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培训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培训

1-套圈 2-摩擦头球头螺母 3-重块 4-往复扁铁 5-减速箱 6-计数器 7-曲轴 8-连杆 9-电动机 10-压轮 11-滚轮 12-摇手柄 13-压力调节螺钉 14-启动开关 15-电源开关 16-撑柱捏手 17-撑柱 18-右凸轮捏手 19-摩擦头 20-试样台 21-左凸轮捏手
▪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具有两种可选尺寸 的摩擦头作往复直线摩擦运动。
光源
目光
试样
45°
光源 45° 试样
目光
▪ 蓝色羊毛标样
:以规定深色的八种染料染于羊毛织物上制 成,
▪ 耐光耐气候色牢度色牢度采用八级制,其 评定以蓝色羊毛标样为比较标准。
▪ 通过与蓝色羊毛标样比较:8级表示耐光色 牢度最好,1级表示最劣,
标准贴衬织物
▪ 印染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需用标准贴衬织 物,标准贴衬织物分单纤维和多纤维两种。 单纤维贴衬织物一般要用两块不同纤维的 织物做贴衬;多纤维贴衬织物可以同时测 出试样对多种纤维贴衬的沾色性能,只需 一块做贴衬即可。
2.试样准备
▪ (1)试样准备:当被测试样是织物或地毯时,需 准备两组尺寸不小于50mm×140mm的,分别用 于干摩擦试验和湿摩擦试验。每组各两块试样, 其中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或纵向), 另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纬向(或横向)。
▪ 若被测试样是纱线,将纱线编结成织物,试样尺 寸不小于50mm×140mm。或沿纸板的长度方向 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并 使纱线在纸板上均匀地铺成一薄层。
二、实训过程
▪ 1.仪器设备、用具 ▪ (1)耐洗色牢度试验机
SW-12A耐皂洗色牢度仪结构示意图 1-排水泵 2-加热保护器 3-被动齿轮 4-电动机 5-减速器 6-电动机副齿轮 7-排水接口 8-主动齿轮 9-旋转架 10-试杯 11-工作室温度控制仪 12-时间继电器 13-蜂鸣器 14-预热室温度控制仪 15-排水开关 16-门盖 17-电源开关 18-保温层 19-温度传感器 20-管状加热器 21-排水管道 22-排水管接口 23-水管 24-走轮
印染加工或服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外界条件作用 后所引起颜色的变化程度。 ▪ 或可定义为:有色纺织品在经受各种外界条件作 用后褪色和/或脱落的颜色沾污其它织物的程度。
▪ 2. 检测方法
▪ 现行的检测方法按照作用的环境与条件,或模拟 试验,或综合试验,得到染色牢度的评价。检测 指标包括加工过程中的色牢度如耐升华色牢度、 耐缩绒色牢度等,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色牢度如耐 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光 色牢度等等。一般以检测耐洗、耐摩擦及耐光这 三项色牢度指标为主。实际工作中,根据产品标 准要求以及产品最终用途来决定检测项目。色牢 度评定,以等级制表示。
▪ 一、基本知识 ▪ 耐摩擦色牢度也称为摩擦色牢度。是指印染织物
有色部位用标准白布在规定压力下摩擦规定次数 有色织物的褪色情况。用白布沾色情况来评定其 耐摩擦色牢度。根据引起褪色的摩擦条件不同, 摩擦色牢度又分为干摩擦色牢度和湿摩擦色牢度。 干摩擦褪色的机理主要是摩擦力引起织物或服装 上染料的脱落,湿摩擦褪色的机理除了摩擦力的 作用外, 还有水的作用。
▪ (2)摩擦布,棉摩擦布,符合GB/T 7568.2的规定,剪成(50mm±2mm)× (50mm±2mm)的正方形用于圆形摩擦 头。剪成(25mm±2mm)× (100mm±2mm)的长方形用于长方形摩 擦头。
▪ (4)耐水细砂纸,或不锈钢丝直径为 1mm、网孔宽约为20mm的金属网。
▪ (5)评定沾色用灰卡,符合GB/T 251。
▪ ②按下启动电源15及启动按钮14,摩擦头 会自动在试样布上来回摩擦10次,往复动 程为100mm,时间需10秒。取下摩擦布, 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下调湿,并 去除摩擦布上可能影响评级的任何多余纤 维。
▪ (2)湿摩擦
▪ ①称量调湿后的摩擦布,将其完全浸入蒸 馏水中,取出,使用轧液辊挤压(或其他 适宜装置调节摩擦布的含水率)后,再称 重,计算含水量,以确保摩擦布的含水率 达到95%~100%。
▪ B 沾色灰色样卡(又称白布沾色样卡)。沾色灰色 样卡则是用作检测沾色样卡(符合GB/T251- 2008)。两种样卡均为五级九档制。根据可分辨的 色差分为5个等级,即5、4、3、2、1,在每个级别 的中间补充半级,即4-5,3-4,2-3,1-2 数字越大 表示牢度越好。
▪ 评定等级以灰卡色差程度与布样相近的一级作为该 布样的牢度等级,如其色差程度正好介于样卡的两 级之间,可评为中间等级如3~4级。
▪ ②重复上述干摩擦布的操作。
▪ ③湿摩擦结束后,将湿摩擦布在室温下自 然晾干后评级。
▪ 4.试验结果评定
▪ (1)评定时,在每个被评摩擦布的背面放置三 层摩擦布。
▪ (2)在适宜的光源下,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评定摩擦布的沾色级数。
▪ 5.注意事项
▪ (1)如有染色纤维被带出留在摩擦布上 , 必须用 毛刷把它除掉。
需要时用。
贴衬织物
▪ 多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 11404,根据 试验温度选用:
▪ —含羊毛和醋纤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用于 40℃和50℃的试验,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 60℃的试验,需要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 —不含羊毛和醋纤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用 于某些60℃的试验和所有95℃的试验)。
▪ 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 7565、 GB/T 7568.1、GB/T 7568.4~7568.6、 GB/T 11403、GB/T 13765、ISO 105-F07
▪ 当测试有多种颜色的纺织品时,应细心选择试样 的位置,使所有颜色都被摩擦到
试验步骤
▪ 在试验仪平台与试样之间,放置一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属网或砂 纸,以助于减小试样在摩擦过程中的移动。
▪ (1)干摩擦
▪ ①将调湿后的摩擦布平放在图5-3所示摩擦色牢度试验机 的摩擦头19上,使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的运行方向一 致,用套圈1固定,不能松动。小心地将摩擦头放在试样 上。
退浆、煮练、漂白、但不丝光、不轧光、不上蓝或增白。 烧毛洁净,毛细管效应8-10厘米/30分钟,白度在80%以 上。
3.蚕丝 05电力纺。经过脱胶、漂白,但不增白。 4.合纤布(涤、腈、锦): 18×18(32支×32支)313×307根/10厘米。经过练漂、 定型、但不丝光、不上浆、不上蓝或增白。
▪ 3.色牢度的评价 ▪ (一)目测评定:以试后样与原样两者之间以目
测对比色差的大小为依据。使用到:灰色样卡 (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和蓝色羊毛标样 (耐光色牢度、耐气候色牢度)
▪ (二)色牢度仪器评级
▪ 灰色样卡:
▪ 灰色样卡:A:变色灰色样卡(又称原样褪色样卡) 用 作检测变色的样卡(符合GB/T250-2008);
▪ (2)天平。精确至±0.01g。
▪ (3)机械搅拌器。最小转速16.667s-1 (1000r/min),确保容器内物质充分散开, 防止沉淀。
▪ (4)耐腐蚀的不锈钢珠。直径为6mm。
▪ (5)加热皂液的装置。如加热板
▪ 2.试剂及材料 ▪ (1)符合要求的肥皂,具体要求见P116 ▪ (2)无水碳酸钠(Na2CO3)。 ▪ (3)三级水。符合GB/T 6682。 ▪ (4)灰色样卡。 ▪ (5)贴衬织物 ▪ (6)一块染不上色的织物(如聚丙烯),
▪ 一、单纤维贴衬织物 主要用于ISO及GB/T色牢度检测用标准贴衬织物。 1.粘胶纤维(粘纤) 19×19(30支×30支)268×268根/10厘米。经过退浆、 漂白、但不轧光、不上浆、不上蓝或增白。毛细管效应8 厘米/30分钟,白度在80%以上。 2.棉细布 18×18(32支×32支)313×307根/10厘米。经过烧毛、
▪ 思考:同一块试样,一般干摩擦色牢度与湿摩擦 色牢度哪个高?
▪ 2.基本原理
▪ 将纺织品试样分别与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 湿摩擦布摩擦,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耐 摩擦色牢度试验仪可通过两个可选尺寸的 摩擦头提供了两种组合试验条件:一种用 于绒类织物;一种用于单色织物或大面积 印花织物。
二、实训过程
▪ 1.仪器设备、用具
▪ 二、多纤维贴衬织物:见表5-1 表5-1 多纤维贴衬织物规格
检测标准
AATCC N0.10
醋纤

AATCC N0.1
醋纤

SDC TV 二醋酯 棉
SDC DW(ISO)
醋纤

纤维组成
锦纶 涤纶
锦纶 锦纶 锦纶
粘胶 涤纶 涤纶
腈纶 羊毛 蚕丝 羊毛 粘胶 三醋酯 腈纶 羊毛
第一项 耐摩擦色牢度检测
4.试验步骤
▪ (1)根据被测试样纤维性质及客户要求,结合 表5-2和表5-3选定检测方法。并按照所采用的 检测方法制备皂液。
▪ (2)将组合试样以及规定数量的不锈钢珠放在 容器内,按照1:50的浴比,依据表5-3注入预 热至检测温度±2℃的需要量的皂液,盖上容器, 立即依据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操作,并开始 计时。
▪ 一般情况下,黏胶纤维织物、人造丝、真 丝织物、毛织物的洗涤温度是40℃;合成 纤维产品为60℃;棉麻产品为95℃,混纺、
交织复合产品以产品中较耐低温的纤维种
类而定。
▪ 2.基本原理
▪ 纺织品试样与一块或两块规定的标准贴衬 织物缝合在一起,置于皂液或肥皂和无水 碳酸钠混合液中,在规定时间和温度条件 下进行机械搅动,再清洗和干燥。以原样 作为参照样,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试样 变色和贴衬织物沾色。
▪ (2)纱线或散纤维:可按纱线编结成织物, 按照织物的方式进行试验。取用质量约为 贴衬织物总质量一半的纱线或散纤维,按 下列方法之一制备组合试样:
▪ ①夹于一块100mm×40mm多纤维贴衬织 物及一块100mm×40mm染不上色的织物 之间,沿四边缝合(见GB/T 6151)。
▪ ②夹于两块100mm×40mm规定的单纤维 贴衬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