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2019·襄阳五中质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3 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云贵高原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淮海平原2.该地区7、8 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A.受准静止锋控制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受气旋控制D.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3.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双选)()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C.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子成熟的季节D.我国北方地区多出现沙尘暴天气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7、8月份的地下潜水位较6月和9月低,而潜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可知该地7、8月的降水较6月和9月少;长江中下游平原(或江淮地区)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地下潜水获得的补给少,水位较低,故选C项。
第2题,由上题可知,B项正确。
第3题,读图可知,6月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
6月为北半球夏季,在西南季风的作用下,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A项正确;6月为南半球冬季,巴西热带草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B项错误;6月为我国江淮地区梅子成熟的季节,6月前后受江淮准静止锋控制形成的连续性降雨被称为“梅雨”,C项正确;我国北方地区夏季较少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多出现在冬春季节,D项错误。
答案:1.C 2.B 3.AC下面图甲示意某河流水系,图乙中曲线示意该区域某次上游降水过程中降水量、P地河流径流量、Q地河流径流量、Q地地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回答4~6题。
4.表示Q地地下径流量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5.与P地相比,Q地()A.流量峰值较高B.出现峰值时间较早C.流量变化较小D.海拔较高6.有助于增加③曲线占降水比重的是()A.降水强度大B.坡度大C.植被覆盖好D.路面硬化解析:第4题,地下径流量较小,且流量较稳定,故曲线③表示Q地地下径流量变化。
曲线④的峰值出现最早,为降水量曲线。
结合图甲中河流的水系形状可知,该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Q地位于P地和沼泽的下游,而沼泽作为水源地,有储存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故Q地的流量变化较P地小,流量较稳定,河流径流量峰值的出现时间较P地晚,曲线②为P地河流径流量曲线,曲线①为Q地的河流径流量曲线。
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与P地相比,Q地的流量峰值较低,出现峰值的时间较晚,流量变化较小,海拔较低。
第6题,曲线③表示Q地地下径流量变化。
降水强度大,会减小地下水占降水的比重;坡度大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会减小地下水占降水的比重;植被覆盖好,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地下水增多,地下水占降水的比重增加;路面硬化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占降水的比重减小。
答案:4.C 5.C 6.C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完成7~8题。
7.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A.寒暖流交汇B.上升补偿流C.径流入海D.人工养殖8.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7题,甲渔场为纽芬兰渔场,是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形成的。
第8题,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答案:7.A8.A(2019·永州期末)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
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主要支流。
读不同时期头道拐和龙门水文站水、沙变化表,回答9~10 题。
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小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10.2006-2009 年与1970-1979 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A.打坝淤地,拦沙蓄水B.退耕还林,保持水土C.毁林开荒,过度放牧D.采砂取土,疏浚河道解析:第9题,2006-2009 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流量差值就是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结合表中数据,通过计算龙门和头道拐水文站水量的差值,可知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逐年减少。
故答案选B。
第10题,2006-2009 年与1970-1979 年相比,黄河中游水量和沙量明显变小。
打坝淤地、拦沙蓄水,退耕还林、保持水土,采砂取土、疏浚河道,会使得洪峰流量减少,河流的含沙量减小;毁林开荒会导致地面径流增大,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增强,会导致来水来沙增多,和来水来沙量减少无关,故答案选C。
答案:9.B10.C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河流()A.有两个汛期,分别为雨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B.7、8月汛期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4 月份的汛期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12.该河流最有可能是()A.珠江B.塔里木河C.淮河D.松花江解析:图中各月径流量呈现不均匀现象,其中在7、8 月和4 月分别形成汛期,可知此河有雨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答案:11.D12.D(2019·北京海淀区期中)沃尔特河是西非第二大河,其流域范围广,水量大,年平均流量可达1 200 m3/s,但大部分在洪水期排入海洋,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14 m3/s。
为了开发沃尔特河,人们在其下游修建大坝拦水,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水库——沃尔特水库。
下图为沃尔特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沃尔特河流域()A.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属大西洋水系B.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是流域内主要水汽来源C.多为热带沙漠地区,河水大量下渗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小14.水库建成后可导致(双选)()A.沃尔特河的流域面积增大B.水库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小C.河流入海年径流总量增加D.大坝下游河段枯水期缩短解析:第13题,从图中河流分布可知地势北高南低,河流注入几内亚湾,几内亚湾属于大西洋,故选A。
第14题,修建水库不会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也不会增加入海径流总量,A、C 错。
水库建成后,可以调节下游径流,可能导致大坝下游河流枯水期缩短,含沙量减小,B、D对。
答案:13.A14.BD(2019·福建重点中学月考)读某海域夏季表层水温(单位:℃)分布图,回答15~16 题。
15.该海域可能位于()A.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B.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C.南半球大洋东岸附近D.南半球大洋西岸附近16.下列不符合该海域的说法有(双选)()A.长期是鱼群密集的场所B.海雾出现频繁C.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D.秋冬季节气旋活动频繁解析:第15题,由等温线数值北低南高可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该海域夏季表层水温最高不超过20 ℃,说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同时北部等水温线大致由低温区凸向高温区,说明此地有寒流自北向南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中,寒流应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
第16题,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不会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该海域为寒暖流交汇的地区,所以易形成渔场;夏季寒流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容易使沿途水汽凝结形成海雾;该海域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夏秋季节气旋活动频繁。
答案:15.A16.CD(2019·承德联考)读图,回答17~19 题。
17.从开普敦到珀斯的最佳海上航线是图中的()A.a 航线B.b 航线C.c 航线D.d 航线18.如果从珀斯到开普敦走b 航线,那么其有利条件有(双选)()A.顺水、顺风B.途中有补给点C.航程短D.灾害天气少19.如果从珀斯到开普敦必须走d 航线,那么此航线上对航行最有利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第17题,从开普敦到珀斯的最佳海上航线是图中的d线,顺着洋流航行,省燃料,省时间,D 对。
a 航线、b 航线都是逆洋流航行,路远且浪费时间、燃料,A、B 错。
c 航线速度比d航线慢,耗费燃料较多,C 错。
第18题,如果从珀斯到开普敦走b 航线,那么其有利条件是顺水、顺风,省时、省燃料,A对。
途中经过马达加斯加岛,有补给点,B对。
航程长,C错。
飓风等灾害天气较多,D错。
第19题,如果从珀斯到开普敦必须走d航线,那么此航线上对航行最有利的季节是夏季,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d 航线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逆风时间少,B 对。
其他季节逆风时间多,A、C、D 错。
答案:17.D18.AB19.B(2019·四川四市质检)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 ℃的水温。
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一年一度向产卵地大迁徙,沿海渔民开始大规模出海捕鱼。
下图为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20~22 题。
20.沙丁鱼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A.2-4 月B.5-7 月C.8-10 月D.11-次年1 月21.沙丁鱼迁徙的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22.此时,渔民大规模出海捕鱼最有可能遭遇的风险是()A.盛行西风B.台风C.地震D.暴风雪解析:第20题,由材料可知沙丁鱼向产卵地迁徙时为“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读图,该地位于30°S~40°S之间,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西风漂流势力较弱,冬季时受西风带影响,西风漂流势力增强,故南半球冬季时为沙丁鱼迁徙季节,故B正确。
第21题,由沙丁鱼的生长习性“喜欢14~20 ℃的水温”可知,冬季时西风漂流增强,温度下降,故沙丁鱼应顺洋流迁徙到水温较为暖和的低纬度去产卵,①路线冬季盛行西北风,不利于沙丁鱼迁徙;②路线为西风漂流,冬季势力增强,水温偏低;④路线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由材料可知,沙丁鱼迁徙前处于南部沿海地区,故C正确。
第22题,由上题可知,渔民捕鱼的季节为冬季,该地盛行西风,故A正确;台风分布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该处没有台风分布,故B错误;该地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震较少,故C错误;该地为亚热带气候,冬季最冷月气温大于0 ℃,无暴风雪,故D错误。
答案:20.B21.C22.A下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S线代表某一纬线。
读图,回答23~25题。
23.该海域可能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B.北半球中高纬度C.南半球中低纬度D.南半球中高纬度24.若该海域地处北印度洋,且洋流②势力强劲,则此时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5.若该海域地处北太平洋,则洋流①为()A.墨西哥湾暖流B.日本暖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加那利寒流解析:第23题,读图可知,该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可能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也可能为北印度洋的夏季环流。
第24题,北印度洋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形成了顺时针流动的季风环流,夏季时西南季风强盛,洋流②势力强劲。