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的可靠性:是汽车所具有的寿命质量指标方面的一种能力,取决于正确的使用和维
修。
2、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产品的可靠度。
3、失效度:又称累积故障概率,也称不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丧
失规定功能的概率。
4、汽车故障:是指汽车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
5、故障模式分类:损坏型故障模式、退化型故障模式、松脱型故障模式、失调型故障模式、
堵塞与渗透型故障模式、性能衰退型或功能失效型故障模式。
6、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化过程具有确定的形式,即渐进性;一
类是变化过程没有确定的形式,即突发性。
7、汽车失效的主要原因:工作条件、设计制造、使用条件、维修条件。
8、汽车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零件的磨损、零件的变形、零件的疲劳损坏、零件的热损
坏和老化、零件的腐蚀损坏等。
9、汽车失效可分为:磨损、疲劳断裂、变形、腐蚀及老化。
10、粘着磨损:当金属表面的油膜被破坏,摩擦表面间直接接触而发生粘着作用,使一个
零件表面的金属转移到另一个零件表面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
它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负荷大、温度高而引起的。
11、粘着磨损的影响因素:①材料特性的影响②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③润滑油的影
响④运动速度和单位面积上压力的影响。
12、电镀:是将金属工件浸入电解质(酸类、碱类、盐类)的溶液中(刷镀则不浸入),
以工件为阴极通以直流电,在电流作用下,溶解中的金属离子(或阳极溶解的金属离子)析出,沉积到工件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的过程称为电镀。
13、修理尺寸的确定方法:①修理尺寸(孔)=磨损后最大+加工余量;修理尺寸(轴)=
磨损后最大-加工余量②取修理级别③确定镗削量(磨削量)=所选活塞最大直径-活塞最小直径+活塞与汽缸配合间隙-磨削量
14、金属喷涂:是用高速气流将被热源熔化的金属雾化成细小的金属颗粒,以很高的速度
噴敷到已准备好的零件表面上。
15、喷焊:是用高速气流将用痒—乙炔火焰加热熔化的自融合金粉末喷涂到准备好的零件
表面上,并经再一次重熔处理形成一层薄而平整呈焊合状态的表面层——喷焊层。
16、汽车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结构、材料、损坏情况、使用要求以及企业
的工艺装备等来选择,通过对零件的适用性指标、耐用性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统筹分析后来确定。
17、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其使用可靠度取决于零部件引起的突发性和渐发性故障。
18、汽车的维护方式是维护类型、维护时机和维护内容的综合体现,通常可分为定期、按
需维护和事后维修三种形式。
19、中国现行的维修制度,属于计划预防维修制度,规定车辆维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定
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
20、汽车维护分为三级,分别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
日常维护属日常性作业,
由驾驶员负责执行,其作业的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
一级维护属于定期强制性维护作业,由专业修理工负责执行,其作业的中心内容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
二级维护属于定期强制性维护作业,由专业修理工负责执行,其作业的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验、调整为中心,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
21、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汽车零件的耗损和其他事故性损伤会逐渐丧失汽车工作性
能,当达到修理极限时就必须进行修理。
汽车修理的任务,就是以最低的社会消耗来恢复汽车丧失的功能。
22、汽车修理生产中采用两种作业组织方式:固定工位作业法和流水作业法。
23、修理生产的组织方式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综合作业法和专业分工作业法。
24、磁力探伤的方法:磁力探伤时,必须使磁力线垂直地通过裂纹。
因为裂纹平行于磁场
时,磁力线偏散很小,就难以发现裂纹。
25、汽车修理时,由于进入装配的零件有可用件、修复件和新件,因此总成修复后的装配
往往比制造时总成的装配要复杂得多。
在总成装配中,为了保证装配精度常采用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等。
选配法是提高精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允许将零件的制造公差放宽到经济公差范围内,而在装配前按装配精度的要求将零件分成若干组,装配时按对应组进行装配,同一组的零件可以互换。
修配发的实质在于考虑到零件加工工艺的可能性,有意识地将零件公差加大到易于制造的公差要求范围内,在装配时通过修配方法来改变某一尺寸以达到要求的装配精度。
调整法是在装配尺寸链中加入调整环,装配时利用改变调整环的位置和改变调整环的尺寸,以达到封闭环所要求的精度。
26、磨合时使用的润滑油:发动机磨合时应采用低粘度润滑油,以改善摩擦表面间的散热
条件。
27、汽车在修理过程中,其修理质量取决于汽车修理工艺规程、工艺设备、修理生产的组
织和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完善程度以及修理工作人员的劳动素质等。
28、发动机总成大修的条件:①发动机加速性能恶化,明显感觉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
时间的延长②发动机最大功率或气缸压缩压力低于标准值25%以上③气缸磨损,其圆柱度误差达到0.175—0.25mm,或圆度误差达到0.050—0.063mm。
④燃油和机油消耗量明显增加⑤发动机出现异常⑥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或根本不能运转⑦发动机重大损伤事故。
29、气缸镗磨工艺要点如下:①按气缸磨损情况计算并选择修理尺寸,按所选修理尺寸镗
缸,镗缸时应注意控制最后一次的镗削加工量不要超过0.05mm ②气缸珩磨总量不要大于0.02mm,否则气缸会出现腰鼓形或喇叭口③严格控制珩磨头的转速与上下行程速度,以获得满意的网纹夹角,夹角应为50º—60º。
④活塞与气缸间的配何间隙均有一定要求,可通过测量气缸与活塞的直径来确定,两差值即为配合间隙⑤气缸镗磨后圆度与圆柱度误差应不大于0.005mm,缸壁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0.8μm。
30、气门角度与气门座角度之间的差值称为气门干涉角。
其作用是为了保证气门与气门座
之间形成线接触,提高工作面比压,使压力分布均匀,易于实现快速研磨。
31、自动变速器的基础检查:①发动机怠速检查②自动变速器油面高度的检查③自动
变速器油品质的检查④节气门开度检查⑤节气门阀的拉杆检查⑥空挡启动开关检查⑦0/D挡控制开关的检查。
32、失速试验的目的:可以检查发动机、变矩器及换挡执行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①进行失
速试验的汽车,应作好准备:发动机与变速器达到正常温度,汽车驻车制动和制动系统可靠有效;检查自动变速器油高度是否正常。
②试验时,拉紧驻车制动,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起动发动机后,操纵杆拨到D位。
左脚踩住制动踏板的同时,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时间不超过5s。
发动机转速不再升高,迅速读取数据,立即松开加速踏板。
33、行驶中常见的故障有发响、过热等。
发响是齿轮在啮合中产生撞击或啮合间隙不当而
造成的不正常声响。
过热的现象是指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主减速器壳体烫手,且有不能忍受的感觉。
34、ABS系统检修前常规检查有哪些?①总泵的液面②ABS液力调节器是否有泄漏或导
线损坏③各车轮制动器是否好坏④车轮轴承是否有松动⑤查各传感器线束。
37、真空表示值所表示的问题
①在发动机正常状态,真空表指针应稳定地停在57—74kpa范围内
②当真空表指针稳定且比正常状态的示值低10—30kpa时,表明进气支管泄漏
③当表针在23.6—67.4kpa之间摆动时,表明气缸衬垫漏气
④当表针在37.6—60.7kpa之间摆动时,表明气门密封不良
⑤若气门弹簧折断,真空表指针将在33—74kpa之间迅速摆动
⑥若气门导管磨损,则表针将在47—60kpa之间摆动
⑦若点火过迟,表针将稳定地停在47—57kpa范围内
⑧若混合气过浓,表针缓慢摆动;若混合器过稀,则真空表示值无规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