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的天气现象,无毒无害 ;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尘等物质,能直接进入并 粘附在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 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雾霾的成份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吸入颗粒物
雾和霾的区别(1)
影响心血管系统
雾霾天气妨碍血液循环,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增加传染病机会
雾霾天气也可导致近地面的紫外线减弱,杀灭病毒、细菌的作用 变小,使传染性病菌活力增强,增加患病的机会。
儿童生长缓慢
雾霾天气,光照减少,儿童体内的维生素D合成减少,最终致钙 吸收减少,使儿童生长缓慢。
影响心理健康
雾霾天气会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会加剧心理抑郁状态。易 导致人精神懒散、情绪低落。
进屋必做三件事

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病人更要少出门
雾霾天气,应减少外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 要少出门。据统计,此种天气中,心脑血管病增加超额死亡风险 为3.08%。
尽量不开窗
若确需要通风,则选择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
多吃清肺润肺食品
百合、胡萝卜、梨、木耳、豆浆、蜂蜜、大枣、银耳等
影响呼吸系统
大于10微米的颗粒由于鼻毛的阻挡一般进不到肺部;小于1微米 的颗粒进入呼吸道后会被呼出。所以大于10微米或小于1微米的 颗粒对人体危害不大。 雾霾的颗粒直径恰恰在这两者之间,会粘附于呼吸道,对呼吸系 统造成危害。
影响呼吸系统
可引起急性鼻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可加重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可诱发肺癌。
雾霾天气的成因
汽车尾气:对城市PM2.5贡献约占60%。 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占 PM2.5来源的20%。 其他如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冬季取暖时煤炭燃烧排放的污染 物、燃烧桔杆产生的污染物等。
雾霾的危害
霾里面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微粒,包括酸、碱、盐、胺、酚等 ,还有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是普通 大气水滴的几十倍。
相对湿度大于90%的大气混浊,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小于80% 时的大气混浊,主要是霾造成的。 霾的厚度较大,有1-3千米。
霾与雾、云不同,与晴空区无明显界限,而雾和云与晴空有明显 界限。
雾和霾的区别(2)
霾的颜色为黄色或橙灰色,雾的颜色为乳白色 霾出现时天气多干燥,雾时则有湿湿的感觉。 霾多数伴有一种另人不舒服的气味,而雾没有。
如何防护
戴口罩 N95口罩以及医用防护口罩(非外科口罩)对直径0.3微米 的颗粒能挡住95%。注意选择与脸型大小匹配的型号,要最大程 度的贴紧皮肤,避免漏气。 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病的人要避免佩戴专业抗病毒气溶胶口罩,因 其密闭性好,戴上后易出现呼吸困难,缺氧而感觉头晕。
外出尽量别骑车
减少晨练,外出时选择10-14点时外出,多喝水,少吸烟,避开 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尽量不在雾霾天气中骑车,因为骑车时身体 需要供氧,肺会吸入大量空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