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
、
当代大 学生 身份 认 同的 两个维 度— — 自我认 同 与社 会认 同
( ) 一 当代 大学 生身 份 的 自我 认 同
加值” 也让他们有着极高的社会认 同和优越感 , 没有任何生活
和就业压力 的大学生用全部精力读书治学和关心 国家发展 , 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精英群体。始于上世纪 9 0年代末的高 校扩招为众 多学 子提供 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 促进 了我 国的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 向大众化发展 , 然而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 生人数的激增 和就业形势 的转变。
1 . 多元化社会对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改革开放 以来 , 国的经济建设取得 了举 世瞩 目的成绩 , 我 随着 国门的打开和市场经济 的建立 , 利益主体出现 多元化 , 人
们的价值 观念也 出现多元化取 向。目前我国同时存在着多种
复杂的价值观念 的因素 , 面临着传统与现代 、 先进与落后 、 中 国与西方、 旧与新等一 系列尖锐 的矛盾和冲突, 呈现 出一 幅‘ 激 荡的价值 观念世界, ’ 图景。 _在这个 ‘ 革” ‘ 设” 2 ‘ 变 , 和 建 的转型时 期,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 可避免地受到 巨大 冲击 。 在理想信念方 面, 当代大学生表现 出注重 “ 实惠性” 的一
份的社会 关系属性 。埃里克森将 ie t 引入社会心理学并 dni y t 首次使用了 自我身份一词 , 认为 自我认同是一种内在持续性 和同一感 即一个人 心理上 的 自我 ( 埃里克森 , 9 3 。社会认 16 )
节和圣诞节这些西方 节 日。中西文化并存 的现象在 当代大学
生 的生活 中随处可见 , 并成为大学生的一 种生 活常态 。在消 费观念上 , 随着后物欲时代的到来 , 消费主义对当代 大学生的 影响也较为深远。消费 主义思潮充分肯定对物质 的追求和享 受, 甚至将对 物质财 富的占有作为衡量人 生价值和幸福与否 的尺度 , 它标榜消费符号化 , 我消费了什 么, 而我就是什么。 从 大学生常常 以消费方式 、 消费水平来作为 自身身份认 同的表
征并以消费水平来划分群体从而形成交往范围和人际关系圈。
大学生中还存在着盲 目追求 时尚潮流 、 消费上互相攀 比、 追求 名牌等不理性的消费观念 。 2当代 大学生择业观与 “ . 去精英化” 的悖论
计划经济时代我 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极 少 , 大学生 由
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 高, 掌握着先进 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理所
的大学生就业取 向调查 中,你 最希望你 的工作单位是: 政 ‘ A、
面, 较之传统 的宏伟的社会主义理想更 注重 现实层面个人 的 职业理想和发展。 市场经济对人才 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转变 , 在严 峻的就业形势下 当代大学生普遍重视个人能力和职业技 能的培养 ,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 英语、 以及专业技能倍受重视。
汹涌而来 的市场经济大潮把曾经身居 象牙塔 的 “ 精英学 子, ’ 们推 向了市场竞 争的舞 台, 就业 的分配制度被打破 , 取而 代之是 与普通劳动者一样 的就业双选制度 。 面对这种 由精英 向平民的就业转变 , 当代大学生表现得较 为理性和平静 , 但是 他们的就业观仍 在矛盾中挣扎 。在 中国人 民大学 2 0 05年做
的青年大学生 的身份认 同问题也 凸显出来 。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身份认 同的两个维度 : 自我认 同和社会认同两个方 面 即
分析 了当代大学生身份 认同的现状及其成 因, 努力探 求改善 当代大学 生身份认 同现状的对策 。 [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份认 同; 自我; 社会;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G6 5 4
[ 文献标识码] A
[ 作者简介 ] 吴蕾( 9 3 , , 士研 究生, 18 -)女 硕 研究方 向为高校 思想政 治教育。 身份认 同问题一 直是社会 学研究 的重要 问题 ,英语 中 袖人物 , 又吃着麦当劳, 听着 爵士乐 , 看着欧美大片 , 过着情人
Hale Waihona Puke iety有 两重 含义 : d ni t 一是 指身份 、 本体 ; 二是指同一性 、 一致 性, 两重含义既包含对个体身份确定 , 又包含对 自身 以及群体 差异性的认同。 9 6 13 年拉尔夫林顿提 出了关于身份的经典定 义: 身份是特定社会结构模式中所 占据 的一个位置 , 指明了身
VO 2 No 8 L4 . Ag .2 1 u 01
当代大学 生身份 认 同现状 与对策研究
吴 蕾 ,申晶晶
( 浙江 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浙江金华 ,3 10 ) 204
[ 摘
要] 处在转型期的 中国社会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 作为对社会发展变化最为敏感
第2 卷 第8 4 期
2 1年8 0 1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
Ju a o C agh nU iesyo S i c dT cn lg ( oi cecs dt n or l f hn cu nvri f ce e n eh ooy Sca Si e io ) n t n a l n E i
问题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具有重要的影响 ,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对此加 以重视和引导。
一
当然地成为社会精英 。计划时代的办学模 式下 , 考上大学意 味着身份的转变——成为国家干部 , 工作 、 生活都会得到很好
的安置 , 学费也是 由国家来提供 。与此 同时 , 大学生的 “ 高附
同和 自我认 同是身份认 同不可或缺 的两个维度 。 人的身份认
同并 不是一经确定 就永恒不变 的,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 断 变化更新 , 在这种变化更新 中伴随着价值观的 “ 激荡” 。人 的 认同一旦发生危机 , 则不仅意味着 ‘ 【 自我感” “ 人的 和 内在深度 感” 的危机 , 而且也意味着 ‘ ‘ 人与他者的关系以及 在人 与他者 关系中形 成的意义 观、 价值观和地 位感 的危机” …。身份认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