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2021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98分)
1. (8分) (2019四下·吴忠期中)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扎: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闷: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6分)按句意写出用同音字组成的词语
①使东西来回摆动。
________
②指没有事实根据的话。
________
③对远距离的人、事、物实行控制。
________
④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________
3. (6分)填空。
(1)
《用奇谋孔明借箭》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这部小说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荣衰,被誉为“________”
(2)
生当作人杰,________。
4. (14.0分)把下列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
①突然摇摇摆摆一个地飘了上来红气球
②上小脸画着一张可爱的气球
5. (4分)补充句子。
(1)例: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王成越跑越________,离终点越来越________。
雨越下越________,天气越来越________。
(2)例:渐渐地,雷声小了。
渐渐地,________。
(3)例: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________挂在________。
6. (6分)完成下面的题目。
(1)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
(2)题目“独坐敬亭山”,意思是诗人________,静静地________近物远景.
(3)诗的一,二句描写的是________的景物。
三,四句以拟人的手法写诗人对________.
7. (3.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聪明的猴妈妈
有一天,天气很好,猴妈妈带着小猴去树林里去玩。
淘气的小猴一会儿爬,一会儿又跳下,玩得十分开心。
忽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地洞。
这个地洞又深又滑,小猴怎么也爬不上来,他又哭又叫:“妈妈,妈妈,快来救我呀!”声音传到了地面上,猴妈妈听见了,非常着急。
她跑来跑去找动物们帮忙,可是一个小动物都没找到。
忽然,她抬头一看,树上有一根结实的青藤。
猴妈妈先把青藤割断,然后拉着青藤绕着大树走了几圈,并把青藤拉直,当绳子用。
然后在青藤的另一头上绑上一块石头,小心的放进地洞里。
小猴拉着青藤就爬上地面来,扑进了妈妈的怀里,说:“妈妈,你真聪明,今后我再也不淘气了。
”
(1)短文中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小猴子遇到了什么困难?
(3)猴妈妈是怎样救小猴子的?
(4)写出文中的动词。
(5)你想对猴妈妈说点什么呢?
8. (1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发问的精神
①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
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②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
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
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
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③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
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
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
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④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
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
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
以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
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⑤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1)文中作者所反驳的论点是()
A . 从书上就可能读到所有的知识和道理。
B . 老师会给我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和道理。
C . 牢牢记住书上和老师讲解的知道和道理。
D . 知识和道理只需要牢牢记住,并不需要多问。
(2)第②~④段是对第①段提出的________作了具体的分析,说明了________。
(3)对第④段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论证的中心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
B . 论证的过程既运用了讲道理论证,又运用了举例论证。
C . 作者的主张是只有多发问,才能准确地把知识运用到生活里去。
(4)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阅读了《发问的精神》后,你对于学习中“问”的理解一定加深了不少。
请你写出一句《论语》中关于“问”的名句。
9. (16.0分)课外阅读。
我家的菜园
我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园子,它的四周围着高墙,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
园子的北面长着一丛鲜艳的喇叭花,南面有一棵茂盛的石榴树。
当春天来临时,菜苗纷纷从土里钻了出来,一片片绿油油的,大地像披上了一条绿毯子。
一群群毛绒绒的小鸟栖息在高墙和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冬眠的菜园渐渐地苏醒了。
到了初夏,成行的向日葵已经长得十分健壮,绽开的花朵像一只只金色的盘子。
盛开的石榴树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园子里热闹极了。
骄阳下的盛夏,一排排挺立着的玉米,像一个个浑身插满手榴弹的威武的战士。
高梁细长的头上像戴着一顶红珠帽。
地里结满了累累瓜果。
秋天,石榴胀开红褐色的果皮,袒露出饱含秋意的珍珠般的颗粒,迎着秋风欢笑着。
镶嵌着无数红色小花的深蓝色的络石藤,布满了北墙,墙角盛开着粉红色的喇叭花。
一场大雪过后,菜园一片洁白,如同盖上了一床银色的被子。
几片顽皮的菜叶悄悄地顶起被子探着脑袋张望着,远远望去就像几朵淡绿色的小花。
菜园的四季,仿佛是一幅幅诱人的画卷。
(1)
全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菜园的样子。
(2)
找出文中比喻句。
(3)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词语搭配。
粉红色的________ A画卷
茂盛的________ B络石藤
深蓝色的________ C石榴树
诱人的________ D喇叭花
10. (24分)创新习作天地。
在生活中,面对困难你选择了“信念”吗?面对失败、痛苦,你选择了“坚强”吗?面对“诱惑”,你选择了“拒绝”吗……请以“这次,我选择了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内容具体,书写端正,正确运用标点符号,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98分)
1-1、
2-1、
3-1、3-2、4-1、5-1、5-2、5-3、6-1、
6-2、
6-3、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8-4、
9-1、
9-2、
9-3、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