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氧化还原完整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化学氧化还原完整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1、气候特点: 寒冷
2、主要植物: 主要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如红松、云杉和冷杉。
红松
云杉
冷杉
结束
3、主要动物: 驼鹿、雪兔、松鼠、黑熊、雷鸟和榛鸡等
驼鹿 黑熊
雪兔 雷鸟
松鼠
榛鸡
结束
4、面积: 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约覆盖整个地球 表面的11%。
结束
(二)、温带落叶阔叶林
结束
1、气候特点: 温和
结束
3、主要动物:
野驴、黄羊、黄鼠和鼠兔等。以及是非洲 草原的鸵鸟、美洲鸵和澳洲草原的鸸鹋等失去
飞翔能力的鸟类。
野驴
黄羊
黄鼠
鼠兔
鸵鸟
美洲鸵
鸸鹋
结束
4、特点: 草原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12%。 草长得高大,但生长期很短,从春季 到秋季便会完成一个生命世代。
结束
三、荒漠(沙漠)
结束
1、气候特点: 每年降雨量不足150mm,水分蒸发 量是降水量的7~50倍。
07:27:05
结束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规律之二: 反应发生条件 — 氧化性强的物质可以 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 可以还原氧化性强的物质。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铁皮,为了防止被
腐蚀,常常镀上一层锌(白铁皮)或镀 上一层锡(马口铁)。一旦镀层有破损 以后,哪种铁皮先被腐蚀?理由?
金属被腐蚀→被氧化→失电子能力→ 还原性,白铁皮中锌还原性强,先被氧化, 铁皮依然得到了保护;而马口铁中,铁较 锡还原性强,更易被腐蚀。
氧化性:PbO2 > MnO4对于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满足下列规律:
强氧化剂 + 强还原剂 = 弱还原剂 + 弱氧化剂
A
B
b
a
氧化性:A >a 还原性:B > b
07:27:05
结束
判断氧化性强弱: Fe3+与Fe2+ KMnO4与MnO2;
还原性强弱:S2-、S与SO3
氧化性: Fe3+>Fe2+ KMnO4>MnO2 ;
07:27:05
结束
练习 2.0.3molCu2S与足量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 巩固 硫酸、一氧化氮和水,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
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B)
A.0.9mol B.1mol C.1.2mol D.2.2mo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失电子总数 巧解 =0.3×(2+8)=3 mol,故硝酸
氧氧化化性性::Br2 > Fe3+
MnMOn4O->4- M>nFOe23>+ >ClI22 > Br2 > Fe3+ > I2
07:27:05
结束
综合 2.根据上述实验,试写出少量氯
应用
水和足量氯水分别与FeBr2溶液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Cl2 + 2Fe2+ = 2Cl- + 2Fe3+
07K:27M:05 nO4氧化性:酸性 > 中性 > 碱性
结束
想一想 是否还有其它的方法可用来比 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试举 例说明。
电极反应(原电池、电解池)
氯气、硫分别与铁反应 反应产物
钠、镁、铝分别与水反应 反应条件
07:27:05
结束
课堂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实质 表现特征 一般规律 强弱比较
放电(得电子)能力增强 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
07:27:05
方法结2束
金属单 质的还 原性随 金属性 增强而 增强, 其离子 的氧化 性相应 减弱
07:27:05
非金属 单质的 氧化性 随非金 属性增 强而增 强,其 离子的 还原性 相应减 弱
结束
已知:5PbO2+4H++2Mn2+=5Pb2++2MnO4-+2H2O 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性强弱。
于水,有咸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酸…性…溶…液 中F…e2它+…氧能化…氧为化…FIe…-3和+使…Fe人2+中。它毒能,将在人建体筑内工血地红上蛋曾白多里次所发含生的将 亚硝酸钠误作食盐食用,导致民工中毒的事件。亚…硝…酸 钠存……和在……酸于……反冷应……的生……成稀稀……亚溶…硝…液酸……中,……,亚…硝易…酸…发…是…生…不…如…稳下定……的分……弱解……酸反,……应它……只: 3…HN…O2…=2…NO↑…+H…NO…3+…H2O…。
1.得失电子守恒 2.强氧化剂 + 强还原剂 =
弱还原剂 + 弱氧化剂 3.反应顺序:先强后弱 4.同一元素不同价态反应, 化合价变化规律:
“只靠拢,不交叉”
07:27:05
1.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2.根据反应规律(2) 3.同种元素主要看化合价 高低 4.其它
结束
综合 应用
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发 生,如何设计简易实验检验反应产
结束
3、主要动物:
猴类、长臂猿、黑猩猩和大猩猩、鹦鹉 科鸟类等。
鹦鹉科鸟类和猿猴,是热带雨林的特有动物。
长臂猿
黑猩猩
大猩猩
结束
4、特点: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
种类的一半,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 库。
结束
二、草原
结束
1、气候特点: 年降雨量在250~800mm之间
2、主要植物: 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和阔叶草本植 物(主要是豆科和菊科)组成。
+1-3+1
0
5. NaH + NH3 = NaNH2 + H2↑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以5为例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 产物、还原产物。
07:27:05
规结律束
一、基本概念
反应实质: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表现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氧化剂 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还原产物
反 (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具有还原性) 生
结束
主菜单
教学目标 强弱判断 基本概念 课堂小结 反应规律 综合应用
07:27:05
结束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达到以下目的: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 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 判断。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重点掌握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比较。
07:27:05
结束
置换反应
电极反应
② 2Fe2++42Br-+32Cl2 = 2Fe3++B2rBr2+2+46Cl-?
替换 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氯水逐
滴加入FeI2溶液中的反应过程。
☆① 2I- + Cl2 = I2 + 2Cl-
② Cl2 + 2Fe2+ = 2Cl- + 2Fe3+
07:27:05
结束
亚硝酸钠(NaNO2)可用做水泥施工的抗冻剂。它易溶
物?同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并 比较氧化性强弱。
☆☆2FKe3I+溶+液2I滴- 入= 2FFeeC2+l3+溶I液2 中 ☆☆2FBer22++水B滴r2入= F2eFSe3O+ 4+溶2液Br-中 ☆☆MKnOM4-+nO5F4e溶2++液8和H+ F=eS5FOe43+溶+液Mn混2+合+ 4H2O
07:27:05
结束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规律之三:
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一般地,氧化剂 总是先氧化还原性强的还原剂;还原剂 总是先还原氧化性强的氧化剂。
能否用浓硫酸干燥H2S气体?理由?
SO2气体呢? 从化合价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规律之四:
不同物质中,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发生 变化时,该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是: “只靠拢,不交叉”。
应 物
还原剂
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氧化产物
成 物
(具有还原性)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具有氧化性)
07:27:05
结束
铁粉实或验小室铁在钉配,置试F用eS离O4子溶反液应时方总程是式放表入示一其些 中的原理。
FFee ++2 Fe33++ = 23Fe22++ ?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规律之一:
电子得失守恒 —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化 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电 子有得必有失,失电子总数必等于得电 子总数。
从浓醋酸、氨水、纯碱、稀盐酸、KI-淀粉溶液中选 择适当的物质做试剂,用两种简单的化学实验鉴别亚硝
酸钠和氯化钠。试写出两种实验方法使用的试剂和据以
鉴别它们的现象。(其中方法一只能用一种试剂)
07:27:05
结束
参考答案
方法一:(只用一种试剂)
试剂:浓醋酸(或微热的稀盐酸)
现象:放亚硝酸钠的试管上部出现红 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氯化钠 的试管无明显变化。
方法二:
试剂:稀盐酸、KI-淀粉溶液
现象:放亚硝酸钠的试管溶液变蓝色, 放氯化钠的试管无明显变化。
07:27:05
结束
第四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结束
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 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
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是森林、草原、荒 漠和苔原。
结束
一、森林
(一)、北方针叶林
结束
结束
1、气候特点: 气候严寒
2、主要植物: 羊胡子草、苔草、矮石楠、矮柳、苔藓和地衣等。
羊胡子草
苔草
苔藓和地衣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