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秋“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物理试题

2019年秋“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物理试题

2019年秋“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命题学校:宜昌市夷陵中学命题人:汪振喜审题人:陈发锐甘世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其中1-6为单选题,7-10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1.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实、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库仑最早引出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的方法来表示电场。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计算得出了万有引力常数。

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数值。

D.电动势表征的是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在大小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

2.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月球的引力在地球上产生了周期性的潮汐现象,潮汐力耗散地球的自转能量,降低地球的旋转速度,同时也导致月球正在以每年3.8cm的速度缓慢远离地球。

不考虑其他变化,则很多年后与现在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减小B.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增大C. 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减小D. 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减小3.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启动后沿水平道路行驶,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达到最大速度v.若行驶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司机将功率变为3P,则在从静止开始加速到车速为v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3pmv B.6pmvC. 8pmvD. 9pmv4.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光滑小环A和B用轻绳连接,分别套在水平和竖直的固定直杆上。

在绳上O点施一水平力F拉紧轻绳,设法使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随后使力F 缓慢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 )A. OB 段绳中的张力始终大于mg ,且逐渐减小B. 杆对A 环的作用力始终等于2mgC. OA 段绳中的张力始终大于mg ,且逐渐增大D. OB 段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5.在地球赤道上进行实验时,用磁传感器测得赤道上P 点地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将一条形磁铁固定在P 点附近的水平面上,让N 极指向正北方向,如图所示,此时用磁传感器测得P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现将条形磁铁以P 点为轴旋转90°,使其N 极指向正东方向,此时用磁传感器测得P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应为(可认为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北、南极重合)( )A. B 1-B 0B. √B 02+B 12C. √2B 02+B 12+2B 0B 1D. √2B 02+B 12−2B 0B 16.如图所示,由均匀的电阻丝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导体框,垂直磁场放置,将AB 两点接入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的电源两端,通电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为F ,若将AB 边移走,且电动势换为E2(内阻不计)的电源,则余下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 A .16F B .18F C . 23F D . 12F 7.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 和n 内对应面积均为S ,设经过b 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分别为a 和v b ,则( )A. a =2(m+n)S (n−m)mnB. a =2(n−m)S (n+m)mnC. v b =(m 2+n 2)S (n+m )mnD.v b =(n 2−m 2)S(n+m )mn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内阻及各电阻的符号都标在图中,其中R1>r,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阻R2两端的电压增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 电源的总功率减少但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D. 如果设定流过电阻R2电流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2,流过滑动变阻器R3的电流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3,则有ΔI2<ΔI39.如图所示,有一正方体空间ABCDEFGH,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若只在A点放置一正点电荷,则U BC>U CGB.若只在A、F两点处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质子在D点电势能大于G点电势能C.若只在A、G两点处放置等量同种点电荷,则B、C两点的电势相等D.若只在A、E两点处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D、F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10.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O点为圆心,AB是一条直径,空间有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在圆上A点有一发射器,以相同的动能平行于水平面沿不同方向发射带电量为-q的小球,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点中,经过C点的小球动能最大,且∠α=45°,由于发射时刻不同时,小球间无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的方向沿CO方向B.在圆周上AC两点的电势差最大qERC.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若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4qERD.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若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8第II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12分,共18分)11.(6分)某同学想测出湖北某重点中学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cm、39.15cm、73.41cm、117.46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000r/min.求:(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s.(2)由实验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计算出画各条墨线时的速度v ,以22v 为纵轴,以各条墨线到墨线A 的距离h 为横轴,描点连线,得出了如图丙所示图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12.(12分)某同学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所使用的器材有:待测干电池一节(内阻很小)、电流表A(量程0.6 A ,内阻R A 小于1 Ω)、电流表A 1(量程0.6 A ,内阻未知)、电阻箱R 1(0~99.99 Ω)、滑动变阻器R 2(0~10 Ω)、单刀双掷开关S 、单刀单掷开关K 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该同学按图甲所示电路连接进行实验操作。

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虚线框内补全与图甲对应的电路图。

(2)测电流表A 的内阻:闭合开关K ,将开关S 与C 接通,通过调节电阻箱R 1和滑动变阻器R 2,读取电流表A 的示数为0.20 A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60 A 、电阻箱R 1的示数为0.15 Ω,则电流表A 的内阻R A =________Ω。

(3)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断开开关K ,调节电阻箱R 1,将开关S 接__________(填“C ”或“D ”),记录电阻箱R 1的阻值和电流表A 的示数;断开开关K ,开关S 所接位置不变,多次调节电阻箱R 1重新实验,并记录多组电阻箱R 1的阻值R 和电流表A 的示数I 。

(4)数据处理:图乙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R 图象,由此求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__Ω。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如果电流表A 的电阻未知,本实验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出该电源的电动势。

三、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42分,第13题10分,第14题10分,第15题10分,第16题12分)13.(10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8Ω,R 2=20Ω,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S 闭合时,电压表V 的示数为12V ,电流表A 的示数为0.2A ,S 断开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0.5A ,求:(1)电阻R 3的值.(2)电源电动势E 和内阻r 的值.14.(10分)如图,质量分别为m 1=1.0kg 和m 2=2.0kg 的弹性小球a 、b ,用轻绳紧紧的把它们捆在一起,使它们发生微小的形变.该系统以速度v 0=0.10m/s 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轻绳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5.0s 后,测得两球相距s=4.5m ,求:(1)刚分离时a 、b 两小球的速度v 1、v 2;(2)两球分开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E p .15.(10分)如图甲所示,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桌边A 点。

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固定圆弧轨道BNM , MN 为其竖直方向的直径,其中060=∠BON 。

现用一个质量m =2kg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放在桌面的右端A 点,并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外力作用在小物块上,使它缓慢移动,并将弹簧压缩x =0.2m ,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外力F 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然后撤去F 释放小物块,让小物块沿桌面运动,小物块飞离平台一段时间后恰好沿切线由B 点进入圆弧轨道。

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g 取10m/s 2。

求:(1)求物块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2)若物块在圆弧轨道内运动时未脱离轨道,求圆弧轨道的半径R 取值范围。

16.(12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L=8 cm,两极板间距离d=8cm,A极板比B极板电势高300V,一电荷量q=1×10−10C,质量m=1×10−20kg的带电正粒子,沿电场中心线RO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0=2×106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已知两界面MN、PS相距为12cm,D是中心线RO与界面PS的交点,O点在中心线上,距离界面PS为9cm,粒子穿过界面PS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bc上,不计粒子重力(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1)求粒子到达PS界面时离D点多远?(2)确定点电荷Q的电性并求其电荷量的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