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立体构型 PPT课件
分子的立体构型
活动:
1、利用几何知识分析一下,空间分布的两个点 是否一定在同一直线?
迁移: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将这2个原子看成两 个点,则它们在空间上可能构成几种形状?分别 是什么?
O2
HCl
活动:
2、利用几何知识分析一下,空间分布的三个点 是否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迁移:三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将这3个原子看成 三个点,则它们在空间上可能构成几种形状?分 别是什么?
H2O H :O : H
2
NH3 H :N :H
3
HH
CH4 H :C :H
4
H
CO2 :O::C::O: 2
2
2
4
3
1
4
4
0
4
2
0
2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内容剖析
排斥力最小
对AB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
(包括成键σ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之 间由于存在排斥力,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 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那种构型,以使彼此之间斥 力最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最稳定。
A
3.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即VSEPR模型)
电子对数目:2
VSEPR模型:直线形
3
平面三角形
4
正四面体形
4. VSEPR模型应用——预测分子立体构型
分子或 离子
CO2
CO32-
SO2
σ键电子对
数
2
3
2
孤电子对 VSEPR模 分子的立体
数
型及名称 构型及名称
0
直线形
O
C
O
直线形
O
0
OC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早年的科学家主要靠对物质的宏观性质进行系统总结得 出规律后进行推测,如今,科学家已经创造了许许多多测 定分子结构的现代仪器,红外光谱就是其中的一种。
分子中的原子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不断地振动着的。 所谓分子立体结构其实只是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平衡位置时 的模型。当一束红外线透过分子时,分子会吸收跟它的某 些化学键的振动频率相同的红外线,再记录到图谱上呈现 吸收峰。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得知各吸收峰是由哪一个 化学键、哪种振动方式引起的,综合这些信息,可分析出 分子的立体结构。
A的价层电子对数
A的杂化轨道数 杂化轨道类型
A的价电子空间构型 (VSEPR模型)
A的杂化轨道空间构型
ABm型分子或离子 空间构型
2 2 sp 直线型
直线型
直线型
3
4
3
4
sp2
sp3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平面三角 正四面体或三 形或V形 角锥形或V形
课堂练习
例1:计算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的价电子对数,并根据已学填写下表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C:2s22p2 2s
2p
2p
2s 激发
sp3杂化
sp3
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杂并重新组合成4个能量与 形状完全相同的轨道。我们把这种轨道称之为 sp3杂化 轨道。
为了四个杂化轨道在空间尽可能远离,使轨道间的排斥 最小,4个杂化轨道的伸展方向成什么立体构型?
σ键电子对和 孤对电子对
排斥力最小
2.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
价层电子对数 = σ键电子对数+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⑴σ键电子对数 = σ键个数=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⑵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½(a-xb) 配位原子
a: 对于分子: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对于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离子 的电荷数;对于阴离子: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 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 x 为配位原子数 b 为配位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H为1,其他 原子为“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
4、其它
P4
正四面体 60°
C2H2
直线形 180°
CH4
CH3CH2OH CH3COOH
C6H6
C8H8
CH3OH
C60
C20
C40
C70
• 分子世界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美不胜收,常使人流连忘返。
• 那么分子结构又是怎么测定的呢
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怎样测定的?
(指导阅读P39)
测分子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
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 同,什么原因?
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 分子的的空 间结构也不同,什么原因?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内容
对AB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
(包括成键σ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之 间由于存在排斥力,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 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那种构型,以使彼此之间斥 力最小,分子或离子的体系能量最低,最稳定。
(3)为使相互间排斥力最小,杂化轨道在空间取最 大夹角分布,且不同的杂化轨道伸展方向不同;
★对于非过渡元素,由于ns和np能级接近,往往采 用“sp”型杂化(分为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
sp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180°
z
z
z
z
y
y
y
y
x
x
x
x
sp 杂化:1个s 轨道与1个p 轨道进行的杂化,
电 电 类型 布模型 子子 对对 数数
立体结构 实 例
2
直线 形
2
0 AB2
直线形
CO2
3
平面 三角
3
0 AB3
形
2 1 AB2
平面三角形
BF3
V形
SO2
价 若 VSEPR 中σ键心电 原孤对子 孤分 电 子 对 数 为 0 , 则实 例
层 模V型SEP子R对模电型子与子分子电立子对体的构排布型一分子致构,型 若
每两个轨道间的夹角为109.5°, 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
例如: Sp3 杂化 —— CH4分子的形成
C:2s22p2 2s
2p
2p
激发 2s
sp3杂化
sp3
三、杂化理论简介
3.杂化轨道分类:
CH4原子 2s
轨道杂化
2p
2p
激发 2s
sp3杂化
sp3
等性杂化: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进行成分的均匀混合。
O
1
平面三角形
OS
V形 O
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的空间,并与成 键电子对互相排斥。推测分子的立体模型必须略去 VSEPR模型中的孤电子对
分子或 离子
CH4
NH3
H2O
价层电子对 数
4
4
4
孤电子对 VSEPR模 分子的立体
数
型及名称 构型及名称
H
0
正四面体
H
C
H
正四面H体
1
正四面体
N
H
H
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数
代表物 CO2 CH2O CH4 SO2 NH3 H2O
杂化轨道数 0+2=2 0+3=3 0+4=4 1+2=3 1+3=4 2+2=4
杂化轨道类型 sp sp2 sp3 sp2 sp3 sp3
对于ABm型分子或离子,其中心原子A的杂化轨 道数恰好与A的价层电子对数相等。
H 三角锥形
2
正四面体
O
H H
V形
判断分子空间构型方法:
价层电子对数
略去孤电子对
VSEPR模型
分子(离子)的立体构型
排斥力: 孤电子对-孤电子对 ﹥孤电子对-σ键电子对 ﹥
σ键电子对-σ键电子对
ABn 型分子的VSEPR模型和立体结构
价
σ孤
层 VSEPR 键 对 分子 电子对的排
电 子 模型 对 数
2p 2s
杂化
2 对孤对电子
排斥力: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
三、杂化理论简介
4.杂化类型判断:
因为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σ键或用来 容纳孤电子对,故有
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数)
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先确定分子或离子的中 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再由杂化轨道数判断杂 化轨道类型。
F
B
B: 1s22s22p1没有3个成单电子
F
2p
2s
激发 2s
F
2p
sp2 sp2杂化
sp3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z
z
z
z
109°28′
y
y
y
y
x
x
x
x
sp3杂化:1个s 轨道与3个p 轨道进行的杂化,
形成4个sp3 杂化轨道。
每个sp3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为一头大,一头小,
含有 1/4 s 轨道和 3/4 p 轨道的成分
在多原子构成的分子中,由于原子间排 列的空间位置不一样,使得分子有不同 的结构,这就是所谓的分子的立体构型。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CO2
直线形180°来自H2OV形 105°
2、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HCHO
平面三角形 120°
NH3
三角锥形 107°
3、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正四面体
CH4
第二课时——杂化轨道理论
活动:请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CH4 的立体构型
1.写出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思考为什么 碳原子与氢原子结合形成CH4,而不是CH2 ?
C原子轨道排布图
2p2
2s2
1s2
H原子轨道排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