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与解析答案

2017-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与解析答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4.00分)在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中,运动员绕周长仅111米的短道竞赛。

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在通过弯道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速度,将发生侧滑而摔离正常比赛路线。

图中圆弧虚线Ob代表弯道,即运动正常运动路线,Oa为运动员在O 点时的速度方向(研究时可将运动员看作质点).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方向背离圆心B.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C.若在O发生侧滑,则滑动的方向在Oa左侧D.若在O发生侧滑,则滑动的方向在Oa右侧与Ob之间2.(4.00分)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下的3.(4.0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0 B.g C.g D.g4.(4.00分)动车组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拖车)编成一组而成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的时间是l0s,通过第二个60m 所用的时间是6s.则()A.车组的加速度为0.5 m/s2,接下来的6 s内的位移为78 m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C.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 m/s2,接下来的6 s内的位移为96mD.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5.(4.00分)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t=4s时,A、B两物体相遇C.在相遇前,t=4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近D.在相遇前,A、B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20m6.(4.00分)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到的弹力可以等于零B.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减小7.(4.00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

现用大小F=2mg、方向竖直向上的恒力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在此过程中()A.A上升的初始加速度大小为gB.A上升的速度一直增大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mg/kD.弹簧对A和对B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8.(4.00分)河岸笔直,河宽20m,河水流速为3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4sB.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5sC.船可以垂直河岸过河D.船在河中运动速度一定为5 m/s9.(4.00分)如图甲、乙所示,乙图中斜面体固定不动。

物体P、Q在力F作用下一起沿F方向运动,关于物体P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匀速运动,则两图中P均受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B.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匀速运动,则甲图中P不受摩擦力,乙图中P受摩擦力,方向和F方向相同C.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加速运动,则两图中P均受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D.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加速运动,则甲图中P受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反,乙图中P受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10.(4.00分)如图所示,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悬挂于O 点,用力F拉小球a,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则F的大小()A.可能为mg B.可能为mg C.可能为mg D.可能为mg 11.(4.00分)如图所示,斜面AB与水平面BC相连,从斜面顶端A分别以初速度v 0和2v0平抛两个物体,则两个物体在ABC面上的第一落点距A点的水平距离之比可能是()A.1:3 B.2:3 C.1:4 D.1:612.(4.00分)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回到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重力和阻力大小之比为5:1B.小球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2:C.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8m/sD.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处于超重状态二、实验题:共16分13.(6.00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端带有绳套,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求满足的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使两个弹簧秤的示数相等(2)三位同学选用不同橡皮条进行实验,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均为0~5N,他们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如图所示,用F 1和F2表示拉力的方向和大小。

甲同学,F1和F2的方向互相垂直,F1=3.0N、F2=3.5N;乙同学,F1与F2方向间的夹角约为60°,F1=F2=4.0N;丙同学,F1与F2的方向间的夹角约为120°,F1=F2=4.0N.这三位同学中操作不合适的是同学,理由是。

14.(10.00分)某探究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

要顺利完成该实验,则:(1)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

(2)某次打出的某一条纸带,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如图2,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

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3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二、计算题:共36分15.(10.00分)有甲、乙两汽车沿同﹣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v0=l0m/s.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避免与甲车相撞同时也紧急刹车,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t0=0.5s),已知甲、乙两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4m/s2,a2=6m/s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16.(12.00分)传送带与平板紧靠在一起,且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两者长度分别为L1=2.5m、L2=2m.传送带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

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到传送带的左端,然后平稳地滑上平板。

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滑块与平板、平板与支持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μ2=0.1,滑块、平板的质量均为m=2kg,取g=10m/s2.求:(1)若滑块恰好不从平板上掉下,求v的大小;(2)若v=6m/s,求滑块离开平板时的速度大小。

17.(14.00分)如图,V形细杆AOB能绕其对称轴OO′转动,OO′沿竖直方向,V 形杆的两臂与转轴间的夹角均为α=45°.两质量均为m=0.1kg的小环,分别套在V形杆的两臂上,并用长为L=1.2m、能承受最大拉力F max=4.5N的轻质细线连接。

环与臂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两者间弹力的0.2倍。

当杆以角速度ω转动时,细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取g=10m/s2。

(1)求杆转动角速度ω的最小值;(2)将杆的角速度从(1)问中求得的最小值开始缓慢增大,直到细线断裂,写出此过程中细线拉力随角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00分)在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中,运动员绕周长仅111米的短道竞赛。

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在通过弯道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速度,将发生侧滑而摔离正常比赛路线。

图中圆弧虚线Ob代表弯道,即运动正常运动路线,Oa为运动员在O 点时的速度方向(研究时可将运动员看作质点).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方向背离圆心B.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C.若在O发生侧滑,则滑动的方向在Oa左侧D.若在O发生侧滑,则滑动的方向在Oa右侧与Ob之间【解答】解:AB、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的速度过大,所需要的向心力过大,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而受到的合力方向仍指向圆心,故AB 错误。

CD、若运动员水平方向不受任何外力时沿Oa线做离心运动,实际上运动员要受摩擦力作用,所以滑动的方向在Oa右侧与Ob之间,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4.00分)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A、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错误,B错误,C正确。

D、平抛运动落地的速度是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的合成,不可能竖直向下。

故D错误。

故选:C。

3.(4.0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0 B.g C.g D.g【解答】解: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G、支持力N和弹簧的拉力F,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Nsin30°=0Ncos30°﹣G=0解得:N=mg木板AB突然撤去的瞬间,支持力消失,重力和弹簧的拉力不变,则小球的合力大小等于原来的支持力N的大小,方向与N反向,故此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a==g故选:D。

4.(4.00分)动车组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拖车)编成一组而成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的时间是l0s,通过第二个60m 所用的时间是6s.则()A.车组的加速度为0.5 m/s2,接下来的6 s内的位移为78 m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C.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 m/s2,接下来的6 s内的位移为96mD.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解答】解: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