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宋金对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过程及其原因的史实,增强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事迹,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比较岳飞、秦桧在历史上的不同作为,使学生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应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是否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2、通过观察《宋金对峙形势》图,使学生了解宋金双方作战情况以及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两个政权的控制范围。
3、通过搜集金灭辽、灭北宋和岳飞抗金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知识的海洋去学习和探索。
4、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女真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而认识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悠久历史。
2、正确看待、客观分析女真与辽的战争、金与北宋的战争和岳飞抗金的性质,认识到反掠夺、反奴役的正义斗争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而掠夺战争和投降派的可耻行为必定受到人民的遣责和唾弃。
3、通过学习岳家军英勇抗金和岳飞遭奸人陷害的史实,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引导学生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审视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教学重点:岳飞抗金和宋金和议。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岳飞抗金斗争。
教学方法:采用导学、阅读观察、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新课教学】:一、靖康之变1、女真的兴起女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女真族的祖先在商、周时称肃慎,唐朝时叫黑水靺鞨,辽统治时期被称为女真。
女真人原来过着渔猎生活,10世纪末开始从事农业,并学会了制造铁器。
11世纪,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女真族逐渐强大起来。
2、金国的建立(1)、完颜阿骨打做了女真首领后,率众抗辽,1115年,建立金国(完颜阿骨打:即金太祖1115~1123年在位),定都会宁。
他还命人创制了女真文字。
(2)、1125年,金灭辽。
3、东京保卫战金崛起时,辽的统治越来越腐朽,金军乘机占领辽的许多地方。
1125年。
金灭辽。
随后,金又南下大举进攻北宋。
当金兵渡过黄河,逼近东京时,宋徽宗(宋徽宗:即赵佶。
北宋皇帝1100~1125年在位,书画家。
宋神宗之子,宋哲宗艺母弟,初封端王。
1100年,宋哲宗死后,无子,赵佶即皇帝为。
)急忙把帝位让给儿子宋钦宗(宋钦宗:即赵恒,北宋末代皇帝。
宋徽宗长子。
初封京兆郡王,后封定王,1115年立为太子。
1125年底,在金兵大举进攻中,接受宋徽宗传位。
)。
1126年春,金兵包围东京,主战派大臣李纲(李纲:字伯纪,福建邵武人。
宋徽宗时中进士,1125年任太常少卿)和和广大军民坚决守城,加上各地援军纷纷赶到,迫使孤军深入的金兵仓皇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京保卫战”金兵撤退后,宋钦宗将李纲免职,各地援军也被遣散,东京防务空虚。
不到半年,金兵再次南下,攻破东京,宋钦宗投降。
4、靖康之变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后,各地群众抗金斗争高潮,金军不敢久留中原,北返时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以及后妃、大臣等3000多人,同时劫走官中库藏金银和大量文物珍宝。
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作为阶下囚,被带到会宁参拜金朝皇帝。
宋徽宗被封为“昏德君”,宋钦宗被封为“重昏候”,受到戏辱。
这样,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想一想;宋金战争对宋金双方来说性质有什么不同?讲解:对金来说,是一场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对北宋军民来说,抗金是反对女真贵族掠夺性的正义战争。
◆课中题;课本P46页:从东京保卫战的胜利到“靖康之变”的发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讲解:从东京保卫战的胜利充分说明北宋军民是有力量打败金军的。
但北宋最终还是被金灭掉了。
通过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对照,说明面对不义战争,统治者只有大胆起用抗战派将领,加强防务,依靠广大军民抗战,才能取得胜利。
如果统治者实行屈辱投降政策,压制主战派,破坏军民抗战,就会长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最终导致失败,不仅损坏人民的利益,还会自取灭亡。
由此可得到的启示:任何国家乃至个人都要自强不息,不畏强暴;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二、岳飞抗金1、南宋的建立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即为,不久,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宋高宗即赵构。
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1162年在位)。
宋徽宗第九子,初封康王。
1127年,金军掳宋徽宗、宋钦宗等北去,宋大将宗泽拥立他再应天府称帝,年号建炎,南宋开始。
即为后先用李纲为相,后改用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为相,又南迁扬州。
1128年、1129年金军连续南下,宋高宗一直逃至海上。
金军退后,1138年,定都临安(今杭州),苟安于江南。
他残酷镇压钟相、杨么等农民起义。
虽曾任用岳飞、韩世忠等名将抗金,但始终以向金乞和为主。
后为向金求和,与宰相秦桧密谋设计杀害岳飞,割弃秦岭、淮河以北的土地,向金称臣纳贡。
1162年,在军民一片抗敌声中,宋高宗的统治难以维持,被迫退位,称太上皇。
)2、岳飞与岳家军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夺回了建康。
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人们称为“岳家军”。
岳家军所向披靡,金军中流传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想一想;岳家军不断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讲解:(1)、岳家军抗击金军的掳掠和屠杀,是正义的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2)、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3)、岳飞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在作战中指挥得当。
(4)、其他抗金将领领导的军队支援和配合了岳家军的抗金斗争。
3、郾城大捷(郾城:地名,在河南)1140年,金朝派兀兀朮为主帅,率军攻宋。
岳家军在郾城打败兀朮主力骑兵。
兀朮不敢在作战,准备撤兵。
岳飞乘胜追击,收复了许多失地。
(先后收复了蔡州、颍昌(今河南徐昌)、郑州洛阳等。
)4、宋高宗、秦桧杀害岳飞(秦桧:是宋朝的叛徒、奸臣。
)宋高宗担心战争胜利影响求和,又害怕抗金将领权利太大,威胁朝廷,勒令岳飞退兵。
岳飞悲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不久,投降派秦桧等诬陷岳飞唆使部下谋反,将他杀害。
◆想一想;岳飞为什么要班师回朝?宋高宗、秦桧为什么要杀害岳飞?讲解:岳飞在取得郾城大捷,抗金斗争形势顺利发展的时候,为什么要听从宋高宗的命令而班师回朝?这是因为:岳飞虽有打败金兵,收复河山的壮志和力量,但处在封建社会时代,人们认为爱宋朝就是爱祖国,爱国就必须忠君,岳飞也摆脱不了这种时代局限,他不敢也不可能违抗皇帝的命令。
当时的客观条件不允许岳飞不撤军。
因为宋高宗、秦桧害怕岳飞违旨不班师,在命令岳飞撤军的同时,又下令把配合作战的另外几路军队撤走,造成岳家军孤立无援的局面。
宋高宗、秦桧之所以要杀岳飞是因为:①、宋高宗和秦桧害怕岳飞和义军的力量在抗金斗争中壮大起来,将会威胁他们的统治地位。
②、岳飞是金国的死敌,特别是金国兀朮对岳飞又怕又恨,他秘密写信给秦桧说:“必须杀了岳飞,才可以讲和。
”投降派担心战争的胜利影响求和,自然不敢违背金朝统治者的旨意,便决定对岳飞下毒手。
③、宋高宗和秦桧最害怕的是失去皇帝的宝座和宰相的权势,所以他们并不希望彻底打败金军。
如果金军被彻底打败,被俘虏的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就会回来,那么,宋高宗就当不成皇帝;曾被金国俘虏而叛宋的秦桧也当不成宰相了。
岳飞是坚决主张驱逐金人,恢复疆土,不打到黄龙府(金国北部重镇,位于今吉林农安)誓不罢休的将领。
因此,投降派认为岳飞是他们势不两立的对头。
◆想一想;岳飞抗金受到人民的尊敬,为什么不能说他是民族英雄?讲解: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要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一时期的战争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所谓民族英雄是为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或是反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
从上述的分析可知岳飞不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因而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
三、宋金和议1、宋金和议的内容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主要内容是:双方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
(宋金和议:绍兴十一年(1141年)八月,岳飞被罢官以后,兀朮一方面驻军江北,造成兵临城下之势,另一方面致书南宋朝廷进行恫吓,声称如不及早投降求和,就要渡江南下。
宋高宗和秦桧马上哀求“先敛兵,许敝邑拜表阙下”。
十一月,宋金双方订立和议。
)2、宋金和议的影响宋金和议后,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
金国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把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位中都(今北京)。
从宋高宗开始,南宋大多数皇帝和官僚,满足于半壁江山的苟安,贪图享乐,根本没有收复失地的念头。
◆课中题;课本P48页:在岳飞墓前的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这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道理?讲解:这幅对联说明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反抗女真贵族掠夺的愿望,是正义的,理应受到人民的尊敬。
秦桧等人陷害忠良,损坏人民的利益,是邪恶的,必然世代为人民所唾骂。
岳飞的冤案终于平反,颠倒的历史终于被扭转过来。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作业布置】:课本P49页;知识巩固:课本P49页;畅想天地:讲解:岳飞是南宋杰出的抗金将领,他在抗金斗争中屡次战功,功勋卓著。
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反抗民族贵族烧杀掠夺行为的愿望,因而,他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但在当时,岳飞作为一名封建朝廷的将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阶级统治利益是必然的;岳飞也不可能不听从皇帝的命令,因为在封建社会,忠于朝廷和忠于国家是一致的,忠于国家就必须忠君,岳飞也摆脱不了这种时代的局限,他是封建忠君的一个典型,他的背上有他母亲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他不敢也不可能违抗皇帝的命令。
我们不可能以今人的标准去苛求古人。
【板书设计】:一、靖康之变1、女真的兴起2、金国的建立3、东京保卫战4、靖康之变二、岳飞抗金1、南宋的建立2、岳飞与岳家军3、郾城大捷4、宋高宗、秦桧杀害岳飞三、宋金和议1、宋金和议的内容2、宋金和议的影响【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