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防排烟设计
为电控风口,控制复杂,可靠性差,造价高。
第二种方式
优点:系统控制比较简单 缺点:一般为节省造价,减少电动排风口,
排风不均
第三种方式
干管不装风口
优点:电控风口数量少,可靠性高, 缺点:设置双重风管,造价高,占用空间
较多
第四种方式
干管不装风口
优点:风口全部为百叶,只在支管上装电控阀, 造价低,控制少,可靠性高。
缺点:风管截面必须同时满足排风(风速不超 过10m/s)和排烟(不超过20m/s)的要求。
4 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要点
4.1 排烟口 每个防烟分区应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宜设在
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口距该防烟 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风速不宜超过10m/s。
4.2 排烟风道
材料:镀锌钢板或冷轧钢板,混凝土制品,
2.1 火势发展快 地下车库火势发展快主要是由于车辆停放密度大,以及车辆自身
或装载的货物燃烧,特别是火灾情况下的油箱或气罐爆炸所致。
(1)燃油储量多。一般汽车燃油箱的容量为30-200L不等,油箱 内储有不同型号的汽油或柴油,燃油箱被火烘烤爆裂,会导致燃油流 淌,引起火势蔓延扩大。
(2)车载可燃物多。汽车自身的火灾荷载较大,如车内装饰材料、 轮胎、座椅等,加上汽车所载货物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可燃物,如 棉、麻、纺织品、烟、酒等。发生火灾后,燃烧速度快,火势发展迅 猛。在多层地下车库中,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2)封闭或灌注灭火:如果火势发展迅猛,在无法直接 内攻,外攻灌注又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可严密封闭着火区 域,切断供氧,使内部燃烧因缺氧而自行熄灭。对于小型 地下车库火灾,如果火势猛,温度高,无法深入地下内攻 灭火时,可向地下车库灌注高倍数泡沫灭火。
5.加强火场通信联络
3 地下停车场机械通风与机械排烟系统
风机入口安装280°防火阀,其可以联锁关 闭相应的排烟风机。
排烟井应有备用电源并能自动转换
排烟风机的风量 金属风道漏风系数1.1-1.2, 混凝土风道1.2-1.3
4.4 防火阀
地下车库
通风及排烟系统设计
地下车库防排烟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城市汽 车的拥有量成倍增长,尤其是私家车的数 量更是突飞猛进的增长,由于地价昂贵, 许多城市的新增汽车库均以多层或高层建 筑内部的地下车库居多。由于地下车库处 于半封闭状态,且汽车废气大部分有害并 且可燃,加之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 的烟气,而且不能迅速排出室外,极易造 成人员伤亡,所以地下汽车库的通风和防 排烟就非常重要。
小组深入地下车库内部侦察等方式,迅速查明火场情况: 有无人员被困,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以及疏散的途径, 地下车库的结构、规模、车辆停放形式、车型和数量,地 下车库出入口位置,可供车辆疏散和灭火的进攻通道;期 货部位,是车辆着火还是附设房间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火 势蔓延发展方向,车库内有无固定灭火设施,是否已经启 动,控制火势的成效如何等。
平时排风可以利用车道补风,但火灾时利 用车道补风要求车库门没有设防火卷帘, 其与地上部门的隔断要求做自动喷水系统。
3.3 机械排风与机械排烟系统的关系 排风排烟分设 平时:运行排风系统
火灾:运行排烟系统
排风排烟合设(现在一般采用) 平时排风,火灾排烟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现在广泛采用玻璃钢。
保温:玻璃纤维,厚度不小于25mm
风速: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
料
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
施工:按排烟系统要求
4.3 排烟风机 采用专用的排烟机,HTF,HTFC,排烟风机
应保证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
风机外壳与墙壁或其他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小 于600mm
(3)有爆炸危险。车辆的燃油(气)漏出,其蒸气(燃气)与空 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着火源能引起爆炸,汽车火灾产 生的高温,很容易导致车上的燃油箱或燃气储罐爆裂,造成油料泄漏, 燃气喷出,扩大火势。
(4)蔓延途径多。附建式地下车库着火,不仅会使汽车相继着火, 高热的烟气还会通过竖井、管道等途径,引起地面建筑着火。
3.2 地下停车场机械排烟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2.1 面积超过2000m2 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 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
8.2.2 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 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防烟分区可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 0.5m的火分区2000 (4000)
防烟分区2000 6次/h
地下室每个防火分 区建筑面积不大于 500m2。当设有自 动灭火系统时,其 防火分区的最大允 许建筑面积可增加 一倍。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 筑面积不宜超过 500m2,且防烟分 区不应跨越防火分 区。
排烟量60m3/(h.m2)
8.2.3 每个防烟分区应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宜设在顶棚或 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 距离不应超过30m。
8.2.4 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 定。
3.2 地下停车场机械排烟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2.5 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 排烟支管上设有烟气温度超过 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 防火阀。排烟风机应保证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排 烟防火阀应联锁关闭相应的排烟风机。
(1)侦察中,消防人员很难直接观察到起火位置及燃烧 状况,给火场指挥决策带来很大困难。
(2)地下车库出入口少,灭火进攻路线少,而且高温浓 烟会从部分出入口大量涌出,消防人员一时很难进入车库 内,实施内攻灭火。
(3)地下车库发生火灾时,由于电源中断,事故照明照 度有限,浓烟造成能见度很低,消防人员开展侦察、救人、 灭火等行动将十分困难。
2.积极疏散人员和车辆
地下车库内的汽车着火,消防人员应加强对人员和车辆的疏散。
(1)人员疏散:坡道式地下车库和复式地下车库,由于地下车库内 有时会有人员停留,因此,当侦察确认有人后,应迅速组织力量进行 抢救和疏散,并卒子力量控制火势,以掩护救人行动;机械式地下车 库由于车辆停放由机械设备操作,地下车库内无驾驶人员,但要注意 是否有车库工作人员被困,确认有人也应该全力抢救。
(2)车辆不易发动。火灾时,车辆油路在热辐射作用下, 易出现气阻现象,车辆难以发动:而且,地下车库内充满 大量浓烟,氧含量降低,车辆也不易发动,造成疏散困难。
2.4 内攻灭火难度大
地下车库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灭火进攻路线少,能见度 很低,通信受屏蔽,扑救工作将十分困难。如2008年12 月26日无锡市镇巷的地下车库火灾,由于火灾现场能见度 非常低,消防员进出车库几次才将火势控制住。
(2)疏散车辆:疏散和保护车辆,是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减少火灾 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火场指挥员应在灭火作战预案的基础上, 与单位负责人共同决定疏散方案,明确分工,分头负责。
3.合理组织火场排烟
地下衬裤发生火灾,浓烟高温给灭火工作带来极大干扰和威胁,必须 采取有效排烟措施,来强化排烟实效。如果车库地下一层有采光窗 (孔),可打开或破拆,进行自然排烟。尽可能利用地下车库的机械 排烟系统,启动排烟风机,进行机械排烟。也可利用移动排烟设备, 乳排烟车、排烟机等进行排烟。但要注意当车库有两个以上出入口时, 应以下风口作为排烟口,其他出入口作为送风口,另外,根据火场需 要,可使用喷雾水或高倍数泡沫进行排烟。
2.3车辆疏散困难
地下车库车辆停放密集,通道狭窄,而且驾驶员都锁闭 车门远离车库。一旦发生火灾,车辆疏散极其困难。
(1)车辆锁闭,使汽车不能随意被发动或移动。特别是 机械式立体地下车库和复式地下车库,车辆的停放由机械 设备完成,疏散更加困难,加之燃烧产生的浓烟影响视线, 也极不利于车辆向外疏散。
(4)由于地下的屏蔽作用,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 机等无法正常使用,给火场通信联络造成很大障碍。
地下车库火灾的灭火措施
根据地下车库火灾的灭火特点,火场指挥员应根据火场的 具体情况,周密细致地组织火情侦察,迅速疏散人员和处 在火势威胁下的汽车,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
1.及时掌握火场情况 火场指挥员通过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以及组织侦察
8.2.6 机械排烟管道风速,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应大于20m/s;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超过10m/s。
8.2.7 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 区,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且送 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1 规范的适用问题 2 地下车库火灾特点 3 地下停车场机械通风与机械排烟系统 4 排风、排烟合用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5 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要点
1 规范的适用问题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年版)
防火分区500 (1000)
防烟分区500
60m3/(h.m2)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5)波及范围广。
2.2 易产生高温浓烟
由于地下车库处于封闭状态,自然通风条件差, 空气供给不足,汽车着火后会产生大量的高温 浓烟,并很快充斥整个空间。随着燃烧进程的 推进,火场烟热强度不断增强,其温度可高达 800-900℃。可以说,高温浓烟是地下车库火 灾的最显著特点。2008年12月26日14:26: 00左右,位于无锡市中心的镇巷一地下车库发 生火灾,车库的浓烟滚滚,将出口处完全遮去, 滚滚浓烟一直蔓延到16层。
方案一 车库排风、排烟风机合用,两系统管路、 风口均分开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