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运用小活动来作班级经营

如何运用小活动来作班级经营

如何运用小活动来作班级经营
国文系93级温景翔
郑文惠
李尧一、前言
班级经营,并不只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它的主要目的,在消极方面是预防学生不当的观念,和偏差行为的产生;在积极方面则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升教学的品质。

而「运用小活动来作班级经营」便是属於後者的范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但只是单方面的把抽象的知识、学问传达给学生了解,更要让学生有所意愿前去学习,教学的品质更是和班级经营的良窳有着相当的关连性。

因此除了口头上的讲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运用授课技巧来帮助学生理解,以确保教学的成功,并同时对班级经营作正面的提升。

而运用小活动,便是属於授课技巧之一。

但是运用小活动来作班级经营并不是那麽的单简,在什麽时机、什麽场合,对什麽样的班级适合运用之又什麽样的小活动才能有所效果该怎麽操作这些疑问便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的问题了。

二、为什麽要运用小活动
要带领一群班级,一定得先带得了学生的心,否则,不但学习效果减半,可能还会造成更多潜藏的问题。

而要带得了学生的心,首先便是要能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们了解同侪,对班级有认同感、向心力,让孩子喜欢学校就像喜欢自己的家一样。

而这些,在平日上课的时候也是可以培养的。

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出招吸引学生,这是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

而小活动的创新设计,便可以是抓住学生的心的一大利器。

举个例子,在上课时,可以多设计一些开性的题目,让学生采分组分式来加以讨论问题,使每位学生在各组内都可以发言,有表示意见的机会,然後再各组代表轮流上台报告。

在各组讨论其间,老师应巡视其间,一面观察各个学生的参与度,一面随机指导需要帮助的学生,并且提醒要控制说话的音量和时间等。

如上之所例,便可让学生们都有机会参与课程的进度,并且表达自己的观念。

参与课程,可以帮助其学业的增长;穰达观念,可让学
生在工作中投入创意,满足於学习成就;而透过小组讨论,学生们更可藉机认识彼此,老师亦可了解各个学生的状况。

三、小活动经营简述
无论是教室内、教室外,课堂上、课堂外,都可以把小活动的创意设计加以运用之。

在此,提出了几个关於小活动的经营策略以供参考:
1.建立班级常规:在学期之初,教师可以利用时间,请全班订出属於自己班级
的常规,并且共同尊守。

此举可让学生充分表达彼此
对班上秩序的要求,教师亦可从中指导会议进行程
序,并且和提出不合适班规者於予沟通。

并以此班级
常规塑造良好班级风气,作到班级经营。

2.晨间活动:一日之计在於晨,有一个好的学习心情,有利於一整天
的活动进行。

营造一个符合人性的温馨环境,实是关系重
大。

每周五天的晨间时间,教师可善加分配成静态的室内
活动以及室外的动态活动。

静态方面有-课外读物的阅读及心得撰述,教师可以挑选
一些有趣及篇幅短小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

当然心得写作用不着太过详实。

另外亦可让学生们利用时
间来个日记写作,以简单的几句话来记述前一天的事情,
以自我探索并训练其组织能力。

动态方面-可由教师带领着学生面到教室外面做个晨间
散步,或是健康体操之类活动。

甚至是练习跳绳、踢毽子、
呼拉圈、球类等也未嚐不可。

3. 培养团队精神:教师应配合课程设计活动引导孩子。

班级就如同
是一个家庭,需要大家的努力合作,培养孩子自
爱、爱人、自信的观念,必须强调小组团队的整体
表现,才会有良好的班风,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

课堂上的分组讨论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方法、手段之
一。

分组的好处,是确定每个人都有参与到学习,
并不会像一般讲授课程易使学生分心。

而学生的投
入程度,除了靠老师推动之外,更和同学之间有着
密切的关连。

因之,在此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同学
和同学有所互动、协调出共识,便容易凝聚小组的
向心力,培养团队精神。

当然亦要在一段时间外重
新分组,以免产生流弊。

4. 建立奖惩制度:『以鼓励、奖励的方法激发孩子的潜能。

』必须
明订颁规的奖惩制度。

在分组学习方面,除了可用
来讨论问题,交换彼此意见外,更可以让各小组以
上课内容作竞赛,以刺激学习反应和用心程度。


胜的,给予奖励,落败的接受惩罚。

当然这里的惩
罚是能正面帮助同学学习,赶上进度的,并不是要
给予难堪的。

5. 自我反省:每天放学前三分钟请孩子趴下,放清柔音乐舒缓情绪,
引导同学们检讨自己和班上同学当天的行为,好的继续
保持,不好的马上改进。

透过省思的功夫,导正偏差行
为,让学生建构正确的观念。

正当学习、顺利成长。

四、小活动的运用
(一)分组讨论并玩宾果游戏
1.老师可视时间,来解释题目,制作签筒,让同学前来抽签,选定讨论的题目,首先,两组各派一代表猜拳决定答题先後顺序。

接着由赢的那一方代表抽球,抽出题号。

答对的一方可以得到一分,最後连成一条线者胜利。

2. 搭配powerpoint使用,并且於游戏结束时填写学习单。

3.开始讨论後,视情况花2─4分钟聆听、参与,给同学一些引导或
意见。

注:题目和引导主要以复习本课重点为主
(二)进行跑马游戏竞赛
1.讲解游戏规则及奖惩
2.进行游戏
3.颁奖典礼
利用活动竞赛的方式融合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亦可培养小组讨论的能力,使学习变成快乐的事。

(三)小组竞赛
1.全班分成六组
2.有优良表现者予以一颗苹果
3.结算总苹果数,优胜组获得嘉奖
小组竞赛方式不仅可以使用於教学活动亦可使用在平时班级常规管理,利用小组竞赛方式培养同学荣誉感。

(四)分工合作戏剧表演
戏剧表演常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往往可以藉由表演而学习到很多东西。

演出的工作繁杂但有秩序,奇美各环节都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包括服装制作、寻找道具与舞台制作,都需亲自参与,才能够从中得到学习乐趣与成长。

流程表
1.剧本完成
2.角色分配
3.工作项目分工完成
4.编、导、演开始排练
5.舞台、道具、服装与导演开会讨论
6.布置场地
7.完美演出
(五)辩论比赛
由老师订立一主题,学生分成两组(分成正、反方)
进行辩论比赛,其主题可以是生活议题、时事、或融合教学内容。

可藉由辩论的过程发表意见,教师亦可藉此了解学生的想法,而且同学的意见可因此获得交流,也可以学习尊重与接纳别人的意见。

(六)班级法庭
班级中,为了让同学有自主权也让他们学习对自己做的事负责,亦可让他们养成守法的精神,所以,可再同学违法常规时,召开班级
法庭,由学生自行担任法官,犯错的同学一可自行寻找辩护,让他们可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有一各解释的机会,老师亦可藉此了解其犯错背後之动机,也让学生明白知道错在哪里,而且由同学间决定处罚方式,让学生享受选择的权利,这样学生即使受到不好行为所带来的结果,亦会比较心服。

当然,平时需培养学生法治精神,利用朝会或集会加以宣导。

五、结论
小活动的种类,实则千变万化,亦无定式。

若要给所谓小活动一个简明的界定,我们可以说凡是在班级上(包括师与生)所进行的活动即可称之。

若参与活动的人物包括了本班和其他班级、老师,甚是校外单位,则不可列为“小活动”之列。

又小活动具多样性,故可时时不断推陈出新,藉此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团队精神,也不会让学生认为老师只是死守课本毫无趣味可言,因而失去学习动力。

在此给老师们一些小小的建议:
1.小活动进行前,老师当然要能事先做推演,以熟悉步骤。

2.需要的工具和海报、记分表等要能绘制妥当,并懂得操作。

3.若需分组进行,要确切是否异质,以免各组实力不均。

4.小活动进行中,要能随时注意团体秩序,避免混乱。

5.事後要求学生回馈(心得、感想),以确定他们真有学习到东西。

6.活动进行後,若有发现缺失,要能改进,以利将来其他班级进行。

经过以上的报告整理,我们(报告者)对於运用小活动来达成班级经营有了粗略的概念,相信其他阅读者亦是如此。

其实小活动的运用不但能帮助教学,还能辅助教师对班级的掌控,让教师的教学更容易事半功倍,所以我们认为在现今的教学趋势下,小活动运用是很重要的,也是每个教师都应学习的重要课程。

六、参考书目
1.《爱上表演课》,王琄,幼狮出版社,2002年初版
2.《班级经营有一套》,林月娥,联经出版社,1998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