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目前生物医用材料主要应用为四大方向:骨科、心血管、牙科和组织工程。
其中我国骨科医疗器械已出现较具竞争力的企业;国内龙头乐普医疗有望在全球心脑血管医疗器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种植牙市场潜力巨大;组织工程材料作为生物再生材料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为生物再生材料发展奠定基础,其中胶原蛋白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但目前动物源胶原应用仍有技术上的限制。
从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了解到,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平均年增长10%,14年产业规模已超过16000亿元,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新材料产业集群区域特色。
其中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年增长率达到20%。
另外,据获悉我国部分自主研发的石墨烯、纳米材料等生产和应用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该生物医用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3755.7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995.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77%;流动资金759.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23%。
达产年营业收入5092.00万元,净利润845.4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05.1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02%,投资利税率35.96%,投资回报率22.51%,全部投资回收期5.94年,提供就业职位76个。
生物医用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市场研究第四章项目规划分析第五章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第七章项目风险说明第八章 SWOT分析第九章计划安排第十章投资方案第十一章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第十二章总结评价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生物医用材料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经济合作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生物医用材料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5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xxx科技发展公司三、战略合作单位xxx有限公司四、项目建设背景生物再生材料成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趋势,2017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954亿元,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21%,其中,生物再生材料作为最具有潜力的发展领域,预计未来应该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生物再生材料属于生物医用材料的前沿分支,目前全球生物再生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成长阶段,相关初级产品已经进入市场。
从产业化进程来看,国际生物再生材料的产业化进程整体处于由应用基础研究向产业化发展的过渡期。
从产业规模来看,生物再生材料的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但美国强生、瑞士盖氏等全球大型跨国医药公司已经意识到再生医学产品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采取了组织工程研发与产品收购并举的发展战略。
xx经济合作区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xx经济合作区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xx经济合作区,进一步巩固xx经济合作区招商引资竞争力。
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3755.7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995.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77%;流动资金759.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23%。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5092.00万元,总成本费用3964.72万元,税金及附加67.83万元,利润总额1127.28万元,利税总额1350.60万元,税后净利润845.4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05.1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02%,投资利税率35.96%,投资回报率22.51%,全部投资回收期5.94年,提供就业职位76个。
十、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经济合作区及xx经济合作区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经济合作区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生物医用材料项目”,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76个,达产年纳税总额505.14万元,可以促进xx经济合作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02%,投资利税率35.96%,全部投资回报率22.51%,全部投资回收期5.94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94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
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
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一)公司概况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
公司已拥有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ERP生产管理系统,并具有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实验测试设备。
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除国内市场外,公司还具有强大稳固的国外市场网络;项目承办单位一贯遵循“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率,以服务求信誉”的质量方针,努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优质的服务奉献社会。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整合产业服务资源的基础上,积累用户需求实现技术创新,专注为客户创造价值。
公司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贯穿于公司采购、研发、生产、仓储、销售等各环节,并制定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产品审核程序》、《产品检测控制程序》、等质量控制制度。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8.74万元,同比增长23.92%(879.98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生物医用材料销售收入为4162.9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1.32%。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954.3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1.74万元,增长率30.27%;实现净利润715.7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9.11万元,增长率19.96%。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二、生物医用材料项目背景分析目前生物医用材料主要应用为四大方向:骨科、心血管、牙科和组织工程。
其中我国骨科医疗器械已出现较具竞争力的企业;国内龙头乐普医疗有望在全球心脑血管医疗器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种植牙市场潜力巨大;组织工程材料作为生物再生材料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为生物再生材料发展奠定基础,其中胶原蛋白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但目前动物源胶原应用仍有技术上的限制。
按国际惯例,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医用植入体是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器械产业的基础,其管理属医疗器械范畴。
2018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并购规模不断攀升,在资本的推动下,生物医用材料无疑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细分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新型材料不断研发及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的双重驱动下,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按照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16%保守估计,到2025年全球生物医用材料产业规模将突破6000亿美元。
生物医用材料应用范围广泛,总体方向以治疗肿瘤和艾滋病为大趋势。
当前最热门的应用领域为骨科、心脑血管、牙科和组织工程四大领域。
其中全球生物材料以骨科和心血管两类产品的需求最大,共占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近80%的份额。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消费升级、健康意识增强,生物医用材料在医疗行业的前景极为广阔。
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起步较晚,技术存在不足,比较依赖进口,尤其是高端骨科医疗器械,主要被海外企业占据,如强生、Zimmer、美敦力和史赛克等。
不过,国内凭借价格优势和持续研发,外加国家政策的推动,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如上海微创骨科、威高骨科、纳通集团和大博医疗,2018年这四家的营收规模依次排名全国本土企业前四,表现最为亮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的头号致死因素。
而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的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约为2.9亿,死亡率也是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同时,我国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年均增速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
目前来看,血管支架的研发取向将决定未来心血管领域生物医用材料市场。
在国际上,血管支架主要由美敦力(Medtronic)、雅培(AbottLaboratories)、波士顿科学(BostonScientific)等巨头所垄断。
其中雅培和波士顿科学作为支架系统研发的主流代表,分别采取全生物降解的PLA技术路线和关注支架内皮化的表面处理/部分降解路线。
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乐普医疗专研心血管领域,并且积极追随雅培,借助自身已有的成熟DES工艺和结构,以PLA可降解材料和完全可降解支架为主要研发方向,现在国内冠脉支架领域具有巨大的行业领先优势,包括国际第二代生物可吸收支架NeoVas、冠脉药物支架Nano等产品的技术优势,并且已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款植入式双腔起搏器,实现产品多省市地区大范围推广应用。
按照EvaluateMedTech的预测,2024年我国乐普医疗有望跻身心脑血管领域Top10,占全球市场份额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