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1) 自动免疫:因感染病原或注射抗原(疫苗)而获得的免疫 2) 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抗体或因人工h 注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 7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3) 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区别:
a. 发生作用时间:
自动免疫:慢(1-4周); 被动免疫:快(立即)
b. 效果:
自动免疫:可刺激机体持续产生抗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
h
10
h
11
第二节 免疫系统
二、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 有关的各种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及其它抗原提呈 细胞、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主要存在于免疫器官、组织以及血液和淋巴液中。 1、T 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称为胸腺依赖性淋
巴细胞。主要功能为产生细胞因子,执行细胞免疫。
h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免疫系统 第三节 抗原和抗体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五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六节 变态反应 第七节 免疫学应用
h
2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抗原性异物(自身和 非自身物质),对自身物质形成天然免疫耐 受,对非自身物质产生清除作用的一种生理 学反应,以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 能.
h
17
h
18
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
抗原的te antigen):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
如:蛋白质、细菌、病毒等。
b. 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
本身没有免疫原性而只有反应原性的物质,又称半抗原。 多为某些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磺胺等。
2、B 淋巴细胞:在骨髓(骨髓样组织)中分化成熟,称
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主要功能为产生抗体,执行体
液免疫。
h
12
第二节 免疫系统
3、NK细胞 最主要功能为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4、单核吞噬细胞 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5、其他免疫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血 小板等。
二、免疫反应的功能
1、 免疫防御:为机体清除异己物质的一种免疫保
护功能。 正常:抗感染(消灭病原生物、中和毒素) 异常: (过高)变态反应(超敏反应);(过低)免 疫缺陷症
免疫缺陷症:指机体免疫系统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 或后天遭受损伤所致的免疫功能降低或缺乏的系统 综合症。
h
5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特殊抗原:
a. 变应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 的抗原。
b. 耐受原:能诱导机体对其表现无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的抗原。
h
19
半抗原 载体
+
完全抗原
B B
B
BT T
抗体
h
20
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
1、异物性:
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物质
亲缘关系越远的物质,免疫原性越强,自身物质可以形成 “天然免疫耐受”;自身物质结构、成分改变后成为“自身 抗原”。
h
14
第二节 免疫系统(小结)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样组织、胸腺 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黏膜淋巴组织
免 疫 免疫细胞 系 统
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 粒细胞、肥大细胞
抗体 免疫分子 补体
细胞因子
h
15
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
一、抗原(Antigen, Ag)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
2、免疫稳定: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
生理功能。 正常:消除体内衰老的和被破坏的细胞 异常:(过高)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攻击自身正常 细胞和组织,使其产生的病理性改变或功能障碍。
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形
的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
2、大分子性:
分子量一般为1万Da以上,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 强。
h
3
免疫的基本特性
1 识别自身和非自身
– 这是免疫应答的基础 – 免疫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外来抗原的表位 – 识别很精细,包括异种之间, 同种不同个体之间
2 特异性
即免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 免疫记忆
对相同抗原物质的再次进入具有记忆,会产生更快、 更强的免疫应答。
h
4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h
13
第二节 免疫系统
三、免疫分子
由免疫细胞产生,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分泌到体液中 或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分子统称为免疫分子。
组成:它主要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膜分子等 补体:补充抗体,为非特异性血清蛋白。 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纤维母细胞、内
皮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可 溶性小分子蛋白质。
正常: 识别和消除突变细胞
异常: (过低)恶性肿瘤、持续感染
h
6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三、免疫的主要类型
1. 天然免疫
定义: 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与异物都有排斥和屏障作用,也称 非特异性免疫。
2. 获得性免疫
定义:指机体对某一种或一类微生物或其产物所产生的 特异性抵抗力,它是后天的,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 程中由于自然感染或预防接种后产生的。也称特异性 免疫。
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在 体内外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h
16
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
(一)抗原的特性与种类
抗原的两种性能: a. 免疫原性(抗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免
疫细胞,并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抗体 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
b. 反应原性(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相应
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外或体内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 免疫反应的性能。
有3个组成部分: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h
9
第二节 免疫系统
一、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胸腺及其类同结构。
(二)外周免疫器官 成熟的T淋巴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捕捉抗原、呈递抗原和加工处理抗原。 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淋巴组 织。
将表现出再次反应或反应增强
被动免疫:体内抗体数量不会增多,再次接触抗原也不出
现增强反应
c. 维持时间:
自动免疫:长(半年至终生); 被动免疫:短(2-3周)
d. 用途:
自动免疫:预防感染;
被动免疫:应急治疗
h
8
第二节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 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