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障碍的病因及症状学

精神障碍的病因及症状学

他而来的。见于精分。
• 3 夸大妄想
• 病人坚信自己有非凡的才智、至高无上的权
力、巨额的财富、是伟大的发明家、名人后
裔。见于躁狂症、精分。
• 4 罪恶妄想 • 病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 错误或不可宽恕的罪恶,死有余辜 ,应受到严厉惩罚。为此拒食、自 杀 自首、要求自我改造。见于抑郁 、精分。
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缄默症
• 病人缄默不语,不回答任何问题,但有时可 用手势来作答。多见于癔症、精分紧张型。
• 违拗症
• 别人向他提出的要求,不仅没有相应的行为反应,反而
加以抗拒。临床分主动违拗和被动违拗。见于精分紧张
型。
• 主动违拗:做出与对方要求相反的动作。
• 被动违拗:对被人的要求一概加以拒绝,拒不执行。
第二节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精神障碍的症状按心理的过程概括为:
感觉障碍、 智能障碍、
知觉障碍、
思维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记忆障碍、
意识障碍
一感觉、知觉障碍
感觉障碍
知觉障碍
感觉障碍
1 感觉过敏
• 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 ,声音特别刺耳,颜色显得不自然地格外清楚,普通
气味异常刺鼻。 常见:神经症 、更年期综合症
。意识活动在狭窄的范围内,尚能有相对正常的感知以
及完成某些连续的行为,对此范围以外的事物都不能正 确感知和判断。表现为联想困难,表情呆板或迷茫,也 可焦虑、欣快,伴定向力障碍,片段的错觉、幻觉、妄 想等,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癔症。
• 自我意识障碍
• 人格解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感到陌生或不真 实的体验。如病人诉‚我是谁,在哪里?‛ • 人格转换:否认原来的自身,而自称是另一个 人或某种动物,但不一定伴有相应的行为和言 语的转变。如称自己是玉皇大帝。
思维形式障碍
• 9逻辑倒错性思维
• 逻辑推理非常荒谬、离奇古怪、缺乏逻辑,让人 不理解。见于精分,偏执狂
思维形式障碍
• 10诡辩性思维
• 思维内容空泛,长篇阔论,侃侃而谈,做漫无目
的缺乏现实意义的议论,或貌似合理而实际无效
的议论和叙述。多见于精分,人格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 11 持续语言:
• 病人单调的重复某一概念,或对于不同的问题总
• 1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
• 嗜睡 • 意识混浊 • 昏睡
• 昏迷
• 朦胧状态
• 走动性自动症
• 谵妄
• 意识混浊
• 对外界的刺激阈明显提高。需用强烈的刺 激才能引起反应,多处于状态。注意、记 忆、理解均存在困难,对时间、地点、人 物可有定向障碍,瞳孔对光存在。
• 朦胧状态
• 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情况下,出现意识范围的明显狭窄
思维形式障碍
• 7病理象征性思维
• 是形象概念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联想障碍。如以某 些具体的概念、词句、事物或动作来表示某一抽 象的概念,别人无法理解。如 把红色衣服放到 蓝色衣服上面,说是共产党压倒国民党。常见于 精神分裂
思维形式障碍
• 8语词新作
• 自创文字、图形、符号,并赋予自己理解的意义 。多见于精神分裂青春型
• 2 欣快
• 3 情感低落 • 4 焦虑 • 5 情感脆弱 • 6 易激惹
10 恐怖
11病理性心境恶劣
七、意志行为障碍
• 1意志活动障碍; 2 运动及行为障碍:
意志增强
意志减退
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抑制
意志缺乏
意向倒错
2 运动及行为障碍:
• 1)精神运动性兴奋
•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 5疑病妄想
• 1被害妄想
• 病人无端坚信周围人对他不利,自己或亲人遭 受迫害。如认为有人对他监视、打击、陷害、 放毒。在妄想的支配下,可绝食、拒药、逃跑 、自杀、自卫等。见于精分、偏执狂。
2 关系妄想
病人认为周围环境中与他无关的现象
都与他有关甚至是针对他的。如别人
一旁谈话,就是针对他;吐痰也是冲
• 3 注意涣散
• 4 注意转移
• 5 注意狭窄
四、记忆减退
• 1 记忆增强 • 2 记忆减退 • 3 遗忘 • 4 错构
• 5 虚构
• 6 似曾相识症和旧事如新症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智能障碍 • 1精神发育迟滞 • 2痴呆
全面性痴呆 部分性痴呆 假性痴呆
六、情感障碍
• 1 情感高涨 7 情感迟钝 8 情感淡漠 9情感倒错
知觉障碍
• 6)内脏幻觉
指病人感到自己的某一藏器或部分躯体内扭转、
穿孔、破裂等
• 多见于精神分裂,抑郁症
知觉障碍
• 3 感知综合障碍:
• 指对事物本质能正确的认识,但对其部分属性如 形状歪曲的知觉。病人感到外界事物的大小,形 态,体积等发生变化。
3
感知综合障碍
• 1)视物变形症:
2)空间感知综合障碍: 3)非真实感 4)自我感知综合障碍
知觉障碍
• 3)嗅幻觉:
• 闻到一些难闻的不愉快的难闻的气味。[腐烂味
农药味 煤油味] 常见于精神分裂
• 如患者在妄想的支配下坚信他所闻到
的气味是坏人故意放的----拒食。
知觉障碍
• 4)味幻觉:幻味,病人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
或奇怪的味道,因而拒食。见于精神分裂 • 5)触幻觉:病人感到体表有一种奇怪的麻木感, 刀刺感,电击感,虫爬感……)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学


• 学习目标
• 1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症状的概念 • 2熟悉常见精神疾病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评 估意义。 • 3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
• 1.生物因素
• 2.心理因素 • 3.社会因素
1.生物因素
• 1)遗传因素
• 2)神经发育异常 • 3)感染因素 • 4)躯体疾病因素 • 5)毒物
精分。
• 8 影响妄想 • 认为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 等精神活动 受外力的干扰、支配、控制、操作。见于精分。
• 9 内心被揭露感
• 确信自己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表达却
已经人皆知。病人不知道是怎么被人知道
的,但确信已经满城风雨,众人均在议论
他。见于精分。
三、注意障碍
• 1 注意增强
• 2 注意减退
• 5 疑病妄想
• 病人在无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 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见于精分、抑郁、老年期精神
障碍
• 6 钟情妄想
• 坚信某异性钟情于自己,采取相应的行为整日追求纠
缠对方,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仍毫不质疑。见于精 分。
• 7 嫉妒妄想 • 无中生有的认为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有外遇 ,因此对配偶的东西加以检查,跟踪配偶。见于
知觉障碍
• 1 错觉:
• 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感知。绳看成
蛇。某病人将对面阳台上的猫看成
一只老虎。多见谵妄和精神分裂症
知觉障碍
2 幻觉:
没有现实刺激而产生的虚幻的知觉。
• 1)听幻觉:又称幻听,内容多种多样。最常见 言语性幻听,声音清晰 • 2)视幻觉:又称幻视,内容丰富多样,常见谵 妄、精神分裂症
二 思维障碍
• 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 1思维奔逸: • 思维活动量增多和转变快速。 • 表现联想速度加快、语量增多、新的概念 不断涌现,内容丰富。常见于躁狂症
思维形式障碍
• 2思维迟缓 与思维奔逸相反,表现为思维活动显著减 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费力,语量少, 语速慢,语音低沉,反应迟钝。常见抑郁 症
• 九、自知力
• 又称领悟力,内省力,指病人对其自身精 神状态的认识能力。自制力完整与否是评 定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的标准之一,也是病 情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
• 2)精神运动性抑制 • 3)强迫性动作
2)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 缄默症 违拗症 刻板动作 模仿动作
• 木僵
• 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言语和运动行为完全抑制或减少 。严重时不语、不动、不吃不喝、表情固执、不解二便 、保持一定姿势不动,可形成蜡样屈曲,空气枕,对各
种刺激均无反应。见于精分紧张型、严重抑郁、反应性
思维形式障碍
• 3思维贫乏:
以思想内容空虚且概念词汇贫乏为特征,表现为
沉默少语,交谈时内容空洞、单调,总是以不知
道,忘了,来回答问题。是精神分基本特征之
一。
思维形式障碍
• 4病理性赘述:
• 表现在叙述事物时对细节问题做不必要的、过分
详细的描述,以致主题不突出,常见于癫痫、脑
器质性障碍、精神分裂
思维形式障碍
2.心理因素
• 人格特征
• 心理应激因素
3、社会因素
①环境因素;社会上、环境中应激事件 的影响。 ②文化因素: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 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
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 症状。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 神障碍的症状学。它是精神科护理学的一个基本 内容,为护理诊断的确立提供依据。
• 刻板动做
• 病人持续单调的重复毫无意义的动作,如反复结纽扣
,见于精分紧张型。
• 强迫性动作
• 反复的做一些违背本人意愿的动作。病人清楚地知道
完全没有必要做这些动作,虽努力摆脱,但总是徒劳 无功,为此十分烦恼。如长时间反复洗手,见于强迫 症。
八、意识障碍
• 1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
• 2自我意识障碍
感觉障碍
• 2 感觉减退
• 对外界的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如 强烈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