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第五章复习题

建筑材料第五章复习题

建筑材料第五章复习题
一、填空
1、是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复合固体材料的总称。

按所用胶凝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及等。

按用途不同分为、、、、、。

按拌合物的塌落度分为、
、、。

在混凝土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是混凝土,是由、和、集料按适当比例混合,拌制均匀,浇注成型,经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在硬化之前称为。

按表观密度分可分为、、。

2、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和形成水泥浆,在砂石颗粒之间起润滑作用,使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而便于施工,砂石在混凝土中分别称为、,占混凝土总体积约以上,一般不与水泥起化学作用,其目的是构成、减少用量和减少收缩。

水泥在混凝土中起作用。

3、凡符合国家标准的,均可拌制和养护各种混凝土。

可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也不宜拌制有素面要求的。

4、建筑中常用的细集料是,包括、、、。

此外还有,包括和。

5、是指大小不同的颗粒相互搭配的情况。

是指在粗颗粒的间隙填充中颗粒,中颗粒的间隙填充细颗粒,这样一级一级的填充,使集料形成密集的堆积,空隙率达到最小的程度。

6、集料的粒径越大,单位体积内总表面积就越,包裹在集料表面所需的水泥浆用量就越,这样也可以节约水泥用量。

粗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均采用法测定
7、粗集料的级配有和两种。

是指颗粒的尺寸由大到小连续分布,每一级颗粒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又称为。

大小搭配合理,配置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好,不易发生离析现象,目前使用较多。

8、集料和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碎石和人工砂的颗粒富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拌制的混凝土强度相对较大,但拌合物较差。

卵石和河砂、海砂、湖砂的颗粒近乎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粘结力较差,拌制的混凝土好,但强度相对较低。

9、卵石和碎石的强度,可用岩石和两种方法表示。

10、混凝土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均匀后尚未凝结硬化的材料称为,又称。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能获得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包括、、三方面的性能。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和机械振捣作用下,能流动并均匀密实的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越大,施工操作越方便,越易于捣实成型。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粘聚力,不会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质。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保持水分不易析出的性能。

11、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可采用和测定。

对于塑性混凝土采用
测定,塌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采用测定。

将混凝土拌合物那规定的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提起坍落度筒后拌合物因自重向下坍落,下落的尺寸以计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值,用表示。

12、维勃稠度法测定时记录秒表上的时间,以S记,即为拌合物维勃稠度值,用表示,
维勃稠度值越小,表示拌合物,流动性,反之表示粘度,越振实。

13、干硬性混凝土与塑性混凝土不同之处在于干硬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粗集料,流动性,水泥用量相同时,高。

14、影响拌合物和易性的因素主要有、、和的使用,此外,与、等都对和易性有一定的影响。

15、粗集料粒形较圆、颗粒较大、表面光滑、级配较好时,拌合物流动性,使用细沙,拌合物流动性,使用粗砂,拌合物和较差。

施工方面的影响中,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及的性能等都会对和易性产生影响。

16、混凝土的强度分为、、、。

其中以最大,最小,故混凝土主要用于承受。

常作为评价混凝土质量的基本指标,并作为确定的依据。

17、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确定,采用符号与表示,例如C30表示混凝土为30MPa,即大于30MPa 的概率为95%以上。

18、混凝土对于混凝土抗裂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结构设计中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主要指标,我国采用,间接地求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19、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因素有与,其次是、、
、等。

其中和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振捣成型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使水泥充分水化,称为混凝土的,混凝土在拌制成型后所经历的时间称为。

20、规范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对于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21、试验的尺寸、形状、表面状态及加荷速度等称为。

加荷速度越快,混凝土强度值越。

22、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维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能力称为。

主要包括、、、、及。

混凝土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能称为。

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来表示,是以28d龄期的混凝土标准试件,在后承受反复冻融循环,以损失不超过25%,且不超过5%时所能承受的来确定。

抗冻等级有F10 、F15、 F25、 F50、 F100、 F150、 F200、F250和 F300九个等级,分别表示能承受的最大循环次数为10、15、25、50、100、150、200、250、300次。

混凝土抵抗有压介质(水、油、溶液等)渗透作用的能力,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来确定的。

抗渗等级有P4、P6、P8、P10、P12五个等级,分别表示混凝土能抵抗0.4、0.6、0.8、1.0、1.2MPa 的静水压力而不渗透。

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潮湿的条件下与水泥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发生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的过程。

是指水泥中的碱(Na2O,K2O)与集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在集料表面生成复杂的产物,这种产物吸水后,体积膨胀约3倍以上,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而发生破坏。

23、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掺入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5%,泳衣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称为
,按主要功能可以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2)调节混凝土凝结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
和。

(3)改善混凝土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

(4)改善混凝土其他特殊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和等。

24、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称为。

可以达到的效果是(1)(2)(3)(4)。

25、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称为
能显著减少混凝土拌合物,改善,并能显著提高混凝土、。

但不适宜用于混凝土和混凝土。

26、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称为。

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加速混凝土的发展,常用于、及。

27、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为。

主要用于、、、、,不适于用于、及。

28、在规定温度下,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冰点,使混凝土液相不冻结或仅部分冻结,以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并在一定时间内获得预期强度的外加剂称为。

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称为。

外加剂应通过实验试配确定最佳掺量,外加剂一般不直接投入混凝土搅拌机内,应制成,随水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

29、普通混合比设计是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

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每立方米中各种材料的表示,另一种是以各种材料之间的
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
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这四种基本材料的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重要参数。

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值称为,用表示,它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确定原则是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

砂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称为,确定原则是在保证拌合物具有粘聚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取。

反映混凝土中水泥浆用量的多少,确定原则是在达到流动性的要求下,取值。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所使用原材料的实际品种,经过、和三个阶段,得出合理的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应至少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一个为,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减少0.05。

二、简答题
1、改善和易性的措施
2、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轴心抗压强度
3、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4、发生碱-集料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5、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7、施工配合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