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摘要:该文结合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实践,从仪器购置、管理体系、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培养与建设等一系列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各环节在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体系使用效率Abstract:From the practice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management, the purchas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instrument, as well as the team building of the administration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sing efficiency of large scale instrument were discussed.Key words:large-scale instrument;open and sharing;management system;utilization efficiency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熔炉,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1]。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研究、科技开发、社会服务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条件。
特别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仪器设备正沿着自动化、数字化、图像化、智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其作用显得越来越强大,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仪器设备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2]。
目前,如何提高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率已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及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
我校近年来在大型仪器的管理、使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提高大型仪器的管理水平及大型仪器的使用率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作为在实验室专职管理、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技术人员,对于我校在大型仪器管理、使用方面取得的进展有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1 严把仪器购置关,从源头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在购置大型精密仪器之前进行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明确购置的目的、作用以及应用背景。
调查本校是否有同类仪器及该类仪器的使用、维修、保养、耗材、技术支持、培训及售后服务等情况。
除了请专家对仪器的购置进行论证外,还应与本单位或外单位的相关仪器的具体操作和管理人员积极沟通,对拟购仪器的应用前景、维持保养费用及仪器将来的利用率等有一个较准确的预判,避免盲目购买,从源头上为提高仪器的利用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另外, 在购置仪器时还应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根据仪器购置单位的实际情况优化仪器设备的配置,扩大仪器设备的测试范围、也可以从技术的角度减少仪器闲置,造成仪器设备资产的无形流失, 从而提高整机的使用效益。
2 做好仪器安装前的实验室准备,为仪器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按规定,实验室的建设应符合GLP要求。
因此,仪器到位前必须对仪器的安装条件做到心中有数,安放大型仪器的实验室的采光(如有特殊的闭光要求的仪器: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工作站等)、温度、湿度、防尘、防微生物,防干扰等要符合标准,实验室的内外环境及房间的仪器设备及水、电、气布局等也应符合相应的规定[3]。
我校医学部以前的RT-PCR房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安装去湿机,后来导致仪器的主要部件发霉,结果不光是花了更多的经费用于维修还耽误了仪器的正常使用。
所以说良好的环境及布局,会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仪器的维修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测试的可信度,从而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3 规范仪器验收制度,保证仪器顺利开展工作在仪器验收过程中,除了仪器的数量及外观的验收外,对仪器技术上的验收是关键的一步,需要验收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技术经验,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验证仪器的具体技术参数及其稳定性,重复性。
我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规定,凡购置单价人民币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进口设备物资,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相关职能科室参加使用单位组织的现场验收,验收完成后需填写《苏州大学仪器设备验收合格确认单》和《苏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基本信息登记表》,对规范仪器验收制度起到了一定的监督管理作用。
另外,为保证仪器设备的使用功能,如能邀请使用过类似仪器的实验技术人员一起参与仪器的验收,应该会更好。
4 根据仪器的特点,采用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管理模式4.1 对于通用型的大型仪器设备,通过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提高利用率开放共享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专人管理,资源共享。
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使高校设备共享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4-5]。
信息化平台可从多个层面实现仪器设备的有效集成和资源整合,能够逐步解决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信息不顺畅、共享信息不对称的弊端[6]。
我校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尝试,对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了平台设备资源共享查询系统,可浏览查询大型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即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服务范围以及收费标准、联系方式等信息,为开放共享服务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共享平台还集成网上预约、网上收费、财务转账、效益考评等各项功能,并不断扩展相关业务,实行动态管理,使用户能够通过信息平台更方便、快捷地预约使用大型仪器设备。
通过网络平台,大大的提高了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像流式细胞仪及共聚焦显微镜等适用范围广的大型仪器设备,通过仪器共享将分散的样本集中检测,可大大减少激光器的开关次数,在增加仪器的使用率的同时还可延长激光器的使用寿命。
4.2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大型仪器设备,采用开放式分散管理模式有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仪器如膜片钳,其本身的适用范围比较局限,主要应用于电生理专业。
在其使用过程中所需专业知识要求较高,除了需要较强的操作技能外,还需要较好的数据分析能力。
每一种细胞或组织的实验方法的建立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因此,开放式的分散管理模式既有利于专业性强的大型仪器如膜片钳的功能开发,又可以提高其利用率。
5 建立健全使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实现长效管理为避免因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流动造成的仪器管理工作的断层现象,制定详尽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对实现大型仪器的长效管理显得尤为必要。
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要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有章可循,首先必须根据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建立一套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室管理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低值耐用品、材料、易耗品管理方法》《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报废和赔偿制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将其列为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一方面约束管理者和使用者,而且也为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还有就是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将大型仪器的说明书、验收单、操作规程等统一归档,这样既有利于督促管理人员,也有利于大型仪器的长效管理,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从而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7]6 制定灵活的收费标准,加强学校对纯教学及科研类大型仪器的保养、维修、运行费用的投入(1)在实际科研工作中,要建立一种新的实验方法,除了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做很多的预实验外,还会消耗很多的器材和试剂,要先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现在很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课题时间紧张等问题。
如能采用灵活的收费标准,减免一部分仪器使用费用,可减少课题组的经费负担,鼓励科研人员开发新方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扩大仪器的使用范围,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学校应加大对这部分费用的投入支持力度,并建立奖励机制。
对于第一次开展的新检测项目,可酌情考虑不收费或少收费,利用科研力量,开发仪器的多项功能,建立新的实验方法。
(2)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对科研类检测项目,以收回常规消耗材料成本为原则,带动大型仪器的使用。
对于已建立的实验检测项目,在目前仪器维修、运行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可适当收取一定的消耗材料及仪器维护费用,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基本实现仪器的自给自足。
(3)在学校的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工作中的作用,由学校提供一定的实验教学经费,同时从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来弥补专项经费的不足。
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对于对外服务较多的仪器,可根据仪器的购置成本、折旧成本、维护费用、试剂消耗、人力投入、技术含量确定仪器设备使用费用,提供有偿服务。
设备的日常维护费用可根据不同的情况从测试收费中提取。
7 优化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资源配置,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仪器设备正常维护保养是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仪器设备使用期限的长短,除了取决于设备本身质量和性能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如果维护保养及时,就可以减少损耗,降低故障率,延长仪器设备使用寿命。
8 更新观念、转变认识,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培养与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在不断的提升。
同样,在高校科研、教学实验室里实验技术人员的学历也在不断提升,相当一部分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甚至是海外留学博士,他们具备了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掌握了大型仪器的操作技能。
要从实验技术人员只是教学、科研辅助人员的思想观念中转变过来,他们应当是在当今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型仪器的使用管理工作中,除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水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有更高的要求外,更需要实验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劳动。
这方面长期以来被忽视了,而把实验技术人员仅视为简单的测试数据的提供者,因而妨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8]有时往往因此限制了项目成果或论文,尤其是基础研究论文的水平和档次。
一方面应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到教学、科研和开发的工作中去,同时做到教学、科研和开发成果共享,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教学、科研和开发促进实验队伍素质的提高。
另外,对实验技术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以便及时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新知识、新技术,以进一步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从事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验教师队伍,无论仪器设备多么贵重,多么先进,如果没有技术娴熟的实验教师来操作这些仪器设备,它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所以要重视对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这与理论课教师需要深造同样重要[9-11]。
总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地使用和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
通过我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校在提高大型仪器的利用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