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知识教育讲座新闻稿(300字)

安全知识教育讲座新闻稿(300字)

安全知识教育讲座新闻稿(300字)临床学院举办新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为了加强新生的安全文明意识,增强同学们的自律自制能力,临床学院于20xx年9月28日19:30至21:00在国际报告厅成功举办了新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

莅临现场的嘉宾有保卫部覃业亮副部长,临床学院辅导员王晖慧老师、邹智老师、陈云强老师、范琼老师、张婧娴老师、彭臻喆老师及何敬熊老师。

本次讲座由邹智老师主持,覃业亮部长主讲。

覃部长从个人切身的安全问题出发,在宿舍安全、人身安全、防火防盗防诈骗等方面作了全面而精彩的讲解。

讲授完毕后,辅导员与新生进行了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大学生安全文明自律协议书签约仪式。

讲座期间会场秩序良好,新生反应热烈。

通过本次讲座新生获得了实用的安全文明知识,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提升了新生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

12345第二篇:安全知识教育讲座稿6800字安全知识教育讲座稿同学们: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同学们就安全知识进行交流,相信我们的班主任对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安全教育。

下面我将从消防安全、防溺水、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及其它生活中的安全和危险中的自救等方面给同学们作讲解。

一、消防安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发现并使用了火。

在现代,人们利用火来燃烧加工食物,通过火使火箭上天?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火的日子,但是每年因为火灾而造成的损失数以万计,同时也使许多家庭失去了亲人。

在19xx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因舞台上的照明灯点燃了舞台上的幕布,造成特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高达325人,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其中有287人是在校的学生,其中大部分是新疆自治区品学兼优的学生,给国家和个人的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前年,我校的两名学生玩火,把别人家的两树谷草点燃,最后没有扑灭,两名学生家长进行了赔偿。

今年清明节,仪陇檬垭乡一家人上坟,引发火灾,烧毁天然林几十亩??上前年和今年发生相同的事情,即学生在寝室玩火,导致学生棉絮被烧??我给大家举的这些不是用来吓唬大家的,是实实在在的案例,但大家也不要害怕,只要大家遵守安全用火准则,合理用火,就会驯服火灾。

(一)消防基础知识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预防火灾的措施很多,同学们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l.不玩火。

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

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

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

3.爱护消防设施。

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在学校里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l.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也不带火炮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4.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15、无论在教室或寝室,不准私拉乱接电线,更不允许随便使用用电器。

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

1.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

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2.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直接报警。

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尽快使用邻居的电话或者附近单位的电话报警。

3.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具体位置,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4.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

5.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二)自救的方法在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呢?这里向你介绍十种方法。

1、熟悉环境法。

就是要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

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熟悉掌握。

当人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及时疏散和灭火。

如20xx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市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

他在18日住进11层时,进房前先在门口看了看周围环境,知道了疏散出口。

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

2、迅速撤离法。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

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19xx年,吉林省东辽县就曾发生过一位青年妇女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穿衣服、抢拿财物,导致丧命火场的悲剧。

一般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3、毛巾保护法。

逃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

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

身边如没有毛巾,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

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

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品鼻上拿开。

4、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窒外疏散楼梯等。

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 2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

如20xx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南路百货大楼特大火灾,死80人,伤53人。

而有位叫刘丽英的女士却死里逃生,着火时她正在三楼购物,混乱中她趴在地板上,顺着楼梯爬到二楼,从窗户跳出,得以幸存。

5、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离险境。

6、低层跳离法。

如果被火困在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

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

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落在柔软物上。

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容易造成重伤和死亡。

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宣城明珠大酒店20xx年5月17日晚发生火灾,起火时,酒店4楼歌舞厅有34人,慌乱之中,有16人跳楼,3人摔死,13人严重摔伤。

但有两人用窗帘结成绳索从3楼客房窗户滑下,安全逃生。

7、借助器材法。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

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救生滑杆、救生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火“口”脱险。

8、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以保护自己,择机而逃。

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

9、利人利已法。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

如19xx年11月27日13时28分,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

在一幢单层的艺苑歌舞厅,有233人丧生,就是与被困人员拥挤、踩压有关。

歌舞厅仅有一个0.83米宽的小门,且有5个台阶,发现火灾时,所有舞池中的人立即拥向小门逃生。

一人跌倒还未及爬起,后面接踵而到的人便被绊倒,呼啦一下子,逃生者就人叠人地堵住了小门。

灾后发现,死者呈 3扇形拥在门口处,尸体叠了9层,约有1.5米高,其景惨不忍睹。

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法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在火灾中禁止助人为乐。

消防工作关系到大家的生命安全,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和安全常识,培养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还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从自己做起,为大家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防溺水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夏天已经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了起来。

据教育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20xx年4月2日下午3时30分许,3名大埔中学的学生在汀江茶阳镇印山背大沙坝河段游泳时,不幸沉入河中失踪。

其中一人是为救同伴而被河水冲走的。

20xx年5月6日10时50分左右,安徽省铜陵市有10名当地高校学生在老洲乡太阳岛附近的长江水域玩耍,其中7人下水发生溺水事故,经铜陵海事处和公安部门赶到现场全力救援,2人获救,其余5人不幸溺亡。

前几天,泸州一名酷跑青年不幸掉进泸江身亡??每年因为溺水死亡的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

因此,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显得非常重要。

1、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2、对同学们的要求是禁止到河、塘、堰洗澡、钓渔、玩耍。

3、救护救护溺水者,应迅速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

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护: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然后进行控水处理。

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三、如何防溺水为了确保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专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4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溺水是非常危险的事故,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