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胸部疾病基本病变X线分析分析
胸部疾病基本病变X线分析分析
肺叶:
右
左
肺
肺
肺叶是被脏层 胸膜分割的解剖 单位,右肺三叶, 左肺两叶。叶与 叶之间的胸膜裂 为叶间裂。
肺门:
是肺动脉、肺 静脉、淋巴、 支气管及神经 的复合影,左 侧略高于右侧, 位于第二至第 四前肋之间。
肺纹理:
主要是肺动脉、肺静 脉、血管、淋巴管构 成。从肺门中心向外 围呈树枝样分布,越 向外分布越细,一般 在外带分辨不清。
右侧气胸(100%)伴胸水
胸廓的异常X线表现
扩大、塌陷、畸形 扩大常见于弥漫性肺气肿,胸腔积液,气 胸;主要表现为肋骨走形变平,横隔下降, 肺野透亮度增强,纵隔狭长。 塌陷常见于单侧肺不张,外伤后畸形愈合, 单侧肺部纤维化改变。 畸形常见于发育畸形,外伤后畸形愈合。
叉状肋(前肋)
叉状肋(后肋)
左侧第九后肋骨质异常
左上叶中央型肺癌 --上叶不张
左上叶中央型肺癌 --上叶不张
左上叶中央型肺癌 --上叶不张
胸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肺部: 渗出性病变、急性炎症的反应 表现为片絮状模糊阴影,密度均匀,边界 不清晰,常见于各种急性炎症、肺出血、 肺水肿。
双侧渗出性胸膜炎
右侧多发肋骨骨折伴血胸
渗出实变-支气管气象
胸膜:
分脏层、壁层, 二者闭合,形 成胸膜腔,肺 叶之间的胸膜 称叶间胸膜, 正常情况下不 可见(水平裂 有时可见)。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胸部可发生多种疾病,每种疾病的病理 改变都可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尤其是大 体病理改变,必然会在X线检查上发现异常 征象。尽管有各种各样的X线表现,但是, 有一些具有共性的X线表现即胸部病变的基 本X线表现是影像诊断的基础。
胸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支气管病变: 主要为狭窄和闭塞,分腔内、腔外。 腔内有肿瘤、异物、分泌物、血块阻塞; 腔外有肿瘤、肿大淋巴结、扩张血管的压 迫。 狭窄的程度不同,其X线表现也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阻塞性肺气肿,阻 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
老慢支伴肺气肿
左下肺炎
右侧局限性肺不张伴胸水
左肺门旁炎性改变
肺间质纤维化
胸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空洞与空腔 空洞:是由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经引 流支气管排出形成。可分为:虫蚀样空洞, 薄壁空洞,厚壁空洞; 空腔:是部分肺组织病理性扩大,并占据 一定的空间形成所致,其壁薄如发丝,边 缘光滑、清晰,密度均匀一致的圆形、类 圆形透光区。
右肺部空洞
肺部空腔
癌性空洞
肺门肿块--结节病
纵隔基本病变X线表现
纵隔的异常改变: 形状的改变:增宽,见于纵隔积液、气肿、 炎症、肿瘤。 位置的改变:移位,向健侧移位~见于单侧 气胸、胸水、单侧肺气肿。向患侧移位~肺 不张,肺纤维变,广泛的胸膜肥厚。 运动的改变:主要见于气管异物及气胸。
间质性肺炎伴肺气肿,左胸膜炎 性反应,右上纵隔肿块
膈肌形状的改变
膈面低平
幕状吊起
波浪膈
膈肌位置的改变
膈肌降低(位于第十肋以下)
膈面升高
胸膜基本病变X线表现
胸膜钙化、肥厚、粘连 胸腔积液 气胸
左侧胸膜钙化
左侧胸膜粘连、肥厚
右侧多发肋骨骨折伴双侧胸腔积液
右侧胸膜粘连伴包裹性积液
右侧叶间轻度裂积液、肺底积液
大量胸腔积液
左下肺气胸、右上肺钙化
胸部疾病基本病变X线 分析
张洁
正常胸部X线表现
当我们在对某一患者进行诊断时,需对胸片 上的各种影像征象进行分析。在去除那些正 常的影像后,如发现出现与正常影像表现不一 致时,我们就要考虑是否存在病变。由此可见, 我们必须首先熟悉胸部的正常X线征象,为进一 步分析病理改变打下良好的基础。
胸部正常X线表现:
左纵隔占位
食管破裂感染
后纵隔血肿
—
气 管 撕 裂 纵 隔 气 肿 、 皮 下 气 肿
—
气 管 撕 裂 纵 隔 气 肿 、 皮 下 气 肿
膈肌基本病变X线表现
形状的改变:变平,波浪膈,幕状突起 位置的改变:升高(大量腹水、腹内肿 瘤),降低(肺气肿、气胸、胸水) 运动的改变:运动减弱、消失(肺气肿、 胸水、干性胸膜炎),矛盾运动(膈肌麻 痹)
左上叶下舌段肺癌—空洞
癌性空洞
左上叶下舌段肺癌—空洞
空腔
胸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肿块、结节 慢性炎症及肿瘤都 可形成肿块,表现 为圆形或类圆形密 度增高影,大于 3cm为肿块,小于 3cm为结节。 多见于良、恶性肿 瘤,结核,炎症。
肿块
肿 块
AVM
胸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肺门增大、肺门 移位 增大:多见于肺 门淋巴结增大、 肺门肿瘤 移位:多见于肺 纤维化病变的牵 拉,肿瘤的推压。
纵隔:
纵隔是闭合的胸膜腔之间的区域,前 为胸骨,后为胸椎,上为胸廓入口, 下为膈肌。由心脏、血管、食管、气 管、胸腺、淋巴、神经等构成,可分 为九个区域。 正常表现为:位于胸片的中间略偏左, 心缘清晰。
胸部正位及侧位
横隔:
膈肌:介于胸腹之间的肌腱膜,分左右两叶,呈面向上的圆 顶状,右侧略高于左侧。随呼吸上下运动,与外侧胸壁构成 肋膈角,内侧与心缘构成心膈角。 正常表现为:膈面光整,肋膈角、心膈角清晰锐利。上下膈 肌运动度一般在1~2cm。
右中叶大叶肺炎
胸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增殖性病变: 为慢性炎症的表现,主要由于 结缔组织、肉芽组织的增生所 致。 X线表现为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密度不均匀,高于渗出性病灶, 边界较清晰,多见于肺结核。
胸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纤维性病灶: 是肺的慢性炎症 (或结核)愈合的 表现形式之一 X线表现为:呈纤 维索条状阴影,密 度较高,粗细不均 匀,走形无规律。
胸廓:是由骨及 软组织构成,是 决定胸廓形状的 主要组成,包括 肋骨、肩胛骨、 锁骨、胸椎;软 组织主要为胸大 肌。
气管、支气管:
气管:由主气管、 左右主支气管、 肺叶支气管和肺 段支气管组成。
肺:
肺实质:包括肺泡、肺泡囊、 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主 要是气体交换场所。 肺间质:包括支气管、血管、 淋巴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 肺野:胸片上含气的肺泡所显 示的区域,为肺野,分为上、 中、下三段,内、中、外三带。
右侧肋骨多发骨折伴胸水常短小的12游离肋
胸部常见病变
小儿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炎性改变
右上肺TB
胸部常见病变
右上肺TB(部分欠稳定)
胸部常见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