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度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发展规划

平度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发展规划

平度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休闲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11—2015年建设规划一、基本情况平度市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位臵,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地区之一,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195天,年平均降雨量680毫米。

全市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万亩,水域7万亩,山林面积32万亩。

总人口137万人,辖2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88个行政村。

2010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24.2亿元,可比增长14.7%;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增长2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33元,分别增长12.6%、14.5%。

平度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物产丰富,农产品久负盛名,区域和资源优势十分优越。

常年种植粮食300多万亩,花生50万亩,果品39万亩,蔬菜70万亩,是全国闻名的粮食主产县、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山东省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基地。

“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等荣誉称号。

曾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花生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大姜之乡”,“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等荣誉称号。

2010年,依靠现代农业取得的长足发展,我市又相继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今年,我市大泽山葡萄观光园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在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近几年我市休闲农业异军突起,一大批重点企业、镇、村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与特色,成为带动这一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

自2006年开始,我市连续举办了春季云山大樱桃节、夏季明村西瓜节、秋季大泽山葡萄节、冬季马家沟芹菜节等“四季节庆”活动,以“四季节庆”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休闲观光农业,既推动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呈现出村庄美化,农民增收的双重效应,唱响了“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主题。

(一)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优势明显一是云山大樱桃品质好,耐贮运,目前云山镇的大樱桃面积达到了15000多亩,保护面积3600多亩,其中,6000余亩现已见果,平均亩产1000公斤,总产量达到600万公斤,直接为果农增收2.25亿元,人均增收4000元。

每年6月上旬举办大樱桃节,至今已举了六届,进一步活跃了旅游氛围,提升了大樱桃的知名度。

云山镇旅游资源丰富,镇域内北有胶东名山--云山,南有仙山环绕,中有猪拱河顺势南下,胶东第二大水库--尹府水库宛如一颗明珠镶嵌于云山山脉西侧。

千年古观云山观、唐代遗址大王桥、汉代古墓群以及被誉为平度十大奇境的"云山烟波",彰显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与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使云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条件。

今年,云山镇被评为省级旅游强镇。

二是明村俗有“胶东西瓜第一镇”的美称,目前全镇西瓜大棚种植面积达6.8万亩,产品上市时间达8个月以上,西瓜年总产量达3.2亿公斤,销售收入4亿元,已成为江北地区重要的大棚西瓜生产基地。

明村镇被命名为国家西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

每年7月份举办西瓜节,至今已举办了六届。

盛产的大棚樱桃西红柿远近闻名,樱桃西红柿冬暖棚1500个,每年春节前后上市,先后被认定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明村镇旅游资源丰富有胶东战役闻名遐迩的三合山和韩村大汶口文化遗址等。

三是平度北部的大泽山区素有"中国葡萄之乡"美誉。

这里出产的葡萄历史悠久,质地优良,粒圆多汁,酸甜可口,倍受国内外人士青睐。

大泽山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万多亩,年产各种葡萄5万多吨,实现葡萄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

大泽山享有日照庵、智藏寺,岳石文化遗址、天柱山摩崖石刻、玉皇庙遗址、望海楼遗址、高家阻击战遗址、抗日战争纪念馆及石雷战遗址等等旅游资源,每年9月1日至3日,“大泽山葡萄节”如期在这里举行,至今已举办了25届,成为集文化、旅游和经贸于一体的重要民间节庆活动。

大泽山镇是青岛市旅游强镇,今年正在申报省级旅游强镇。

四是马家沟芹菜作为青岛乃至山东省的地方特产,已有千年栽培历史。

早在50多年前就以叶梗嫩黄、空心棵大、鲜嫩酥脆、味道鲜美而享誉北京、青岛等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平度对外叫得响的地方名产和拳头产品。

马家沟芹菜优良品质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土壤、水质和气候环境,其原产地土壤和灌溉用水PH值在6.9-7.4之间,属微酸性,土壤中钙的含量668mg/kg、硼0.92mg/kg,是青岛市农产品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实现了四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叶类蔬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一个拍卖农产品区域专营代理权、第一个建设芹菜博物馆、第一个芹菜太空育种。

每年12月中旬举办芹菜节,至今已举办了五届。

五是茶山风景区位于平度城北20公里,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以“山石、山泉、山花、山寺”为主题,以山东省海拔最高的般若寺宗教朝圣旅游和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山地高尔夫球场为代表的极具动感与挑战性的茶山运动旅游为特色,形成了入口服务区、儿童游乐区、生态观光区、拓展体验区、别墅接待区、宗教朝圣区、茶山湖水上运动区、高尔夫高端运动区等八大功能区,是融山、石、林、花、果、河、湖、泉、瀑、寺于一体,集观光游览、宗教朝圣、动感体验、休闲度假于一身的多元多质综合型精品旅游景区,是都市人回归山野、身心康宁、追寻放松的绝佳胜地。

(二)休闲观光农业基础条件良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我市先后实施了“环境整治”“五化工程”“村村植绿”、垃圾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工程,实现了村庄硬化、绿化、洁化、亮化和美化。

几年来,借助国家、省、青岛市各类农业项目的实施,每年投入资金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改造,加快交通、饮水、电力、通迅、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休闲农业企业推进庭院改造,污水治理、美化绿化,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洁能资源,加强对客房、厨房、厕所、浴室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游客饮食、住宿等方面基本要求。

为方便游客,各大观光农业示范园中,都设停车场,辟有旅游通道,沿途还修设了石桌、石凳供游客休息;在区内主要通路及主要参观点设有中英文对照的交通指示牌及说明牌,使游客能对旅游线一目了然。

从2009年开始,平度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扶持设施大棚建设,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23万亩。

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村村通工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大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休闲观光农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全市具有不同接待条件和规模的休闲农业景点110个,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以上的规模景点有12个:大泽山葡萄观光园、半岛葡萄酒庄、五龙埠葡萄观光园、天池岭葡萄观光园,茶山风景旅游区、桃花涧樱桃观光园、明村西瓜、樱桃西红柿观光采摘园、乐义开心蔬菜种植园、青岛大樱桃生态科技园、杨家顶子设施蔬菜观光园名列其中。

其中总投资 5.7亿元茶山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由青岛客商投资,于2006年3月份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3亿多元,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总投资9亿元的大泽山旅游开发项目由四川峨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万方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潍坊永正经贸有限公司、河北青岛良嘉华电子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7亿元。

大泽山五龙埠葡萄观光园由大泽山镇政府和尹家村共同投资,累计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大泽山天池岭葡萄观光园,由大泽山镇政府和谭家夼村共同投资,累计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

2010年引进了总投资5000万元的乐义生态园项目,该项目由青岛立山果蔬专业合作社投资,主要建设开心农场,吸引市民参加农村劳动,体验劳动乐趣,这也是我市引进的第一个较大的农业旅游项目。

马家沟芹菜产业园(AAA级景区)由李园办事处投资,已完成投资7000余万元。

从目前的景区投资开发和管理情况来看,成规模的12个观光园管理比较规范,每年接待游客约100余万人次。

从业人数为4.1万人,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3%以上,且从业人员60%都接受了专门培训并有30%以上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而大泽山的五龙埠葡萄观光园、大泽山天池岭葡萄观光园、每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其中大泽山的五龙埠葡萄观光园、大泽山天池岭葡萄观光园带动农民增收明显,每年约为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二、指导思想坚持“以农为本,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体要求,与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旅游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为主体,部门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发展格局。

加强产业引导,推进提质增效,努力把平度休闲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三、建设原则(一)以农为本,科学规划。

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分类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各地有序发展。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以自然生态、文化内涵为重点,坚持传统与创新统一,加快培育我市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自然生态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三)强化服务,规范管理。

加大教育培训、宣传推介、营造环境力度,制定规范标准,创建示范典型,引导行业自律,实现休闲宣泄业基地建设、食品卫生、公共安全、生产过程、接待服务、环境保护的标准化、规范化。

(四)政府扶持,社会参与。

创新体制,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调配资源的基础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大力推动休闲农业朝三个目标努力:一做大做强产业。

力争每年新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力强的蔬菜、果新发展品休闲农业区6处,年营业收入500万以上的2处,到2015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点达134处,全市年营业收入超500万的示范点达到20处。

休闲农业总收入每年递增15%以上由现在的7亿达到12亿。

二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确保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不断拓展农业的休闲、教育、示范、环保功能。

达到建一个休闲农庄,就能致富一方农民,保持一方青山绿水的要求。

二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确保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不断拓展农业的休闲、教育、示范、环保功能。

达到建一个休闲农庄,就能致富一方农民,保持一方青山绿水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