响市容
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杂乱无章,与城市整体形象极不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

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

5、安全隐患
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

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