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 (1)1、编制依据 (1)2、编制说明 (2)三、施工前的准备 (2)1、技术准备 (2)2、现场准备 (2)四、施工方法及主要工艺 (3)1、锥坡防护工程 (3)1.1原材料 (3)1.2总体施工概述 (3)1.3测量放线 (3)1.4现场布置 (3)1.5材料试验送检工作 (4)1.6主要施工方法 (4)2、挡墙施工 (8)2.1材料要求 (8)2.2施工要求 (8)2.3施工方法 (8)2.4砌筑时施工要点 (10)2.5泄水孔设置 (10)2.6回填土、勾缝 (10)2.7台背回填流程 (11)3、墙背填土技术要求 (12)4、砌体挡土墙施工质量标准 (12)5、片(块)石干砌挡土墙及实体质量标准 (13)6、沿河路基防护 (14)7、边沟施工 (15)7.1施工方法 (15)8、施工便道 (16)五、施工要点控制 (17)1、基础施工 (17)2、基础砼施工 (17)2.1砼施工前的准备 (17)3、墙身施工 (19)六、施工人员配置 (20)1、管理人员配置 (20)2、施工工人配置 (21)七、施工作业点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21)八、主要进场机械 (22)九、施工注意事项 (22)十、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24)十一、分项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24)十二、分项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5)十三、环境保护 (25)公路防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南起X525线(新疆亚克斯资源公司专用道交叉口),由南向北沿既有供水管线向北延伸,依次穿越风电场,K25+077处上跨G7明哈高速公路,K29+182.445处下穿临哈铁路,于桩号K38+600处与供水管线分离,向西北方向延伸,K41+700处跨越冲沟,从三宫、二宫村西侧通过,K48处穿越垭口后沿X098老路向北延伸,绕观音山后终点接于沁城乡县道086线,路线长度58.171 km。
二、编制1、编制依据(1)哈密市大黄山至小堡太阳城公路工程设计图纸;(2)工地现场考察所获取的资料;(3)现行的设计、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拟采用的机械设备、现有施工技术力量以及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9)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列;(10)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2、编制说明2.2.1投入机械和人员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以满足工程进度与质量需要;2.2.2业主与监理部对进度有调整,我方将无条件服从调整安排,按期保证完成施工任务。
三、施工前的准备1、技术准备施工前组织测量人员按设计院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测量。
先确定结构物的中心线及边线。
基坑精确定位无误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复核。
2、现场准备贯通施工便道,平整施工现场场地,为下一步施工创造有利环境。
砌筑所需的材料,如石料、碎石、砂等原材料按设计数量进行一定的储量准备,并按内遂高速公路规范化管理要求进行堆放,砂浆拌和机和水泥库房中的水泥也必须准备到位。
若墙体为砼、片石砼,我部采用集中拌和站拌制,混凝土灌车运送至作业点。
各种原材料在施工前必须具备相应的材料检验报告,合格材料才能进场。
四、施工方法及主要工艺1、锥坡防护工程1.1原材料水泥、碎石、砂、钢筋、钢绞线、锚具等,由持证材料员和试员按规定检验或外委试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应标准。
1.2总体施工概述本桥锥坡采用常规施工工艺施工,经测量放样后先开挖锥坡基础,并检验合格,同时对施工所用的砂、水泥、块石、水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逐项检测,以上检测都合格后开始进行锥坡的施工。
1.3测量放线由测量工程师根据图纸放出桥台锥坡的轴线控制桩,做好水准点,拉线确定好锥坡坡度,开挖前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用木桩加以固定。
1.4现场布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施工便道位置及走向,砂石材料等的分类堆码场地,机具设备、拌和站的摆放位置。
便道选用桥台施工便道,材料堆放场地设在锥坡坡脚5m以外,并将材料堆放场地硬化,材料堆放下垫上盖,以保证施工材料不受污染。
1.5材料试验送检工作砂、水泥、施工用水等原材料进场后及时取样送检,确定砂浆配合比。
1.6主要施工方法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前应对破面进行修整,清除边坡上的危石及不密实的松土。
坡面防护层应与坡面密贴结合,不得留有空隙。
浆砌片石施工要点(1)片石在砌筑前进行浇水湿润,清除表面泥土等。
片石的尖锐突出部分进行敲除。
(2)当在浆砌片石基础上砌筑锥坡片石时,将基础表面进行清洗、湿润,再坐浆进行砌筑。
在砌筑时进行挂线,确保坡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片石分层砌筑,以2-3层片石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个工作层的水平缝要大致找平。
各工作层的水平缝要相互错开,不得形成通缝。
在砌筑第一层片石时,使用较大的片石,若底面为土质基础可直接做浆砌筑。
当砌体较长时还要分段砌筑,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不超过1.2m;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处。
(4)各层在砌筑时先进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再砌筑里层,内外圈片石要交错连城一体。
砌体的外露面预留深约2cm的空缝进行勾缝处理。
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
(5)各层之间的片石要安放稳固,片石间隙砂浆饱满,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砌筑时要先做底浆,坚缝砂浆要先在已砌的片石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在另一块片石放好后填满捣实;当坚缝较宽时还要在砂浆中填塞小石块,不得在片石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进行支垫。
(6)在砌筑上层片石时,要避免震动下层片石。
在砌筑施工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层面要进行清扫、湿润。
(7)砌缝的宽度一般不大于40mm.浆砌片(卵)石护坡施工方法:(1)砂浆终凝前,砌体应覆盖,砂浆初凝后,立即进行养生。
(2)路堤边坡采用浆砌片(卵)石护坡,宜在路堤沉降稳定后施工。
(3)在冻胀变化较大的土质边坡上,护坡底面应铺设100-150mm 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
(4)浆砌片(卵)石护坡每10-15m应预留一个施工缝,缝宽20-30mm。
在基低地质有变化处,应设沉降缝,可将伸缩缝与沉降缝合并设置。
(5)泄水孔的位置和反滤层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浆砌砌体施工质量标准表:干砌片石护坡应符合下列规定:边坡为粉质土、松散的沙或粉沙土等易被冲蚀的土时,碎石或砂砾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
(1)基础应选用较大的石块砌筑,如基础与排水沟相连,其基础应设在沟底一下,并按设计要求砌筑浆砌片。
(2)砌筑应彼此镶紧,接缝要错开,缝隙间用小石块填满塞紧。
(3)干砌片石施工质量符合表:2、挡墙施工2.1材料要求所用原材料砂、石料、水泥、碎石、水及混凝土预制件,应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2.2施工要求按设计要求的伸缩缝间距分段,沟槽开挖宽度为挡土墙及实体工程基础宽加工作位宽,沟槽开挖用挖掘机进行,人工配合。
开挖时,管理人员应在现场指挥并经常检查、测量、监控沟槽的净空尺寸和槽底标高。
若沟槽内为石方,则采用小型松动爆破进行开挖,以免对基坑边坡造成破坏。
在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30厘米时,用人工开挖、凿平。
若墙基处于岩石横坡上时,清除表面风化层,并做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50cm,高宽比不大于2:1,在纵向上按设计图要求做成台阶。
槽底标高达到计设要求后,邀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平面、高程复测和基坑承载力检验,若基坑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马上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按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2.3施工方法浆砌片石挡土墙、护脚墙、路肩墙和护肩墙的砌筑方法及施工工艺基本相同,墙体砌筑均采用坐浆、挤浆法分段、分层砌筑。
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浸水或近河路基的挡土墙基础的设置深度,应符合图纸规定,且不小于冲刷线以下0.5m。
砌体应分层坐浆砌筑,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
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缩缝和沉降缝之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分段砌筑时,相邻段的高差不宜超过1.2m。
石质基底应清理干净松散岩层,浇水湿润后坐浆砌筑;土质基底直接坐浆砌筑,砂浆按设计施工配合比配制,采用机械拌和,人工挑至作业点。
镶面石选平面30cm以上、厚度20cm以上的大块石料,钢钎精心凿面或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表面处理方式进行。
,其中丁石长度不得短于30cm,地面线以下部分可不修凿镶面石。
基础砌出地面后立即回填夯实,并作好顶面排水、防渗设施,以防基底被浸泡、软化。
基础应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做到随开挖、随下基、随砌筑。
砌体分段位置设于沉降缝处。
分段长度为8~12米左右或按图纸的要求进行设置。
砌筑前先用木板按设计结构断面和坡度置于沉降缝位置,计算层数选好用料,以控制平面高度和坡度。
砌筑墙身先挂线于沉降缝木板上(根据选好的用料高度),从砌体转角部分开始安砌,首先安砌角石,再按顺序安砌镶面石。
镶面石采用一顺一丁方式砌筑,外圈定位行列石砌筑好后,方能填筑腹石。
填筑腹石时先在圈内低部铺浆,然后选择石头进行试放,较大石料的大面为底,较宽砌缝用小石块填塞。
试放好后用小锤击打石料挤浆,将砌缝砂浆挤紧,不留孔隙。
砌筑时注意砌缝的互拉交错、交搭,砂浆采用钢钎捣密实。
2.4砌筑时施工要点(1)片石砌体应成行铺砌,并砌成大致水平层次。
任何层次的石块应与相邻石块至少搭接8cm。
(2)镶面石在砌筑前应选择石料,使各层在厚度、外观及类别上相匹配。
镶面石缝宽不大于2cm。
任何镶面石应与邻层石块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同时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应有竖缝。
2.5泄水孔设置砌筑时按设计要求交错设置泄水孔。
泄水孔安设可用PVC管按泄水孔排水坡度砌于墙中,并长出墙背20cm。
墙背泄水孔的进水侧用透水土工布进行包裹或隔离,并按设计要求设置反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在每排泄水孔下部及挡墙背面,设粘土隔水层,粘土隔水层以人工进行夯实、整平,最低排泄水孔出口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
2.6回填土、勾缝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的75%方可进行台背填筑,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台背用红油漆划线分层填筑,松铺层厚控制在20cm以下,压路机配合蛙式打夯机压实,压实度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按50平方米检验1点,不足50平方米按1点检验,压实度指标为96%,合格率100%。
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
墙身回填完毕并且检验合格后进行墙身砌筑,墙身砌筑完成后即可勾缝,采用M10砂浆勾凹缝,力求美观自然。
2.7台背回填流程工作准备→回填部位排水→测量放线以控制换填长度、宽度、高度→回填部位清理→开挖纵向搭接台阶→确认回填尺寸→基底夯实→检测合格→机械配合人工铺料→小型夯实机配合压路机碾压→检验合格→上层铺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