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工具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西方近代科学兴起由各学科顶级的专家学者分别编写的系统介绍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型参考书,有很高的学术性和科学价值,能够代表编写时代科学文化最高水平。
2、《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
收入全国各大图书馆所藏南宋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丛书近2800种,子目近7000种。
分三册,第一册按整套丛书分类编目,第二册按丛书具体收入之书分类,第三册是子目书名、作者索引,还附有丛书的具体收藏单位。
是目前收录最齐全的一部丛书目录。
但是没有近几十年出版的内容。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增订重印。
3、类书:是中国古代临文备查一种典型工具书,是分类汇编各种材料,或者说是分类的材料汇编。
4、索引:它将一种或一批相关书刊内容中的篇目、字句、主题及人名、地名等,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并指明出处,为读者提供查找线索。
索引与书目的区别,在于它能进一步揭示书刊的各项内容,便于检索到散见于书刊中的资料。
5、《四库全书总目》清代官修,永瑢领衔。
又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省称《四库提要》或《提要》。
是清中期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这部大型丛书时附带编写的。
提要的内容有书名、卷数,作者,同于古籍简目;除此之外还介绍著者生平、书的内容以及修《全书》时馆臣的评价。
要了解乾隆以前的某部古书,可以充分利用这部《提要》。
提要出自馆臣之手,经大学者纪昀修改定稿。
成书以后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评价。
前代很多大学者利用此书指导,进入治学领域,今日仍是学习研治文史之学的必备之书。
6、《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编。
嘉庆时人。
当时朝廷开设全唐文馆官修《全唐文》,严可均因未蒙召任,心生不服,于是自编此书。
收入上起三代下至杨隋3400多人文章,按朝代分为十五集,如《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隋文》等,每一朝代再按作者身份及时代先后排列。
每位作者均有小传,每篇文章下都注明出处。
此书对唐代以前各种体裁文章收集相当完备。
历时27年,以个人之力修成比《全唐文》难度更大的此书。
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以后有重印本。
附篇名目录和作者索引。
7、《全唐诗》:清曹寅等编。
康熙年间官修。
共计收诗48900余首,作者2200余人,网罗了唐五代的诗歌,包括已结集者及散佚者而成。
它不但全部收集了唐代著名诗人的集子,而且广泛搜罗了一般作家及各类人物的作品。
但由于编纂时材料条件等限制,以及旧时代大型官修书难免谬误的通病,此书也还存在漏收、误收以及小传讹舛、篇章复出、作者张冠李戴、诗题错误、小注错误等问题。
8、《尚书通检》:顾颉刚主编,燕京学社1936年出版。
《尚书通检》是逐字索引。
通检以江南书局翻刻相台本《尚书孔传》为底本,把原书所有的字列为条目,按笔画次序,后注包括该字的句子,这些句子又按篇、字先后排列。
二、简答题1、康有为的著作在《四库全书总目》中能查到吗?为什么?如果不能查到应在什么书中查?答案要点:不能。
因为康有为是清朝末年人,《四库总目》是清代中期编写的。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者《贩书偶记》。
2、为什么说《康熙字典》不是一部高水平之作?今天《康熙字典》主要有什么用途?一部好的字典,要有学术性,首先要区別每字的本义、派生义,使人查后真正能够理解并且会用。
但《康熙字典》沒能做到,常常是把一个字的几种涵义并列起来,有时是甲=乙,乙=丙,丙=甲,对几种字义仍无法弄清楚。
还有一个严重问题,在解释字义时,引用了很多古代材料作为例句,这是必须的,但是经常出错,如书名篇名错、引文错,是因为多是出自转抄,沒有去认真复核原书。
还有错字错音,字典就是供查字的,这种错误就尤其严重。
用途一是收字多,超过此前任何一部字书,如《字汇》共收字33179个,《正字通》33549个,直到300年后民国时编《中华大字典》才超过了它。
收字无论古今字、异体字、甚至习用的错字都收入,因此今天遇到一些冷僻字、怪字,別的字典里查不到,往往可在这部《康熙字典》里找到。
二是解释字义引用材料较多,例句多少可供参考。
加上民国以来不断翻印,因此也是现在收字较多且很方便利用的一部字典。
3、查找唐至清代人物传记资料,可以利用哪几部索引?《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傅璇琮等编。
《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
《辽金元传记三十种综合引得》。
《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
《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
《清代碑传文通检》,陈乃乾编。
《宋元方志传记索引》,朱士嘉编。
《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方积六、吴冬秀编。
4、“三通”指哪三部书?这三部书归为一类有问题吗?为什么?《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有问题。
《通志》是纪传体通史,另外两书是典制体。
5、目前最详备中国历史地图是何人主编何书?有什么特点?《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
历史地理学家,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人员集体完成。
按历史时期分为八册,从原始社会到1840年,收图304幅,地名近7万,采用古今对照,与上述地名辞典相比,更具直观性。
附有索引,可以作为查地名之用。
6、请写出可以用来查唐至明代词收集最为完备的几部词总集的书名。
《全唐五代词》,曾昭岷等编。
《全宋词》,唐圭璋编。
《全金元词》,唐圭璋编。
《全明词》,饶宗颐、张璋编。
7、《历代职官表》有什么用途?查历代官制目前最完备的辞典是哪一部?何人所编?《历代职官表》,清代乾隆时官修。
以清代职官为纲,分67类职官名,采用表格的形式把清代与历史上各朝代的官职加以对照。
历代官制变化很大,所以这种对照只能是大体相当。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印本。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吕宗力主编。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室的研究员,本书是目前国内外最大的一部中国古代职官辞典,收词21659条. 收辞时限,上起先秦,下至清亡,内容包括历代中央、地方的官名、官署名(包括主要的别称、俗称、简称、合称等),以及与官制有关的各项制度中的主要词汇和常见的官场用语。
8、《方言》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最好的校勘本是?是第一部专门收录方言的词典。
周祖谟、吴晓铃《方言校笺及通检》,科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是便于使用且比较完善之本。
三、论述题1、谈谈文史工具书和普通工具书的异同。
工具书的定义:“即工具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书。
有人曾定义为:“凡用一定的标准收集某种资料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起来供人查考的图书,即可称为工具书。
”其实简单说,不是供读而是供查的书就是工具书。
”“文史工具书”的定义:“是关于“文史之类”的工具书,重点讲涉及文史之学的内容,即以古代为主”。
2、类书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书?它能等同西方的百科全书吗?为什么?是中国古代临文备查一种典型工具书,是分类汇编各种材料,或者说是分类的材料汇编。
分类编集,范围很广,分类形式可以《初学记》为例:分为天、岁时、地、州郡、帝王等23部,部下有子目,共313个子目。
如天部的子目,就包括天、日、月、星、云、风、雷等15个子目。
每子目中分为三部分,首先为叙事,汇集各种与本目相关的资料;其次为事对,列举对偶的典故;最后一部分为诗文,收录与本子目有关的历代精彩文句。
除分类以及次序有所不同外,一般类书皆如此,内容包括天文、地理、人物、典故、典章制度、鸟、兽、虫、鱼等等,取材亦利用经史子集无所不包。
从形式上,与西方百科全书相似,有人据此认为等同。
实际上二者相去甚远。
一是科学性不同,百科全书是西方近代科学兴起由各学科顶级的专家学者分别编写的系统介绍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型参考书,有很高的学术性和科学价值,能够代表编写时代科学文化最高水平;而类书只是以往文献材料的分类汇编,是由一般文士个人或多人编集,不要求具备各方面的专门知识,只要懂得编纂方法熟悉一般书籍即可,目的不是介绍科学知识,并没有多少科学水平。
二是用途不同,百科全书是了解一个时代的科学文化成就,而类书主要供作诗文查找材料。
三是编排不同,类书便于按类查找材料,是分类编排,而百科全书是按字母排列。
3、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形字典是什么?何时何人所编?在文字学方面有何价值?清代学者哪一部注最好最有名?为什么?《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撰。
在語言文字学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一是沟通古今字。
古书中所使用的文字大体具备,其中既有先秦所有的字,也有汉代新产生的字,为后代考查汉字发展的历史提供极宝贵的材料。
东汉流行隶书,即当时的文字,而《说文》解釋的對象是小篆,即秦代的官方文字,与甲骨文、金文更为接近,近代以来识别甲骨文、金文,如果没有《说文解字》就难多了。
因为有了许慎的书,所以现在得以读通大量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二是創立了部首。
此前《尔雅》等是分类编排,局限于字义,从《说文》開始对字形的分析,从而建立了系统的根据汉字字形分类、排列和檢索方法,部首排列从此成为后代字典、词典的主要编排方法。
三是确立了的“六书说”。
许慎分析字形,对以前流传的汉字构成和使用方式“六书说”做了歸納和总结。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并做了分析,对我们理解篆书的结构大有帮助,下而考察隶变也可以知道其来龙去脉,不知篆书形体,就难以明其音义。
四是《说文》中保存大量汉人和汉以前的古字古义。
为研究古代典籍和研究古文字必读之书。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4、在电脑化的时代,你对工具书的未来有什么看法,试举例说明。
答案要点:能举出一些大型古文献电脑数据库如《四库全书》、《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国学宝典》、《中国基本古籍库》等,以及互联网上资源如《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说明电脑数据库的强大功能者,可以在十五分左右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