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生物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作用: 渲染气氛,酝酿情绪,集中注 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
优秀的生物教师常采用恰当的引导以集中学生的 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 动机。这类组织性的引导语言叫做导言。
导言贯穿在教学过程的许多环节,如每章节开头、 每节课开头、每段落开头等。
❖பைடு நூலகம்言的三要素
概括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列出本节课的内容范围和重点(明确学习目的和建 立知识间联系)。 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创设教学情境)。
正式讲授的基本要求
➢1、严密的科学性、高度的思想性
*正确使用生物学名词、术语。 *语言确切,忌模棱两可。 * 处理好科学性和通俗性关系。 *用词辩证,忌绝对化。 *体现正确的生物学观念。
➢2、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强调启发式教学原则。 *语言的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教学技能之一: 导入技能
评价: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把握 生命活动的实质很有启发。(设疑法)
➢“高度概括”法
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高度概括,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知识的重点。例如,讲“骨骼 肌”的导言:骨骼肌因固着在骨骼上而得名。它与骨、骨连接组成运动系统。有关骨和骨连接 的知识已学过,这节课主要学习骨骼肌的特性及骨骼肌怎样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与骨、骨连 接相互协作,牵动所固着的骨产生动作等有关知识。
➢“承前启后”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来提出新课题是导言设计常用方法之一。如讲授“血液循环” 内容时,先复习心脏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设疑,接着自然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评价:教师从新旧教材的紧密联系中合乎逻辑地提出即将研 究的问题。一般和前面的知识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可用此种方 法。导言对学生来讲起到搭桥铺路、温故知新的作用。所以是 最常用的导言形式。(复习法)
授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
➢ 3、类型
讲(叙)述法 讲解法 **两者的区别
✓讲述法偏重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陈述事实,着重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讲解法是对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科学
的论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常结合使用。
讲授法适合于新知识的学习、巩固知识的
教学。需配合其他教学方法使用。
评价: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要 解决疑问,解决矛盾,主动去探索新知识。(悬中寓实法)
➢“创设情境”法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设身处地”,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与 灵感,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新知识。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努力 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情境、激励情境、交流情境等教学情境,使“生物活在学生心中”。例如 在讲“输血和血型”时,设计问题情境导言:十九世纪,医生们尝试为伤员输血。开始时 …….可是当…..反而因输血马上死掉。这一事实今医生们大惑不解。为什么同样输血,有的救 了命,有的却送了命呢?下面让我们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段导言,就 使学生对这一生命悠关的大问题重视起来,并急于了解输血救命和送命的道理,此时学生思维 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4、特点
学生所学的内容主要由教师以系统 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将教师所提供 的材料整合贮存。
(二)正确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组织和准备的基本要求——“吃透两头”:
✓一是“吃透教材”(即清楚所讲内容在教材中的
地位和作用、性质和特点);
✓二是“吃透学生”(即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
、兴趣和现有的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 行取舍、整理和组织,切合实际地对学生进行讲授。
➢“以问致思”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入新课题,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的导言设计方法。例如,在讲授“植 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的导言;又如高中生物学中“呼吸作用”一节时的导言:教师先复习光合 作用后提出问题,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并从答案引出课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 能转变成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不断提供植物进行生命活动。那么,有机物中贮 藏的化学能是怎样被释放出来供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呢?这就要涉及到植物的呼吸作用了。” 由此引出课题。
评价:设置一定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 探究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故事法、事例法)
➢“联系实际”法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实际,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例如讲述“叶的结构”一节就可以先列举很多自然现象:水落到树叶上不会透过而 是成水珠,大多数的叶都是绿色的,大多数叶正面绿色深些、背面颜色浅些等。然后问:“有 谁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大多不清楚,接着告诉学生“这些都与叶的结构有关”。又比如在 讲“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时是这样引入的:“我们的手划破后为什么易感染?汗是什么味道? 出汗说明了皮肤具有什么功能?冬天打雪仗时,为什么开始很凉,过一会儿又热起来呢?蚊子 叮你时有什么感觉?说明皮肤具有什么功能?皮肤这些功能与哪些结构特点相适应?”
❖导言的方法
➢“开门见山”法
教师通过简洁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引入新课。如教师进入课堂就讲“我们今天要 学的是…… ”;如在讲授“蜜蜂”一节时,简洁的导言是:“今天,我们将以蜜蜂 为代表动物学习昆虫纲里的另一个目:膜翅目。”
评价:虽三言两语,却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了解 学习内容的范围和重点。(直接法)
评价:具有开门见山和突出重点的优点,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 定向,顺藤摸瓜地探究教材的中心内容。(概述法)
➢“设置悬念”式
通过巧布疑阵,揭示矛盾来设置悬念,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受精和果实、 种子的形成”一节导言:又如讲“生存斗争”的导言:春天来临之时,我们喜欢到崇山峻岭之 中去踏青,看到的是满山春色,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是,你们有没有想到,在 这百花盛开的密林里却存在着残酷的斗争呢?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之后,教学方法的解决就成了提高教学质量一个 极为重要的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 使用原则,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总结 教学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教无定法,教要得法”
一、讲授法
(一)概述
➢ 1、中学生物学基本教学方法之一。 ➢ 2、教师运用口头有声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